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4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12.
13.
<正> 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主要针对房室旁路及房室结折返两大类室上速。其成功的体会是:掌握电生理检查(EPS);掌握操作的技巧。一、EPS RFCA 成功决定于准确定位。定位又决定于 EPS。RFCA 中的 EPS 是在传统 EPS 的基础上发展的,但与后者有不同。因为 RFCA 的目的是治疗。其所用:①工具:现都用大头(长4mm,表面积27mm~2)导管记录心内电图定位,并放电消融。极间距很近,只有1~2mm,记录到的是局部电位;②滤波和增益:改变滤波范围,减低增益,减少周围组织电活动干扰,能较清晰地突出靶标;③辅助导管:右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5岁。发作性心悸3年,多发于紧张、活动或“感冒”时。心电图:窦性心律时正常;发作时呈宽QRS波心动过速(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右室S1S1刺激600ms即出现室房分离,右房S1S1、S1S2刺激无异常发现。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右房S1S1刺激诱发窄QRS波心动过速,此时冠状静脉窦电极远端逆A波最早。左室起搏下于靶点放电成功阻断旁道逆传。随访1个月无复发。考虑为儿茶酚胺依赖性左侧隐匿旁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HbA1c与载脂蛋白A5(ApoA5)及血脂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T2DM组98例、IGR组87例及糖耐量正常组(NGT)100名。比较各组HbA1c、ApoA5、TC、TG、LDL-C和HDL-C水平。结果T2DM、IGR组HbA1c,TC,TG,LDL-C高于NGT组,ApoA5、HDL-C低于NGT组(P0.05);T2DM组HbA1c,TC,TG,LDL-C高于IGR组,ApoA5、HDL-C低于IGR组(P0.05)。糖耐量异常程度与血浆ApoA5呈负相关,ApoA5与TC,TG,LDL-C,HbA1c,HOMA-IR,BMI和WHR呈负相关,与HDL-C及HOMA-β呈正相关。结论 ApoA5可能是HbA1c与脂代谢异常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科口腔医学生牙科色彩学教学的效果。方法:对43名口腔医学专业五年级本科生进行牙科色彩学教学培训,包括色彩学基础知识及VITA3D-MASTER比色板的比色技巧和应用方法,比较教学前后学生的比色成绩差异及男、女生比色结果差异。结果:色彩学教学后学生的比色成绩有明显提高(P<0.05),男生和女生比色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科色彩学教学可以明显提高本科口腔医学生的色彩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结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减压+亚低温治疗,与同期采用传统开颅方式治疗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比.结果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亚低温治疗42例,术后恢复良好26例,10例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对照组恢复良好14例,13例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植物生存6例,死亡7例.结论 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单侧重型颅脑损伤,能基本彻底清除颅内血肿,充分减压,术后辅以亚低温治疗,可以提高抢救成活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病理生理学重点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重庆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重点课程建设在师资培养、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利培酮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阿立哌唑组的副反应稍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且阿立哌唑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转录活化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在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HK2)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AP-1阻断组。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的表达,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HK2细胞AP-1的改变,RT—PCR法检测CK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作用48h后,HK2细胞由椭圆形贴壁生长变为长梭形,胞体拉长,透射电镜下,细胞表面微绒毛明显减少,胞质内粗面内质网丰富,而AP-1阻断组较高糖组明显减轻;EMSA结果分析表明,在高糖刺激下,AP-1结合活力较正常对照组增加79.22%(P〈0.05),而AP-1阻断剂可明显抑制AP—1的活化,较高糖组降低51.19%(P〈0.05);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检测显示,高糖组和AP-1阻断组CK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AP—1阻断组显著高于高糖组(P〈0.05);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显示,高糖组和AP-1阻断组α—SMA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AP-1阻断组显著低于高糖组(P〈0.05)。结论高糖能够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AP-1活化,诱导其表型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