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0篇
  免费   581篇
  国内免费   263篇
医药卫生   8664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288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519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534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383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细菌性阴道病曾被命名为嗜血杆菌阴道炎、加德纳尔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 ,现称细菌性阴道病。称细菌性是由于阴道内有大量不同的细菌 ,称阴道病是由于临床及病理特征无炎症改变并非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临床治疗药物较多 ,无论口服或局部应用均有一定效果 ,但多数患者易复发 ,病程较长。妇科净是一种新型的治疗阴道病药物 ,它具有疗效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病人乐于接受等特点。我院 2 0 0 0年 1~ 6月使用结果相比较 ,取得了一定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30例 ,年龄 2 0~ 5 0岁 ,平均 30± 2 .5岁…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云南萝芙木Rauvolfia yunnanensis根中的吲哚类生物碱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明确该植物抗菌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RP-C18、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波谱数据及文献参数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评价。结果 从云南萝芙木根醋酸乙酯部位共分离得到20个吲哚类生物碱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维诺任碱(1)、霹雳萝芙木碱(2)、四叶萝芙木新碱(3)、萝加灵(4)、西特斯日钦碱(5)、缝籽木醇(6)、柯楠醇(7)、二氢柯楠醇(8)、毛茶碱(9)、异毛茶碱(10)、佩立任碱(11)、10-羟基-16-表-花菊醇(12)、育亨宾(13)、降马枯星碱B(14)、洛柯碱(15)、阿枯米定碱(16)、去乙酰阿枯米灵(17)、利血平(18)、哈尔满碱(19)、梅林诺宁F(20)。其中化合物20对白色念球菌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为3.12μg/mL,与临床抗真菌药物氟康唑的MIC值相同。化合物111对大肠杆菌,化合物111320对枯草芽孢杆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MIC值为6.25~12.50 μg/mL,活性与植物源抗菌药物小檗碱相当。结论 化合物20为首次从萝芙木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81316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部分单体化合物表现出潜在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建立百蕊草Thesii Herba标准汤剂的UPLC特征图谱及其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百蕊草药材与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的变化,并分析指标成分百蕊草素I在药材-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1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检测波长330、270 nm,柱温30℃,建立特征图谱与含量测定方法。以出膏率、含量及转移率、特征图谱共有峰传递数为主要评价指标,分析百蕊草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结果 19批百蕊草药材、标准汤剂与各自的对照特征图谱相似度分别为0.986~1.000、0.989~1.000。百蕊草标准汤剂特征图谱标定6个共有峰,药材中的5个共有峰全部转移至标准汤剂并被指认,其中4个共有峰采用对照品比对确认,分别为5-O-阿魏酰奎宁酸(峰2)、4-O-阿魏酰奎宁酸(峰3)、百蕊草素I(峰5)、山柰酚-3-O-(2″-O-α-鼠李糖基-6″-O-丙二酰基)-β-葡萄糖苷(峰6)。19批标准汤剂的平均出膏率为27.45%...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基于PI3K-AKT-mTOR、PI3K-AKT-GLUT4两通路探讨金匮肾气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达英-35+二甲双胍(0.2 mg/kg+0.23 g/kg)组和金匮肾气丸0.5、1、2 g/kg,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天灌胃来曲唑1 mg/kg以建立PCOS模型,连续21 d。造模第16 d开始阴道涂片检测动情周期,见阴道上皮细胞持续角化者即为PCOS模型大鼠,第22 d开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者CMC-Na, 1次/d,连续21 d。末次给药24 h后,腹主动脉取血,ELISA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strogen, E2)、睾酮(Testosterone, T)、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含量;取大鼠双侧卵巢,称质量,计算卵巢系数;HE染色法观察卵巢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蛋白阳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i3k、Akt、Mtor、Glut4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卵巢系数明显增加,血清T、GnRH、LH含量明显升高,FSH和E2含量明显降低(P<0.05);卵巢组织中闭锁卵泡增多,囊性病变增加,卵巢组织中PI3K、p-AKT、p-mTOR、GLUT4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卵巢系数明显减小,血清T、GnRH、LH含量明显降低,FSH和E2含量明显升高(P<0.05);卵巢组织囊性病变明显减轻,卵巢组织中PI3K、p-AKT、p-mTOR、GLUT4蛋白阳性表达及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通过调节雌、雄激素分泌及PI3K-AKT-mTOR、PI3K-AKT-GLUT4两通路相关因子表达来实现其对PCOS大鼠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对比分析O型臂X线机与C型臂X线机引导经皮置钉在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TLIF)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0年9月30日于我院接受UBE-TLIF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23~80岁(58.9±12.8岁)。根据术中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导航设备的不同分为O臂组(27例)和C臂组(23例)。O臂组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23~80岁(58.8±14.3岁);C臂组男性8例,女性15例,年龄27~76岁(59.0±10.9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1周内通过GertzbeinRobbins(G-R)分级评估置钉准确性;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腰部及下肢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术后3个月通过改良Macnab疗效指标评估临床疗效。统计并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翻修率情况。结果:O臂组手术时间为196.0±37.5min,C臂组为260.9±69.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臂组出血量为108.1±149.6ml,C臂组为106.5±108.0ml;O臂组术后住院天数为5.3±1.7d,C臂组为5.2±1.6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O臂组置钉GertzbeinRobbins(G-R)分级优于C臂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O臂组与C臂组Macnab疗效指标优良率分别为93%和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臂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4%(2/27)与C臂组为8.7%(2/2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保守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两组均无翻修病例。结论:与C型臂X线机相比,O型臂X线机引导可以提高UBE-TLIF经皮置钉的精确性、缩短手术时间,具有良好的辅助置钉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存在低龄化趋势,亟需早期识别并开展分层干预,从而减轻成年期心血管病负担,减少健康支出并增加社会资本。根据现有政策要求和中国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借鉴国内外儿童随访队列的优势,建立儿童健康相关精细指标数据库,为识别儿童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进行早期预警及制定有效分层干预策略提供细致参考,从而降低中国儿童和成年人心血管疾病负担,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拔除动脉鞘管发生血管迷走反应的原因,总结对其处理和预防的经验。临床资料;经股动脉行心脏介入检查和治疗共210例,其中拔除动脉鞘管出现血管迷走反应4例均为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后。结论:血容量不足和疼痛刺激是发生血管迷走反应最重要的两个诱因。补充血容量、减轻疼痛刺激可预防其发生,阿托品静脉推注是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5 (CKLF-like marvel transmembrane domain containing member, CMTM5)基因与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发生风险及该基因对人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 ECs)增殖和迁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住院治疗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共计124例,采用光学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并进行血小板高反应性分组;冠脉造影术明确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发生;RT-PCR法测定CMTM5基因表达;构建CMTM5基因过表达、敲减及对照组内皮细胞系,采用细胞计数法、MTT法、Brdu掺入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ECs增殖能力,刮伤和Transwell实验检测ECs迁移能力,Western-blot检测信号通路表达。结果: CMTM5基因在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on aspirin platelet reactivity,HAPR)组表达量为非血小板高反应性(no-high on aspirin platelet reactivity,No-HAPR)组表达量的1.72倍(P<0.05)。HAPR组ISR发生率为25.8%(8例), No-HAPR组ISR发生率为 9.7%(9例), HAPR组患者ISR的发生率高于No-HAPR组的发生率(P=0.04,OR=2.95,95%CI:1.16~7.52),表明该基因与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P<0.05)。CMTM5基因过表达抑制ECs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 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该基因对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调控作用。结论:CMTM5基因与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事件发生风险可能存在相关性,CMTM5基因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调控ECs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TC)是否能改善左心室受损的局部或整体长轴的收缩功 能。方法:试验分为PCI组、PCI+IPTC组及对照组。PCI组为前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32例,行首次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术;PCI+IPTC组为前壁急性STEMI患者28例,行急诊PCI联合IPTC术;对照组为3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采集术 前,术后0.5 h,1 d,3 d,1周,1个月和6个月二维动态超声心动图。对比研究PCI组、PCI+IPTC组与对照组各时间点 局部与整体长轴应变参数。结果:PCI+IPTC组PCI术后1周内左心室梗死节段长轴应变高于PCI组(P<0.05),左心室整 体长轴应变较PCI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IPTC组术后远期左心室局部及整体长轴应变与 PCI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PTC可改善前壁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早期左心室再灌注心肌 的长轴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