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医药卫生   17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陈领然  耿丽梅  侯小藏 《河北中医》2008,30(12):1299-1300
老年人易患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而胃食管反流是引起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微量误吸”和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支气管收缩和痉挛,导致支气管哮喘发生。对食管内24hpH检测结果表明,在有咳嗽、喘息症状的老年人中57%有胃食管反流现象。2006—03—2007-08,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并GER36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36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丹参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保护作用。方法: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及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各6例入选研究,各取空腹外周血20 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贴壁选择法行EPCs培养,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样一分为二,分别为高胆固醇组及丹参组,丹参组培养时另添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0μg/mL,采用流式细胞术、倒置显微镜、MTT法、Boyden小室等分别观察各组EPCs数量、集落形成能力、增殖能力、黏附能力及迁移能力。结果: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6.13±0.84)vs(24.53±3.67),P<0.01〕,且其克隆形成能力、增殖能力、黏附能力及迁移能力也显著降低,培养时添加复方丹参注射液使丹参组克隆形成能力、增殖能力、黏附能力及迁移能力较高胆固醇组显著提高,但低于对照组,其中黏附能力及迁移能力虽仍较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下降,功能受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培养的内皮祖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收集1983~2005年间我科病理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维吾尔族病例蜡块,对其进行重新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CD15、CD30、CD45RO、CD20),按WHO淋巴瘤新分类(2001)重新定性和分类。结果:52例原诊断为HL的病例中除1例为反应性增生外,其余51例均为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30例NHL中1例为CHL。52例CHL中结节硬化型(NS)29例,混合细胞型(MC)13例,富于淋巴细胞型(LR)8例,淋巴细胞减少型(LD)2例。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霍奇金淋巴瘤各亚型的分布特点为NS型最多见(55.8%),其次为MC型,LD型最少。  相似文献   
74.
过去认为IgE升高所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参与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流行性出血热的致病过程,而Lych和Correnti于1977年~1985年作了动物局部过敏症和全身过敏反应对肿瘤发生及存活率影响的观察。发现局部过敏症可使50%的带瘤小鼠存活期明显延长并使肿瘤萎缩比例增加,全身过敏反应可使小鼠肿瘤发生率明显降低,肿瘤生长缓慢,小鼠存活期延长。Aldergon M等报道哮喘病人肿瘤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作者推测机体内Ⅰ型变态反应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5.
1976年~1984年共收治565例乳腺癌。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5%;58.98%。分为四组治疗.5年生存率Ⅰ期~Ⅳ期:单纯手术组为90%(9/10);69%(29/42);35%(7/20);0%(0/13)。手术加放疗组分别96%(22/23);74%(66/89);51%(25/49);15%(4/26).手术加放化疗组分别为75%(18/24);73%(46/63);61%(41/67);22%(8/36)。手术加化疗组为83%(5/6);61%(14/23);53%(9/17);0(0/8)。病理类型与预后有关。作者认为Ⅰ期乳癌行根治术或小手术加放疗,ⅢⅣ期行手术加放化疗的综合治疗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6.
内皮祖细胞培养条件的正交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内皮祖细胞(EPCs)培养的适宜条件.方法:以L827正交表安排影响EPCs扩增贴壁的几个主要因素,光镜下观察集落形成,流式细胞术分析CD34、VE-Cadherin双阳性细胞,以此为指标分析各因素对EPCs培养的影响.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接种密度对集落形成影响显著,内皮细胞生长添加剂(ECGS)及纤维连接蛋白皿底包被无影响.4个因素对EPCs得率均有影响,且VEGF及接种密度之间尚有交互作用.结论:EPCs培养的适宜条件为:皿底包被纤维连接蛋白,5×106/cm2接种密度,VEGF 10 ng/ml及ECGS 150μg/ml.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培养中扩增及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到包被有人纤维连接蛋白的培养皿,分为对照组(未加细胞因子)、Ⅴ组(加VEGF10 ng/m1)、P0.1组(加普伐他汀0.1μmol/L)、P0.01组(加普伐他汀0.01 μmol/L),培养6 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PE-CD34及FITC-VE-Cadherin双标法测定各组扩增细胞数,采用黏附能力测定试验测定黏附能力.结果:Ⅴ组、P0.1组、P0.01组的扩增EPCs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P0.1组、P0.01组均显著高于Ⅴ组(P<0.001).P0.1组、P0.01组的黏附EPCs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普伐他汀可显著提高培养EPCs的扩增能力及黏附能力.  相似文献   
78.
目的:食品安全与否,关乎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随着对食品安全研究的深入,发现微量元素在食品 安全及营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微量元素必须通过饮食从外界摄入,食物中微量元素含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人体 健康。如土壤污染会导致粮食微量元素含量过高,而一些地方水与食物微量元素含量不足,这些都会影响健康。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壮医目诊诊断消化性溃疡与电子胃镜的诊断符合率,旨在整理挖掘民间独特的壮医目诊技艺。方法:运用壮医目诊观察150例消化性溃疡病患者(观察组),300例慢性胃炎患者(对照1组),200倒十二指腑球炎患者(对照2组)出现在白睛消化区的异常眼征,采用五步评分法对3组病例异常眼征进行科学的评分,对比分析3组目诊积分及诊断符合率之间的差异。结果:壮医目诊诊断消化性溃疡的符合率具有显著性的意义L(P<0.01)。结论:壮医目诊法是一种简、便、靡、验、捷、安全无创的论断消化涪痛的好方法,在临床诊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0.
3年来,笔者应用云南白药配合应用654-2以及新洁尔灭联合治疗36名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人发生的带状疱疹,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36例病人均来自门诊,参照《诊疗常规》中有关带状疱疹的诊断要点[1],而且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确诊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