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目的 观察喷他佐辛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患者苏醒后痛觉过敏的效果影响,评价其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随机分为3组:A组手术结束前45 min肌肉注射喷他佐辛0.5 mg/kg;B组手术结束前45 min肌肉注射喷他佐辛1 mg/kg;C组(对照组)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观察患者的苏醒时间,苏醒后即刻与苏醒后1,2 h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恶心呕吐及瘙痒的发生率,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变化.结果 (1)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与C组相比,A组在苏醒时间、苏醒后即刻的Ramsay评分等指标明显占优(P<0.05),B组在苏醒后2 h的VAS评分优于C组(P<0.05),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则高于C组(P<0.05).(3)A组在T0时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C两组.结论 喷他佐辛可安全、有效地预防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后痛觉过敏的发生,以0.5 mg/kg的剂量于手术结束前45 min肌肉注射,不延迟患者苏醒,术后镇痛效果较好,未见呼吸抑制发生.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谵妄的影响。 方法选取择期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在65~90岁,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无长期服用镇静、抗抑郁药,术前沟通、依从性好;能配合完成术后随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乌司他丁组(U1、U2、U3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术中应用静吸复合全麻。手术切皮前分别予U1组2 500 U/kg、U2组5 000 U/kg、U3组10 000 U/kg乌司他丁静脉维持1 h,术后第1、2天再继续静滴等量乌司他丁,C组等时静滴生理盐水。记录4组意识恢复时间、意识恢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改良的警觉/镇静(OAA/S)评分和拔管后躁动评分;术后谵妄评定方法(CAM)评分;术后谵妄发生例数;记录术前和术后不同时点的白介素-6(IL-6)、S-100钙结合蛋白β亚单位(S-100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变化。一般情况、拔管时间及意识恢复质量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CAM评分、IL-6、S-100β及BDNF数据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术后谵妄发生例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U2组、U3组较C组、U1组拔管后躁动评分低(F =34.41,P<0.05)、意识恢复时间短(F =8.45,P<0.05)、术后改良OAA/S评分低(F =7.33,P<0.05);术后3 d,乌司他丁组CAM评分均低于C组(F=8.61,P<0.05);术后C组出现谵妄例数多(χ2=8.76,P<0.05);术后6~24 h IL-6浓度U1、U2、U3组低于C组(F=16.84,P<0.05);术后6~24 h的S-100β浓度U1、U2、U3组低于C组(F =7.613,P<0.05);术毕当时至术后12 h血清BDNF浓度U1、U2、U3组明显高于C组(F =38.54,P<0.05)。 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使用5 000 U/kg与10 000 U/kg乌司他丁量,可缩短意识恢复时间,减低拔管后躁动的发生,减轻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发生;可能与乌司他丁影响炎症因子IL-6,从而减少S-100β和保持BDNF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73.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各15例,U组术中给予乌司他丁1.2万UI/kg加入预充液中随机转入体内,C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体外循环30 min(T2)、体外循环结束后30 min(T3)、术后4 h(T4)和12 h(T5)抽桡动脉血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 U组血浆IL-6、IL-8的水平在T2、T3、T4、T5时点较C组明显下降(P<0.01),IL-10的含量在T3、T4时点较C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乌司他丁可抑制IL-6、IL-8的产生和释放,增加IL-10的产生和释放,能有效减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全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伍用2.5mg布比卡因鞘内注射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6例ASAⅠ~Ⅱ级的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4组,宫口开至2~3cm时,鞘内注射布比卡因2.5mg及舒芬太尼混合液,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μg(对照组),2.5μg,5.0μg和7.5μg。待镇痛作用消退后经硬膜外腔注入0·125%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0.5μg/ml)混合液,5~8ml/h。宫口开全后停药。观察镇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阻滞程度、产程进展、副作用、新生儿Apgar s评分等。结果各组VAS、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 s评分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其他各组,分别为(41±27)min,(96±38)min,(97±49)min和(98±36)min(P<0·01)。瘙痒发生率分别为0%,37.5%,62.5%和83·3%,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2.5μg舒芬太尼伍用2.5mg布比卡因鞘内注射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增大舒芬太尼剂量对分娩镇痛并无益处。  相似文献   
75.
张双全  詹鸿  苏志源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0):1152-1153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肾移植手术时 ,异丙酚或咪唑安定持续输注镇静的效果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5 0例行肾移植手术病人 ,随机分成异丙酚组 (P组 )、咪唑安定组 (M组 ) ,每组各 2 5例。两组病人均行腰硬联合麻醉 ;切皮前 10min ,P组静注异丙酚 1 0mg/kg诱导 ,然后微泵持续注射 ,调整用药量 ( 2~ 5mg·kg-1·h-1)使Ramsay氏镇静分级标准维持在Ⅴ级 ;M组Midazola 0 0 5mg/kg镇静诱导 ,调整用药量 ( 0 0 4~ 0 1mg·kg-1·h-1)维持Ramsay氏分级Ⅴ级。连续监测SpO2 ,ECG ,PetCO2 ;记录麻醉前、切皮后 5min、肾动脉开放前桡动脉MBP ;记录上呼吸道梗阻事件、停药后苏醒时间、苏醒后再入睡事件。结果 :P、M两组病人经镇静后均入睡 ,P组苏醒质量优于M组 ;P组上呼吸道梗阻事件较M组为低 ;P、M组肾动脉开放前、后的桡动脉MBP较对照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肾移植手术时 ,异丙酚持续输注镇静效果理想 ,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轻微 ,可控性良好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熵和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成人七氟醚吸入诱导联合少量丙泊酚时的数量化脑电参数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病人反应,探讨熵和BIS监测麻醉深度的可行性。方法:5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安静时的反应熵(RE)、状态熵(SE)和BIS值。静脉推注丙泊酚0.8mg/kg,面罩吸氧(8L/min),2min后手控气囊吸入8%七氟醚,进行气管插管。记录静息下(t0)、静注丙泊酚后2min(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的RE、SE、BIS、平均动脉压(MAP)、HR.记录麻醉诱导开始至气管插管完成时间,观察诱导插管过程中病人的反应。结果:熵和BIS在各不同时刻点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插管前即刻降至最低水平,插管后1、3min两者均缓慢上升,均在60以下;RE、SE、BIS三者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95以上。MAP随着麻醉的加深逐渐下降(P〈0.05)。在t2时降至最低水平(P〈0.05),t3时MAP上升,t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仍低于t0、t1时刻(P〈0.05),t4时MAP复降至t2时水平(P〉0.05)。HR变化和MAP类似。七氟醚吸入诱导病人反应如拒吸和体动等较明显(约20%);插管呛咳、颌紧、声门闭合有34例。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时间较长,体动、拒吸、呛咳、下颌紧、暴露不良等时有存在。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容忽视。熵和BIS均能准确监测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血液回收机在术中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 30例手术者 ,于手术开始即把术区出血收至贮血罐内 ,经处理后在术中或术毕回输给病人 ,术中连续监测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心率细胞观测血细胞及血电解质的变化 .结果 平均回收血量 15 5 1ml( 70 0~ 2 90 0ml)洗涤后自体血 5 5 2ml ( 2 0 0~ 14 0 0ml) .自体血回输后 ,与术前相比 ,RBC、HB值下降不显著 ,(p >0 .0 5 ) ;PLT明显降低 (p <0 .0 5 ) ,血浆钾、钠、氯值变化不显著 .结论 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行术中自体输血 ,能有效减少输异体血 ,但需注意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补充 .  相似文献   
78.
李明睿  詹鸿 《广州医药》2010,41(5):32-35
目的观察和比较喷他佐辛和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喉罩通气道诱导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n=20):P1组(喷他佐辛组)、P2组、P3组和F组(芬太尼组),P1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0.3 mg/kg,丙泊酚2 mg/kg,罗库溴胺0.6 mg/kg诱导;P2组喷他佐辛0.4 mg/kg,丙泊酚2 mg/kg,罗库溴胺0.6 mg/kg诱导;P3组喷他佐辛0.5 mg/kg,丙泊酚2 mg/kg,罗库溴胺0.6 mg/kg诱导;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罗库溴胺0.6 mg/kg诱导,熵指数(反应熵RE)下降至40-60时转入喉罩。观察诱导前、喉罩置入前、喉罩置入即时及置入后1、3、5 min等6个时点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①四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②四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各时点血压、心率较诱导前的基础值均有所降低(P〈0.05),置入喉罩操作时各指标较插喉罩前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1组在喉罩置入时及置入后1、3 min的MAP和HR明显高于F组(P〈0.05),P2组和P3组在各时点MAP和HR与F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P2组和F组相比,P3组麻醉诱导后、在喉罩置入时及置入后1、3 min的HR有明显下降趋势,但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结论喷他佐辛用于全麻喉罩通气道诱导是可行的,可达到有效的麻醉深度,并维持全麻插喉罩诱导期间血压和心率的稳定剂量为0.4 mg/kg。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与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时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喷他佐辛组(A组):喷他佐辛300mg+昂丹司琼8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芬太尼组(B组):芬太尼1.0mg+昂丹司琼8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PCIA设置如下: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2ml/h,单次给药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术后4、8、12、24及48h各时段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评分及镇静评分均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喷他佐辛和芬太尼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手术后镇痛,但喷他佐辛PCIA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得普利麻注射液的麻醉风险及严重并发症的预防,以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得普利麻注射液麻醉98307例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及危险性。结果:98307例单纯使用得普利麻注射液的患者99.99%有注射痛感;99.99%的患者血压下降30%,92.12%的患者SpO2下降到90%,0.02%的患者拉起下额角后SpO2仍小于60%并有返流、误吸,必须放口咽通气道,心跳骤停2例.经抢救成活1例,死亡1例。结论:得普利麻注射液导致的最大风险及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返流误吸致上呼吸道梗阻、窒息、缺氧,抢救不及时可致死,使用该药需备好口咽通气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