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8篇
医药卫生   12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症状性病名是病名演变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也是以症状为纲目编撰医籍的需要,虽然症状性病名因症病概念混淆饱受诟病,但基于症状性病名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当前临床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继续继承及发展症状性病名同时,综合应用中医诊断基本要素、西医病名诊断与客观检查指标,弥补症状性病名应用短板。  相似文献   
43.
应用ROC曲线评价中暑患者血清中酶活性对病情的判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暑高热可有血清酶活性增高现象[1],但其与中暑病情关系较少报道。我们用ROC曲线分析中暑患者血清酶活性的变化对病情的判断价值。1材料和方法1.1检测对象24例住院中暑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0.6岁(19岁~25岁)。按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ll508-89》[2]将其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组。每组各12例。对照组为一般住院病人,排除心血管、内分泌、肝胆。骨髂肌疾病及其它原因引起的高热患者,随机选取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38.9岁(16~58岁)。1.2方法1.2.1血清…  相似文献   
44.
选择T2DM1级亲属糖耐量正常者83人为实验组,三代无糖尿病家族史健康83人为对照组.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依据公式:LDL—C=TC—T6/5-HDL。用SPSS13.5软件配对t检验。结果:两组相比TC、HDL、LDL—C:P〉0.05无显著差异,TG: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1级亲属糖耐量正常者与三代无糖尿病家系相比血清TG升高。  相似文献   
45.
真菌降脂素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脂质、胰岛素、C肽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30031)方朝晖陶文杨升杰谌曦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进而可引起脂质和蛋白质代谢的失调,造成机体多系统、多脏器功能的损害。本文观察了由...  相似文献   
46.
西医学以局部形而上为治疗原则,中医学以整体形而下为治疗特点。我们从肾气丸、六味地黄丸、黑地黄丸到黑地丸治疗肾虚疾病的化裁演变来探讨中西医结合下中医治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7.
樟芝菌粉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定樟芝发酵菌粉三萜类化合物含量.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以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50 nm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结果:总三萜在20~14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04 9X-0.018 4,R2=0.997 8.樟芝菌粉三萜类化合物含量为1.7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且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48.
<正>欧洲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学家必须同时成为哲学家。”这就要求我们以人为整体,运用哲学的思维去审视医学。恩格斯也曾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的确,世界是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也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应激医学作为其子系统,横跨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同人的整体活动息息相关。而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应激表现着的社会存在有着强烈的系统性,遍布于各个领域,其外界环境物质、个体内环境因素和各种心理社会应激纵横交错,交互作用于人的复杂整体。即使在高科技领域,其应激的理论和系统论的方法,也已经成为人工能、模式识别和虚拟现实等科学工程的重要因素。系统论在应激医学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樟芝Antrodia camphorate(M.Zang&C.H.Su)Sheng H.Wu,Ryvaden & T.T.Chang,又名牛樟菇、牛樟芝,是一种寄生于台湾特有树种——牛樟树腐朽内壁的多孔菌。在民间,樟芝长久以来被用来治疗食物、酒精和药物所引起的中毒,以及腹泻、腹痛、高血压、乙型肝炎、肝癌和抗氧化等。有研究证实樟芝发酵液对四氯化碳所诱发的肝损伤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多糖、三萜类化合物和酚类物质被认为是樟芝中主要的活性成分。本实验采用大鼠急性乙醇性肝损伤模型来评价樟芝菌粉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50.
采用紫外线与亚硝酸对美丽镰刀霉(Fusarium mairei)K178的孢子进行复合诱变,于含40μg/ml制霉菌素的平板上进行筛选,获得31株突变株,其中5株的紫杉醇摇瓶发酵产量高于出发菌株,突变株UH23的紫杉醇产量为259.8μg/L,进一步优化其发酵工艺条件,紫杉醇产量达286.4μ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2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