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医药卫生   145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韧带修复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对20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采用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和修复下胫腓联合前后韧带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断钉、胫腓联合再分离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愈合,时间为6~8周。末次随访按AOFAS踝-后足评分评定疗效:优13例,良4例,可3例。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切开复位内固定骨折的同时修补下胫腓联合韧带,可最大程度恢复踝关节稳定结构且不失微动,又减少了下胫腓螺钉的应用,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2.
急性肺损伤肺泡巨噬细胞NF-κB激活通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肺损伤 (A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PAM)中NF -κB的活化路径 ,探讨ALI可能的分子病理机制。方法 采用ALI大鼠模型 ,伤后 8h处死动物分离、培养PAM ,用原位杂交 (ISH)技术、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 (EMS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 ,观察PAM中IκB激酶 (IKK - β)激活、抑制蛋白 (IκB -α)降解、核因子 (NF) -κB核移位 (活化 )和上清液TNF -α的含量变化。结果 ALI大鼠PAM中IKK - βmRNA表达 (0 118± 0 0 2 6)、NF -κB活性 (0 85 7± 0 0 5 8)、TNF -α的含量 [(3 95 82±87 45 )ng/L]较对照组大鼠明显升高 [分别为 (0 0 42± 0 0 0 5 )、(0 2 5 0± 0 0 12 )、(196 2 6± 2 5 98)ng/L](P均 <0 0 1) ;而I-κB水平(0 40 1± 0 0 19)较对照组 (0 685± 0 0 3 5 )比较则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IKK - β激活 /IκB降解 /NF -κB活化 /TNF -α合成的通路效应可能是ALI病理损害的重要机制。IKK - β在NF -κB转导通路介导的ALI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3.
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并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delayed cerebrovascular spasm a,DCVS)的发生率为 2 5 %~ 4 2 % ,是导致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8月应用奥扎格雷预防性治疗 SAH后并发 DCVS,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2例 SAH患者 ,经脑 CT扫描和 (或 )腰椎穿刺确诊 ,均于发病 72小时内入院接受治疗。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6例。治疗组男 2 0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5 1± 6 )岁 (32~ 73岁 ) ;伴动眼神经麻痹 4例 ,高血…  相似文献   
114.
袁静  康凯  冯晶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283-283
近年来,急诊重症外伤患者增多,麻醉处理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从麻醉方法的选择到手术中的管理、术后对患者的评估及围手术处理都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某一环节的失误都会对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后果,现以下例做评析。  相似文献   
115.
116.
通过对81例确诊为帕金森病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将有效的、实用的与患者意愿和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措施应用于临床,改变以往传统和错误的习惯、行为,为患者度身制订护理措施,提供带有个体特征的护理服务。达到规范化与个体化的最佳结合,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讨IκB激酶 - β(IKK - β)在失血性休克继发肝脏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失血性休克家兔模型 ;分离培养肝脏枯否氏细胞 (KC) ,用原位杂交方法 (ISH)、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MSA)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分别检测KC中IKK - βmRNA表达、核因子 (NF) -κB活性和KC培养液上清中TNF -α含量。并进行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光镜检查。结果 模型组KC中IKK - β的mRNA表达 (0 1 7± 0 0 4 )、NF -κB活性 (1 72± 0 36 )和培养液上清中TNF -α含量 (30 0 0 5± 30 86 )ng/L较对照组 [IKK - β(0 0 2± 0 0 1 )、NF -κB(0 31± 0 1 0 )、TNF -α(1 34 85± 1 2 0 9)ng/L]明显增高 (P均 <0 0 1 )。模型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结论 IKK - β介导NF -κB活化诱发细胞因子释放在失血性休克诱发肝脏损害的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8.
119.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后气道阻塞再次插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2016年6月774例颈前路手术的病史及随访资料,以是否并发气道阻塞将患者分为两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有无合并糖尿病、慢性咽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时间、手术方式、术前JOA评分、手术节段位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节段数、术中神经损伤。将上述可能与并发气道阻塞相关的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与颈前路手术后气道阻塞再插管的关系。[结果]744例患者中14例出现术后气道阻塞再插管,颈前路术后气道阻塞的发生率为1.81%(14/774)。14例颈前路术后气道阻塞再插管患者中,12例(85.71%)术后48 h内出现气道阻塞再插管,2例(14.29%)为迟发性术后气道阻塞再插管,迟发性颈前路术后气道阻塞出现时间为术后9~11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例在年龄、吸烟、体重指数、高血压、慢性咽炎、JOA评分、手术方式、手术节段位置、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高血压、慢性咽炎、JOA评分、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手术方式、节段位置及手术节段数是颈前路术后气道阻塞再插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吸烟、体重指数、高血压、慢性咽炎、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数及手术节段位置是诱发颈前路术后气道阻塞导致再次插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改善心电信号噪声干扰的方法,提高对心率变异信号中的RR间期检测精度。 方法:①采用国际上通用的MIT/BIH数据库作为研究心率变异信号中RR间期的研究对象,选取其中的代表性数据组进行实验分析(受严重基线漂移影响的正常心电信号101.dat,大量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信号105.dat,无噪声干扰的正常心电信号213.dat,心动过速的心电信号217.dat)。②利用小波变化方法结合Mallat算法对含有噪声的心电信号进行多尺度分析和信号重构,并利用R波的自身波形特点,采用相对周期极大值法来进行R波位置检测,进而计算RR间期序列值。 结果:利用小波变换对含有噪声的信号进行噪声消除可以达到在很大程度保留原始信号的波形特征的同时又取得良好消噪效果的目的。能够显著减小工频干扰、基线漂移和肌电干扰等噪声对判别的影响。通过MIT/BIH数据库中四组有代表性特征的心电信号进行研究,发现采用相对周期极大值检测法可以显著减少检测中易出现的漏检和误检现象,快速而准确的获得RR间期的序列值。 结论:小波变换法能够显著减少噪声对信号的干扰,特别是离散小波的应用使数字信号的处理由理论走向实际,结合Mallat快速算法,使得小波变换完全走向实用化。周期极大值法对心率变异信号中RR间期的检测有较好的精确度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