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医药卫生   9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41.
本文研究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泌尿科高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并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术中芬太尼及术后舒芬太尼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对SN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小胶质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4组(n=16):假手术组(Sh组);模型组(SNI组);模型 米诺环素40mg/kg组(Mb组);模型 米诺环素10mg/kg组(Ms组)。其中Mb和Ms组从造模前1d起连续7d每日2次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米诺环素。分别记录全组动物在术前1d及术后1,3,5,7,14d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持续时间(TWD)作为大鼠疼痛行为学指标;各组大鼠分别在术后1,3,5,7,14d随机选取4只处死,取脊髓,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脊髓小胶质细胞标志物OX-42的表达。结果SNI组从术后1d起即出现明显MWT降低和TWD延长,与术前及Sh组术后各时点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Mb组和Ms组与SNI组相应时点比较MWT降低和TWD延长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Mb与Ms组比较MWT降低和TWD延长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Mb、Ms组与SNI组比较脊髓OX-42的表达减少,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米诺环素腹腔注射可剂量依赖性的减少OX-42的表达,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减轻痛觉超敏和痛觉过敏,提示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参与SNI神经病理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43.
全凭静脉与吸入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丙泊酚、地氟烷、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方法9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随机分成三组:丙泊酚组、地氟烷组、七氟烷组。观察各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监测躁动发生前后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地氟烷组和七氟烷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分别为31.03%和33.33%,高于丙泊酚组的3.33%(P〈0.05);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躁动发生前后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心率在躁动发生后明显增快(P〈0.05)。结论地氟烷、七氟烷吸入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丙泊酚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44.
我们三个医院从1981年开始,对9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后患者,施行小剂量吗啡硬膜外腔注入镇痛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本组病例为我们三个医院90例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手术的妇产科患者,年龄23~57岁,病种为常见的子宫和附件疾患及高危孕妇。以同时期年龄、病种大致相仿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两组患者的手术  相似文献   
45.
β受体阻滞剂具有明确的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和降低血压的作用,在治疗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同时也被指南认定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2]。但是近年的一些系统回顾性研究在复习了过去的临床试验后,对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提出了质疑,近期的一篇荟萃分析更明确提出是该结束将β受体阻滞剂作为治疗高血压一线药物的时代了[3]。这些试验结果对临床实践有何启示呢?多项回顾性研究均对β受体阻滞剂的一线地位提出质疑FranzHMesserli等[4]通过系统回顾的方法,研究了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高血压治疗…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m-钙激活蛋白酶(m-calpain)激活和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的影响,探讨异丙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组(P组)。分别在结扎左冠状动脉(LV)前即刻(T1)、缺血30min即刻(T2)及LV松开再灌注120min即刻(T3)3个时间点抽取动脉血2ml检测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大鼠m-calpain水平。结果与T1时间点相比,T2、T3时间点的血浆SOD活性降低(P<0.05),MDA及cTnI浓度升高(P<0.05);与T2时间点相比,T3时间点的血浆SOD活性降低(P<0.05),MDA及cTnI浓度升高(P<0.05)。在T2时间点,与I/R组相比,P组的血浆SOD活性升高(P<0.05),MDA及cTnI浓度降低(P<0.05);在T3时间点,与I/R组相比,P组的血浆SOD活性升高(P<0.05),MDA及cTnI浓度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I/R组和P组m-calpain水平均升高,与I/R组相比,P组m-calpain水平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通过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m-calpain的激活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是其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7.
广东人AGTR2突变热区的SNPs位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广东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AGTR2)是否存在特有的SNPs位点.[方法]收集121例祖籍广东的汉族人.取外周静脉血以酚/氯仿法分离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根据AGTR2基因已知的SNPs的位点分布特点设计两对引物,PCR扩增目的片段.对PCR产物进行SSCP分析,银染显色.根据染色结果,随机抽取部分带型不同的PCR产物直接测序,对测序结果通过B1ASTn软件和ClustalW软件在线分析.[结果]发现5个SNPs位点:G300663A,A300672T,A300818T,G301404T和A301410G,除A301410G与GenBank dbSNP数据库中的位点(rs5194)相同外,其余4个位点为新发现的SNPs位点.[结论]AGTR2是一个高突变的基因,广东人AGTR2的SNPs位点多,与其他人群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48.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充血性心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9.
<正> 扁平苔癣是口腔较常见的慢性粘膜—皮肤损害性疾病,女性多见,国内外对该病恶变现象均有报道,临床治疗较为困难。本例为糜烂性扁平苔癣,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痊愈,现报道如下。 患者屠某,女,53岁,汉族。反复口腔灼痛,溃烂出血,颊部粗糙有条状感,口臭14年。于1990年病理切片确诊为慢性糜烂性扁平苔癣。经门诊治疗,病情一度减轻,3个月后常因劳累,情绪不佳或大便燥结病情加重而复发。1994年9月入院  相似文献   
50.
<正> 据统计因内生殖系统炎症引起的不孕症占46.4%,而Schultze报道为56—58%,因此已公认为是造成女方不孕的最主要原因。输卵管炎病程长,疗效差,患者往往缺乏治愈的信心,不能坚持治疗而治愈率低。国内近年来有关不孕症的治疗报道较少。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