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浸润性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手术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与膀胱灌注化疗的治疗效果比较.方法选择T2-3N0M0期膀胱癌患者56名,手术方式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1周开始进行化疗.其中24名术后采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同一时期的其他32名患者则在术后采用膀胱灌注化疗.化疗期间观察患者的副反应,每3个月复查一次膀胱镜和尿细胞学.结果 56名患者共随访18~60个月,平均32个月.髂内灌注组化疗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75.0%,此外有部分骨髓抑制表现,有29.2%白细胞下降.膀胱灌注组主要副反应为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为37.5%.观察期内肿瘤复发率髂内化疗组为25.0%,而膀胱灌注组复发率为56.3%(P〈0.05).观察期间内,56名患者均未发生死亡.结论浸润性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手术后配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可以降低肿瘤复发率,无明显化疗副作用,对于某些不适宜或不愿意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42.
目的:评价保留膀胱手术后联合髂内动脉介入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9年2月对46例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联合顺铂+吡喃阿霉素方案髂内动脉化疗进行治疗。结果: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8(9~68)个月。33例无瘤生存,2例带瘤生存,11例死于肿瘤转移,5年生存率为75.76%;29例保留膀胱生存,10例行挽救性全膀胱切除,其中全膀胱切除术后死亡4例,5年膀胱保存率为73.32%;其中33例T2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83.21%;5年膀胱保留率为81.82%。全部患者对动脉化疗耐受良好,无严重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结论:保留有功能的膀胱手术加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为治疗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早期浸润性膀胱癌(T2期)患者,是保留膀胱治疗的最佳适应证。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对膀胱癌细胞中DAPK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0.01μg/mL,0.1μg/mL和1μg/mL浓度的阿霉素处理膀胱癌5637细胞,然后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膀胱癌细胞中DAPK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测定其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1)的表达水平,然后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和亚硫酸盐修饰测序(BSP)的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DAP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结果0.01μg/mL浓度的阿霉素即可以显著上调5637细胞中DAPK基因的表达,且该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阿霉素处理后,膀胱癌细胞中DNMT1的表达水平下降.MSP及BSP研究发现阿霉素处理后膀胱癌细胞中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下降.结论阿霉素可以上调膀胱癌细胞中DAPK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其通过下调DN-MT1的表达导致DAPK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施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外观好,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结论 该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5.
<正>本文对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年龄>65岁58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老年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的发生特点与原因,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意见。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年龄65~82岁,共58例,男性38例,  相似文献   
46.
47.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对策--附1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 syndrome,GPS)的诊断和治疗对策.方法:对13例GPS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中有6例病情好转,1例死亡;而4例仅行透析治疗未联用糖皮质激素者均死亡;1例行血浆置换的肺出血停止,肾功能好转.另外1例病情无变化.结论: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血浆置换可以促进病情好转,血浆置换是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8.
做好乡镇预防接种门诊的管理与指导,是提高疫苗接种率、保证接种质量、提高计免服务整体水平、保护广大儿童健康的关键。总结五年来我市开展乡镇预防接种门诊的经验和做法,为进一步巩固计免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现将有关措施和观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提高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诊治过程。结果9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患肾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4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错构瘤,无恶变。9例患者均恢复顺利,5例患者获随访,时间2个月~14年,平均91.6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肾错构瘤破裂出血在临床上无典型临床表现,B超和CT检查为术前确诊主要依据,尽早手术探查是首选治疗手段,术中尽可能选择保肾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