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3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89篇
医药卫生   309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大面积烧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较常见,该文报道1例在烧伤20余日后呕吐暗红色长条索状物质的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可见食管全段至胃幽门部黏膜充血明显,大量鲜红色血性液,于食道中下段见大片黏膜脱落,考虑诊断为应激性溃疡出血、食管管型。长条索状物质送检后病理证实为混合性血栓,未见明确胃食管黏膜。该例烧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后呕吐暗红色长条索状物质,临床表现极为罕见。该文针对误诊和出现特殊临床表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共同学习,加强对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预防的重视,减少误诊,提高早期发现、诊治该病在特殊异常情况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2.
流感是一种由甲(A)、乙(B)和丙型(C)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根据甲型流感病毒的包膜糖蛋白,病毒可以分为1 ~16个血凝素(HA)和9个神经氨酸酶(NA)亚型,而这些均可从水禽体内分离出来[1].最近,人们又从蝙蝠的体内发现了H17亚型,但未能成功分离出病毒.按照病毒的致病性来分,可以将所有的H1-16亚型禽流感病毒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2].至今为止,人们仅发现H5和H7两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9和H7等禽流感病毒被证实能够偶尔感染人[3].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血清清蛋白(ALB)、甲胎蛋白(AFP)水平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值(LSR)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98例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最大径、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检测患者血清ALB、ALT、AST、AFP水平并计算LSR.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1年的术后随访,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对临床资料或指标进行组间比较,以及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LB、AFP水平及LSR单独或联合用于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 患者术后血清LSR、AFP水平低于术前(P<0.05),ALB水平高于术前(P<0.05).经1年随访,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51例)和预后不良组(47例).预后良好组ALB水平、肿瘤组织分化型所占比例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年龄、LSR、AFP水平,TNM分期Ⅲ、Ⅳ期患者所占比例,肿瘤浸润深度T4a、T4b患者所占比例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患者年龄、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型=0,分化不良型=1)、AFP水平、LSR与ALB水平均呈负相关(r<0,P<0.05);患者年龄、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型=0,分化不良型=1)、LSR与AFP水平均呈正相关(r>0,P<0.05);患者年龄、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型=0,分化不良型=1)与LSR均呈正相关(r>0,P<0.05).ALB、AFP、LSR联合用于预后评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各项指标单独使用(P<0.05).结论 ALB、AFP水平及LSR与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预后有关,上述指标有助于患者预后判断,对早期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大鼠感染血清免疫筛选弓形虫速殖子cDNA文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弓形虫病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抗原分子。方法用弓形虫RH株速殖子感染大鼠,分离其血清作为探针筛选弓形虫cDNA文库,对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分别进行PCR扩增及DNA序列测定。结果从cDNA文库4×105~5个噬菌斑中筛选出13个阳性克隆,其插入片段大小分别为0.45~2.4kb。对L1、L2、L4和L5四个克隆进行测序,将所得序列查询基因库,结果,克隆L2与弓形虫P24主要抗原基因序列相同,L4与蔗糖丙酮酸磷酸激酶具有同源性,L1无任何相匹配的序列,为未曾报告过的新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AY180109),命名为T.g-R1。T.g-R1编码134个氨基酸的非跨膜蛋白。PROSCAN分析显示T.g-R1含有2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2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1个肉豆酸酰化位点,1个微体细胞C端靶信号。L5为一小片段,无完整编码读框。结论阳性克隆的筛选和鉴定为抗弓形虫病疫苗的研制提供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105.
仝开军  舒荣宝  程刘兵 《安徽医学》2015,36(9):1061-1064
目的:比较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成像( CTCA)的差异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105例患者分为两组,54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 PGA组),51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 RGH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图像质量、冠状动脉斑块与心肌桥诊断以及狭窄程度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扫描时平均心率及心率波动、主动脉 CT 值等差异无统汁学意义( P >0.05)。 PGA 和 RGH 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97±1.24)mSv、(14.37±1.59)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A组较RGH组有效辐射剂量减少约72.4%。 PGA组可评估的冠状动脉血管节段数共736段,RGH组可评估的冠状动脉血管节段数共702段,两组间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分级评分、平均评分、斑块与心肌桥诊断以及狭窄程度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A相比RGH,辐射剂量明显减低,且图像质量和诊断效果无明显差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胃息肉分为腺瘤样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胃增生性息肉(gastric hyperplastic polyps,GHP)在胃息肉中比较常见,约占胃息肉的76%~90.6%。过去认为,GHP不易癌变,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活检、切除标本及随访观察发现GHP可以经过不典型增生发生癌变。现就我科近期诊治的55例GHP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癌变的可能性等。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目的观察髓样分化因子88在姜黄素促进肝星状细胞(HSC)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并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 siRNA组、MyD88 siRNA干扰组、姜黄素组、姜黄素+Control siRNA组、姜黄素+MyD88 siRNA干扰组,siRNA处理组给予siRNA干扰48 h后,姜黄素组加入姜黄素作用24 h,各组均在收集细胞前12 h给予LPS诱导,收集各组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yD88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MyD88 siRNA干扰、姜黄素均可降低MyD88蛋白的表达(P0.05),同时给予MyD88 siRNA干扰和姜黄素作用时与单独给予姜黄素比较,MyD88蛋白下降更明显(P0.05)。MyD88siRNA干扰后HSCs凋亡率无明显增加(P0.05),给予姜黄素处理HSCs凋亡率增加(P0.05),且姜黄素+MyD88 siRNA干扰组的凋亡率升高更明显。结论降低MyD88表达可加强姜黄素促进HSCs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中左右肾血管不同的处理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1年12月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6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手术视频,总结术中处理肾血管的经验.术中以腰肌前间隙内侧弓状韧带为解剖标志寻找右肾蒂,小心处理右肾静脉防止撕裂下腔静脉;在腰肌前间隙腹主动脉旁脂肪前内寻找左肾蒂,避免损伤或漏扎左肾血管属支.结果 64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及输血病例,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熟悉肾血管的解剖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处理左右肾血管,有利于提高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