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5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71.
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血栓性疾病;其中75%是由于心血管并发症。近年来,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等疾病的研究表明,作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之一的纤溶系统活性指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的变化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AI-1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联系愈来愈受到各学科学者的关注。1.PAI-1的分子特性  相似文献   
72.
肝外胆管结石的系列化治疗方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创建肝外胆管结石的系列化治疗方案。方法选择自1998年4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3126例肝外胆管结石病人,首先行十二指肠镜治疗,根据治疗结果及结石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微创治疗方案(一镜方案、二镜方案①或②、三镜方案)、开腹手术方案及姑息性方案治疗。结果应用该系列化方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病人31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其中微创治疗方案治疗成功者占97.57%,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该系列方案针对性用于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肝外胆管结石病人,不仅充分体现了内镜、腹腔镜联合微创治疗的优越性,扩大了微创治疗的范围,而且叉将微创治疗手段和传统开腹手术相结合,使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案更加完整和规范。  相似文献   
73.
<正>近10余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eleep ApreaSyndrome,SAS)已被公认为一种独立存在的常见的呼吸机能障碍性疾病,其中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rea Syndrome,OSAS)最多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rea,OSA)可导致总睡眠时间减少,进行性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等变化,而它们均可引起心血管功能的改变。本文应用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检测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男性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参数,旨在探讨  相似文献   
74.
睡眠剥夺对大鼠胃运动及相关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对胃排空、胃电活动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19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即急性睡眠剥夺组(A组)、慢性睡眠剥夺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又随机均分为2个亚组.每亚组32只大鼠,即AI、AII.BI、BII.CI、CII;每个亚组再随平均分为4个小组.每小组8只大鼠。利用放射分析法.使用放射性核素锝(^99m Tc).采取液相胃排空的方法检测胃的排空,利用浆膜法检测胃电的变化;利用生化法和放免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CGRP、NO含量。结果急性睡眠剥夺导致胃排空速率改变.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胃的排空速率逐渐降低;胃电活动在餐前逐渐降低.而餐后无明显规律.呈现紊乱状态;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血浆中CGRP的水平,逐渐降低,而NO水平却逐渐升高。慢性睡眠剥夺导致胃排空速率降低.但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胃的排空速率未再发生更为明显的变化.呈现低排空状态;胃电活动在餐前、餐后均无明显规律,呈现紊乱状态;血浆中CGRP的水平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呈现低水平状态.但与干预时间的关系不明显;NO水平呈现相对较高状态.且与干预时间关系不明显。结论睡眠剥夺对胃运动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急性睡眠剥夺产生的影响相对显著.导致胃运动功能的降低.而且可以引起大鼠血浆中某些胃肠道激素水平的改变;慢性睡眠剥夺对胃运动也产生影响.导致其功能紊乱,而且影响作用较为持久。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综合利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 ,探索微创治疗Ⅱ型、Ⅲ型Mirizzi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治疗Ⅱ型、Ⅲ型Mirizzi综合征 2 1例 ,先经十二指肠镜行ERCP及ENBD治疗 ,后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及胆总管或肝总管缺损修补术 ,术中胆道镜检查 ,不放置T管。结果 :2 1例中微创手术成功 19例 ,中转开腹 2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但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长。部分病例随访半年以上未见远期并发症。结论 :利用多种内镜、腹腔镜手段治疗Mirizzi综合征在技术上切实可行、安全可靠。但腹腔镜下的缝合胆管缺损较困难 ,此术式可在腹腔镜技术较高的单位开展  相似文献   
76.
77.
1 资料与方法 2004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102例,男性54例,女性48例,年龄65(64.9±1.1)岁.急性心肌梗死(AMI)5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5例.入选者均于入院12 h内取静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随机血糖(ABG);次晨取空腹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及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并留24h尿测尿白蛋白排出率(UAER).  相似文献   
78.
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尤其是LDL-c的降低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他汀类药物自问世以来其强大的调脂作用尤其在降LDL-c方面给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在临床上对心血管病的防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影响和效应.目前虽在开发作用更强且安全的新品种,但其调脂作用仍有限,尤其在遗传性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等疾病中效果欠佳,且随着他汀类剂量的增加其不良反应亦在增加,这使得一些患者不能耐受,迫切需要新型调脂药的出现,此时ezetimibe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患者是否具有与糖尿病患者相似的内皮相关因子异常,了解内皮相关因子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①选择2002-06/2003-05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89例.设糖耐量减低者38例为糖耐量减低组,男21例,女17例.设明确除外冠心病的患者20例为单纯糖尿病组,男10例,女10例.设确诊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31例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男19例,女12例.选择同期本院进行健康体检健康者20人为对照组,男10人,女10人.均对检测项目均知情同意.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凝血酶调节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③计量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方差齐时)及扩展了的t检验(方差不齐时).数据间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检验.结果患者89例及健康者2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糖耐量减低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糖耐量减低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对照组相近(P>0.05).③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糖耐量减低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糖耐量减低组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P<0.01).④相关性糖耐量减低组患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与C肽呈显著正相关(r=0.442,P<0.05);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饮酒史无明显相关性(r=0.469,P=0.07),与总胆固醇、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0.659,0.766,P<0.01).而糖尿病患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与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0.316,P<0.05);Ln(凝血酶调节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292,P=0.04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性别、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447~0.86,P<0.05~0.01).结论①糖耐量减低作为糖尿病的前驱阶段,已经存在内皮相关因子水平的异常,主要反映为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异常.②糖耐量减低内皮相关因子异常与糖尿病相比在与病程相关方面具有相似性,这反映了糖耐量减低发展为糖尿病过程的某种连续性.③糖耐量减低患者与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内皮相关因子异常方面具有某些相似性,糖耐量减低患者可能与糖尿病具有相类似的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0.
用特异的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对2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26例冠心病心绞痛及9例冠心病心力衰竭(CHF)病人进行动态观察。发现该3组病人在治疗前血浆内皮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1周后降至正常。心绞痛组在心绞痛发作时,血浆内皮素最高,随症状缓解,1周内降至正常。CHF组血浆内皮素与心衰程度有关,心功能Ⅳ级组明显高于Ⅲ级组(P<0.01),随心衰缓解皆有所降低,但下降速度较缓慢。此外,血浆内皮素与心肌缺氧、缺血及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可作为冠心病发生、发展衍变的重要依据,并可用于急性心梗后的动态观察,用以观察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