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62.
大黄致豚鼠结肠黑变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豚鼠结肠黑变病动物模型。[方法]15只豚鼠随机分为5组:大黄1组:大黄2 g/(kg.d)灌服30 d;大黄2组:大黄2 g/(kg.d)灌服60 d;大黄3组:大黄4 g/(kg.d)灌服30 d;大黄4组:大黄4 g/(kg.d)灌服60 d及正常组。处死动物,观察结肠黑变情况,行组织大体评分,取结肠组织行黑色素染色、黑色素腿色实验,并对盲肠及近段结肠未染色切片行图像分析。[结果]各大黄组豚鼠结肠均有不同程度黑变,以盲肠及近段结肠为著。病理改变类似人类。结肠黑色素染色阴性,黑色素褪色染色阳性。图像分析显示,各大黄组盲肠及近段结肠色素颗粒灰度显著低于正常组,且与大黄剂量(盲肠r=-0.861,结肠r=-0.772,P<0.01)及时间(盲肠r=-0.749,结肠r=-0.785,P<0.01)呈负相关;色素颗粒面积比显著高于正常组,且与大黄剂量(盲肠r=0.810,结肠r=0.791,P<0.01)及时间(盲肠r=0.663,结肠r=0.549,P<0.01)呈正相关。[结论]用大黄可致豚鼠实验性结肠黑变病,黑变程度与大黄剂量及时间相关。该模型制作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多种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3.
肝脏为人体最大的腺体,其形态大小个体差异较大.许多先天性及后天性原因均可导致肝变形[1].各种影像学对肝变形的报道较少,而认识这些肝变形,对于肝肿瘤、腹腔内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侧重探讨了肝左外叶变形.  相似文献   
64.
肝癌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肿瘤之一,黄疸、肝区疼痛、纳差、腹胀、乏力、消瘦等症状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癌性发热一般为中度发热37℃-38℃,少见高热,多为伴随症状.本病例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高达39℃,行介入栓塞治疗后,高热消退.癌性周围神经病的发病率较低,多见于肺癌,肝癌更为少见,故加以报告,并对癌性神经病的诊断治疗进展加以文献回顾.  相似文献   
65.
乳腺癌组织DAPK和p53及Bc1-2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p53和Bcl-2表达,探讨DAPK、p53和Bcl-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乳腺增生组织和68例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DAPK、p53和Bcl-2的表达水平,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p53蛋白在乳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为阴性,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1.5%(35/68);p53的阳性率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乳腺癌组织中Bcl-2阳性表达率为69.1%(47/68),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组织;Bcl-2的阳性率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DAPK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6%(29/68),明显低于乳腺增生组织;DAPK的阳性率与乳腺癌的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p53及Bcl-2呈负相关。结论:DAPK、p53和Bcl-2蛋白可作为预测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DAPK可能抑制乳腺癌的侵袭转移,这个作用可能与p53、Bcl-2相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中药半枝莲提取物(ESB)对小鼠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H22肝癌细胞,以ESB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培养液作用于H22细胞,并设立空白血清及5-氟尿嘧啶组。应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ESB高、中剂量含药血清组有一定的抑制H22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呈明显的时效关系。荧光显微镜下可见部分细胞呈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周期各时相中,ESB高、中、剂量含药血清组S期细胞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G1期细胞增多,有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其中空白对照、ESB低、中、高剂量组、5-氟尿嘧啶组H2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51%、1.07%、3.15%、7.83%、11.26%。结论:ESB含药血清不仅可直接抑制小鼠H22肝癌细胞生长,而且可有效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影像学表现特征,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证实的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6例均行IVP检查,3例行RGP检查,2例行CT检查。结果:IVP6例均显示右肾盂、肾盏及上段输尿管扩张积水,扩张段以下输尿管内移靠近中线;其中输尿管中下段管径正常,走行呈"S"形3例,未显示3例。RGP显示右输尿管走行1例呈"S"形,2例呈反"J"形。CT增强扫描显示右输尿管在L3-4水平自下腔静脉后面绕至内侧。结论:泌尿系造影IVP和RGP检查联合CT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具有无创、快捷而又准确的特点,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正> 新复方大青叶片主要由复方大青叶提取物、扑热息痛、咖啡因、阿米妥、VC组成。用于伤风感冒、流清涕、骨节酸痛。本文主要论述包衣的最佳工艺。1 仪器及原材料 包衣机—1000(辽宁药械厂);  相似文献   
69.
进展期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8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2000-01/2004-12应用CEF方案对86例Ⅱb-Ⅲ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 环磷酰胺(CTX) 500 mg/m2, d1, d8;表阿霉素(EPI) 50 mg/m2, d1, d8;氟尿嘧啶(5-Fu) 500 mg/m2, d1, d8. 28 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完成2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评价疗效. 结果:35例(40.7%)降低了临床分期;4例(4.7%)获得完全缓解(CR),37例(43.0%)部分缓解(PR),全组无疾病进展(PD)者,总有效率(CR PR)为47.7%(43/86). 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有24例(28.9%) 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总有效率为61.4%(51/83). 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和脱发等,患者均可耐受. 结论: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原发肿瘤和腋窝淋巴结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GRP78、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69例乳腺癌石蜡标本中GRP78、Survivin的表达状况,并对其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169例乳腺癌标本中,GRP78强表达为68例(40.2%),弱表达为101例(59.8%);Survivin强表达为96例(56.8%),弱表达为73例(43.2%).对二者相关性的分析表明二者表达的吻合度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吻合程度较弱.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GRP78(+)Survivin(+)组(1组)、GRP78(-)Survivin(+)组(2组)、GRP78(+)Survivin(-)(3组)之间的无病生存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GRP78(-)Survivin(-)组(4组)相比,其无病生存时间均较差,差异有显著性(P<0.05);1、2、3组间的总生存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4组相比,其总生存时间均较差,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GRP78、Survivin的表达状况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但不是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中GRP78与Survivn存在着相关性,GRP78和/或Survivn强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GRP78、Survivin的表达状况对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