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6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广西百色地区壮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基因第2号外显子T+8006 C位点多态性分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165例百色地区壮族健康人群IL-1Ra(+8006)位点多态性,并结合文献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结果百色地区壮族健康人群基因型以TT型最为常见,其次为TC型,CC型较为少见,分布频率依次为0.863、0.148、0.006;其等位基因以T型最为常见,其次为C型。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人群相比,该位点多态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与国内湖北地区汉族人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Ra基因第2号外显子+8006位点存在T/C多态性,其在不同种族间的分布可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广西百色地区壮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采用PCR方法对165例百色地区壮族健康人群IL-1Ra基因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进行了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结果百色地区壮族健康人群IL-1Ra基因型以Ⅰ/Ⅰ型(410bp)最为常见,其次为Ⅰ/Ⅱ型(410bP和240bp),Ⅰ/Ⅳ(410bp和325bP)和Ⅱ/Ⅱ型(240bp)较为少见,分布频率依次为0.855、0.127、0.006、0.012;其等位基因以Ⅰ型最为常见,其次为Ⅱ型,Ⅳ型较为少见。与美、德和非洲白人等国家人群相比,该百色地区IL-1Ra的VNTR多态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与国内重庆和江苏地区人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Ra基因VNTR多态性在不同种族间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IL-1Ra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TNF-α-238G/A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238G/A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PHC)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100例PHC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者TNF-α基因启动子-238G/A多态性.结果 TNF-α-238基因型GG、GA频率在PHC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5.3%和4.7%,88%和12%;等位基因G、A频率在PHC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7%和4.7%,94%和6%.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携带GA基因型个体患PHC的风险约是GG基因型的2.786倍(OR=2.786,95%CI=1.057~7.343).结论 TNF-α-238G/A基因多态性与PHC的发病有相关性,A等位基因可能是PHC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44.
构建组织学与胚胎学网络课程平台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研究人体微细结构及人体发生、生长及发育机理的科学,从研究方法上隶属于医学形态学,具有大量直观的图形、图像、标本、切片等图像资料和实物(模型)资料,教学中,展示教学信息的手段主要是图形、图像和声音等。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方法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探讨TNF-α基因启动子-238G/A多态性与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125例SOM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者TNF-α基因启动子- 238G/A多态性。结果TNF-α-238基因型GG、GA频率在对照组和SOM组分别为93.85%,6.15%和85.60%,14.40%;等位基因G、A频率在对照组和SOM组分别为96.92%,3.08%和92.80%,7.20%。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携带GA基因型个体患SOM的风险约是GG基因型的2.565倍(OR=2.565,95%CI=1.072~6.138)。结论TNF-α-238基因多态性与SOM的发病有相关性,A等位基因可能是SOM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IL-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60例健康对照者IL-1基因多态性。结果IL-1α基因-889C/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2.102倍(OR=2.102,95%CI:1.231~3.590),携带CT+TT基因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显著高于CC基因型者[(168.9±19.8)mmHg比较(160.2±18.9)mmHg],(P<0.05)。结论IL-1α基因-889C/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收缩压的升高进而增加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提高局部ALA透皮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的方法。方法:建立迷你家猪动物模型,分别采取不同孵育温度、溶剂、pH值、有无角质软化剂等孵育方法进行孵育,测定不同孵育方法孵育后皮肤组织光敏剂的荧光强度,观察不同孵育温度、溶剂、pH值、有无角质软化剂等孵育方法对ALA透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亚洲骨质疏松自我评价工具(OSTA)、我国妇女骨质疏松筛选工具(OSTC)、自建的壮族妇女骨质疏松自我评价工具(OSTZ)与广西壮族围绝经和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比较三种工具对骨质疏松症的筛检能力,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2月~2013年12月采用超声骨密度仪筛选获得580名40岁以上围绝经和绝经壮族妇女的跟骨骨密度数据,利用体质量和年龄分别计算OSTA指数、OSTC指数与自建的OSTZ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OSTA指数、OSTC指数、OSTZ指数与跟骨骨密度值均呈正相关(r=0.601;r=0.623;r=0.619),OSTA与OSTC、OSTZ筛选指数之间呈正相关(r=0.972和r=0.925),OSTC与OSTZ筛选指数之间呈正相关(r=0.988).按两级危险程度分类界值进行判定,OSTA、OSTC及OSTZ的灵敏度分别为75.7%、88.0%、98.4%,特异度分别为30.3%、43.9%、67.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27、0.721、0.705,Kappa系数为0.455、0.450、0.322.结论:OSTA与OSTC应用于广西壮族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筛查效果均不太理想,临床应用价值受限.OSTZ指数应用于广西壮族围绝经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筛查效果较为理想,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