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就“穴出云门”、奇经主病、生旺克衰、接气通经、“朔不济”、“针刺少阳与交别”等6个疑难问题,引述前贤论述,结合笔者体会进行了初步解析。  相似文献   
22.
23.
一直以来的点穴操作实践教学模式,虽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对学生实践操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很大的促进。笔者从全国针灸技能大赛腧穴定位模式中受到启发,在针推专业《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点穴操作中运用分组竞赛的形式并评选奖励,大大提高了学生点穴实践操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改良型雀啄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改良型雀啄灸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雀啄灸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23/3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型雀啄灸治疗膝关节炎有显著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5.
朱丹溪对经络学说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丹溪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 ,倡导“阳有余 ,阴不足论”“相火论”,主张保存阴精 ,勿动相火 ,善用滋阴降火 ,为滋阴学派的创始人。丹溪对经络学说亦颇有研究 ,在《丹溪心法》中 ,他对经络的病候和诊断 ,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学的经络学说 ,兹就此作一初步探讨。1 提出经络见证 充实经络病候《灵枢·经脉篇》阐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与病候 ,奠定了经络学说的基础。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卷首》中提出“十二经见证”,即在《内经》经络病候的基础上 ,根据前人理论及其临床作了大量的增补。手太阴肺经见证增加“善嚏”“皮肤…  相似文献   
26.
“风池”对穴的临床应用袁宜勤(针灸系410007)主题词穴,风池,感冒/针灸疗法,头痛/针灸疗法,瘾疹/针灸疗法,近视/针灸疗法风池穴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处,为足少阳胆经腧穴,是临床常用穴之一。笔者在临证中以风池穴为主穴,根...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课堂训练、课外训练、强化训练、社会实践促训练、举办大赛促训练、强化技能训练的显著成果6个方面,总结了提高针灸操作实践动手能力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龙虎交战针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红外热像的变化,为临床治疗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运用红外热像技术对龙虎交战针法、平补平泻针法和中频理疗治疗前后下背部皮肤温度的变化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后各组下背部皮肤温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双侧温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龙虎交战针法组与平补平泻针法和中频理疗两组双侧温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外热像图是一种简便易行、反应灵敏的疼痛疗效评定的客观指标,龙虎交战针法组改善红外热像图优于平补平泻针法组和理疗组,是较好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9.
30.
从推崇"东垣针法"、创立子午流注纳支针法等六个方面,对高武在针刺手法方面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