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9 毫秒
31.
背景:人腹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腹主动脉瘤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促进作用。目的:通过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人腹主动脉瘤组织中的定位表达,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设计:随机对照、重复测量设计。单位:德国科隆大学医院血管外科中心。对象:组织标本选择2002-05/2003-02德国科隆大学医院血管外科中心手术治疗的腹主动脉瘤患者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56~81岁;随机选择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手术患者15例及其他非血管手术患者10例为对照。方法:同样条件下切取上述患者腹主动脉瘤瘤体组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硬化动脉管壁和正常动脉管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20例腹主动脉瘤瘤体组织中的定位表达,并与1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病变管壁、10例非血管疾病(正常动脉)管壁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学表达进行对照研究。主要观察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3种不同动脉血管条件下的组织定位表达结果及表达水平。结果:①腹主动脉瘤动脉壁中富含大量基质金属蛋白酶9颗粒,其阳性表达率达95%(19/20)。②正常动脉管壁组织未检测到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下肢动脉硬化病变血管壁内可见散在分布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阳性颗粒,其阳性表达率为26.7%(4/15)。③与正常动脉管壁和下肢动脉硬化血管壁相比较,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腹主动脉瘤瘤体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主动脉瘤体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高表达,促进主动脉中层细胞外基质崩解进而导致动脉弹性下降、动脉扩张及进一步的瘤体形成,在腹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
反义寡核苷酸阻遏血管平滑肌细胞c-myc, PCNA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利用反义寡核苷酸阻遏血管平滑肌细胞基因表达,为移植血管再狭窄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工合成正义,反义及错配反应c-myc,PCNA基因片断,并转入体外培养的VSMC中,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细胞中相应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抑制VSM中c-myc,PC-NA基因的表达,而正义和错配反应寡核苷酸没有此效应。结论:反应寡核苷酸能阻遏VSMC中相应基因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肢体负压对周围动脉闭塞性病变犬脊髓及背根神经节中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影响 .方法 :犬 17只 ,随机分为治疗组 10只、非治疗组 5只和正常对照组 2只 ,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均将动物制作左后肢缺血模型 ,治疗组在模型制作后 14d ,开始行患肢负压治疗 10d(1次 /d ,15min/次 ) ;非治疗组不做负压治疗 .3组均行脊髓及背根神经节免疫组化染色 ,检测CGR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 .结果 :非治疗组脊髓及背根神经节中 ,患侧CGRP ,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均较正常组染色明显加深 ,而治疗组较非治疗组染色变浅 ,但仍较正常组加深 (P <0 .0 1) .结论 :提示肢体负压疗法可减少肢体动脉闭塞性病变伤害性刺激的传入 ,缓解肢体疼痛  相似文献   
34.
35.
反义技术治疗自体移植静脉再狭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体静脉作旁路转流术是血管外科临床广泛应用的术式,为血管闭塞性疾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发生,降低了远期通畅率.因此,研究再狭窄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手段,是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36.
三维对比增强MRA在下肢动脉病变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评价三维对比增强MRA在下肢动脉病变血管成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动脉病变患者,术前全部行双下肢动脉三维对比增强MRA检查,根据重建后图像对下肢血管病变进行评估并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术前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双下肢主干动脉在三维对比增强MRA成像中均获得满意的显示,正常血管显示率100%,三维对比增强MRA明确显示下肢病变血管的部位、范围及血管病变程度,与术中诊断符合率为95%(65/68)。结合血管超声的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达99%(67/68)。其显示小腿胫前和/或胫后动脉二级以上分支血管时显影欠佳,但对手术方式及疗效无影响。结论:三维对比增强MRA应用于下肢动脉病变的术前特异性检查,具有定位准确、无医源性损伤、安全迅速及可重复进行等优越性,是外科治疗下肢动脉疾病及术后随访的重要依据,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一期动静脉转流治疗广泛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的手术方式与临床疗效。方法 1995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一期动静脉转流手术治疗下肢缺血性病变90例(肢),其中下肢广泛性动脉硬化闭塞症6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8例。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总结分析一期动静脉转流手术方式的选择与临床疗效。结果 90例(肢)患者中,88例术后缺血症状明显改善,患肢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皮肤温度较术前普遍升高1~2C,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8/90)。2例手术失败。其中1例术后2周行膝上截肢,1例术后1周行膝下截肢。72例获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8年。其中8例患者术后5年内再次接受大网膜移植或截肢术,其余64例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对于无条件实施动脉旁路术的广泛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一期动静脉转流术可迅速再建缺血下肢的血液循环,临床疗效较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8.
边杰芳  杨振东 《医学争鸣》1996,17(5):339-339
缺血肢体血管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实验边杰芳1杨振东1宁莫凡1丁玉强2(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管外科西安7100332第四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负压肢体缺血中图号R543.5肢体负压改善肢体缺血已在临床应用[1,2],其产生长期疗效的...  相似文献   
39.
目的调查脑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心理状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狭窄患者40例(研究组),行脑动脉造影血管内支架治疗,选择同期行脑动脉造影无血管异常的患者40例(对照组),全部患者脑血管造影后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定,对于研究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1周后行第2次SCL-90测定,比较研究组干预前后、对照组以及常模组的心理状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前强迫、焦虑、抑郁等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干预后,研究组各项SCL-90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恐惧、人际关系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模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敌对、偏执、强迫仍高于常模组(P<0.05)。结论脑动脉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治疗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状况问题,有必要在支架植入前后进行心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40.
腹主动脉瘤96例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AAA)的诊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4年余收治的96例AAA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对82例肾动脉水平以下型AAA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12例肾下型行涤纶片动脉瘤体包裹术,2例肾动脉上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行側壁瘤体切除修补术。结果 主动脉造影、MRA或EBT可确定动脉瘤上界与肾动脉间的距离。93例获得临床治愈。手术死亡3例,手术病死率3.1%(3/96);其中急诊手术病死率50.0%(2/4),限期手术病死率1.1%(1/92),两者差异显著(P<0.05)。6例术后出现乙状结肠缺血症状,2例肢体远端有缺血症状,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1.3%。8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15年。术后5年生存率为81.7%。 结论 AAA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是治疗AAA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