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6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以小鼠S_(180)为动物模型,考察了电化学(ECT)结合阿霉素(ADM)和复方丹参(SM)对其抑制作用。复方丹参组抑瘤率为3.5%(P>0.5);ECT ADM和ECT ADM SM组抑瘤率分别为50.41%(P<0.05)和42.98%(P<0.05)。本文结果表明:复方丹参对小鼠S_(1(?)0)无抑制作用,并且对ECT和ADM无增效作用,本文对复方丹参抗瘤作用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临床上应用应持慎重的态度。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肿瘤残留病灶大小在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的意义.方法:将2000年11月~2006年3月408例于北京肿瘤医院乳腺中心就诊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病理资料重新进行Miller&Payne(M&P)方法病理评价.将其超声影像结果与手术后M&P病理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病例中临床有效且残留病灶≤1cm 158例,达cCR者53例,cPR者105例.病理显效(M&P病理评价G4G5)117例(74%);最大径>1cm的239例中病理显效占76例(31.8%).二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Spss13.0,Pearson Chi-Square,卡方=60.939,P<0.001).达cCR者53例,病理非显效(M&P 1~3级)者6例.结论: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病灶≤1cm时,有良好的病理反应.  相似文献   
33.
目的: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检测MDM2 启动子区309 位点T>G 单核苷酸多态(SNP 309)在中国女性人群中的频率分布,分析其与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提取病例组698 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及对照组525 例健康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分析法,检测MDM2 启动子区309 位点基因多态性,确定此位点三种基因型,即T/T、T/G、G/G 基因型。统计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MDM2 SNP 309 各基因型频率分布,及各基因型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在研究的病例组与对照组整体人群中,经年龄、月经状态、家族史及生育史等因素校正后,与MDM2 SNP 309 T/T基因型比较,T/G 型及G/G 型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无显著相关性(T/G,adjusted OR= 1.2,95%CI:0.8~1.6,P=0.30;G/G,adjusted OR= 1.0,95%CI:0.7~1.5,P=0.88)。 进一步分层分析后显示:在绝经后人群中,与T/T基因型比较,T/G 基因型及G/G 基因型显著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T/G,adjusted OR= 1.8,95%CI:1.2~3.0,P=0.011;G/G,adjusted OR= 1.9,95%CI:1.2~3.3,P=0.014)。 提示绝经后人群携带T/G 型、G/G 型者比携带T/T基因型者患乳腺癌的风险分别升高约1.8、1.9 倍。在绝经前人群中,各基因型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MDM2 启动子309 位点突变型G 等位基因携带者显著增加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4.
1985~1994年,我科对225例食管贲门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食管癌100例,贲门癌125例,手术切除率分别为87%和83.2%,术后总的死亡率为3.5%;淋巴结阳性病例,贲门癌60例(57.7%),食管癌24例(17.5%);切缘残端阳性,贲门癌12例(11.5%),食管癌3例(3.75%)。本文结合该组资料,就手术适应征,手术入路及切除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PDCD5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311例长期随访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PDCD5基因多态性,用Pearsonχ^2检验分析PDCD5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通过Kaplan-Meier曲线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311例乳腺癌病例中,PDCD5 CG/GG基因携带者的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阴性率(50.9%)显著高于CC基因携带者的PR阴性率(38.6%),P=0.035;PDCD5基因多态与乳腺癌患者的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性(P〉0.05),也未见其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结论PR阴性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常提示预后不良。PDCD5基因多态与PR阴性高表达有关,提示PDCD5基因型可能与预后不良有关,但生存分析却未显现其与乳腺癌患者预后间具有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PDCD5基因多态性检测对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价可能没有直接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6.
乳腺病变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非恶性结果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芯针穿刺活检(CNB)为非恶性结果的乳腺病灶的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总结连续1130个CNB诊断为乳腺非恶性结果的病变,分析初次穿刺活检、切除活检或再次穿刺活检组织病理诊断和未进行再次活检者的随访资料.结果 1130个经CNB诊断的非恶性病变中,530个进行再次活检,77个诊断为乳腺癌;491个随访1~3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3个月,发现4个乳腺癌;109个失访.CNB诊断的57.9%(22/38)的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22.2%(4/18)的导管上皮细胞异型性、27.9%(24/86)的乳头状病变和90.0%(9/10)可疑癌最终被诊断为乳腺癌.结论 对于穿刺病理结果为高危病变的乳腺病灶应予切除活检,穿刺病理诊断与临床体检和影像学检查相符的良性病变可以考虑免除手术切除活检.  相似文献   
37.
Slamon等[1]于1987年提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是乳腺癌术后早期复发和预后差的分子标志物.国外的大多数研究支持此结论[2].但国内研究样本大多少于200例和/或随访时间小于5年[3],在评价cerbB-2表达在中国妇女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时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采用有长期随访资料(中位随访时间为8.1年)的乳腺癌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321例乳腺癌和28例良性病变组织中cerbB-2的表达,探讨长期随访的大样本中cerbB-2表达对于乳腺癌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激素受体和增殖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8例乳腺癌患者接受蒽环类新辅助化疗前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Ki67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它们与病理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全组病理有效率(G4+G5)为40%(67/168),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20%(33/168).PR阴性组与阳性组比较,在病理有效率和pCR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7/67 vs 45/90, P=0.002; 6/67 vs 25/90,P=0.003).ER阴性组与阳性组比较,仅病理有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64 vs 43/98, P=0.04).联合ER和PR状态分析显示,ER和PR双阴性在病理有效率方面较其他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71 vs 26/86, P=0.009).未发现Ki67表达与病理有效率和pCR率之间有相关性.ER,PR和Ki67表达均与化疗疗效呈线性趋势. 结论:激素受体状况与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其中PR阴性者对化疗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