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评价体外冲击波碎石在处理双J管滞留结石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慧康IV液电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对25例因双J管滞留结石形成拔管困难的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再拔管。结果:25例中,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顺利拔出的21例(其中一次成功的12例,二次成功的9例),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后顺利拔出的4例。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在处理双J管置留结石形成中具有方便、廉价、创伤小等优点,但成功率与双J管滞留的时间和结石程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2.
高血压和冠心病在中老年患者经常并存,两者均属本虚标实之证,在发病机制上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为了探索中医辨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我们从心功能、肺功能、血液流变学。内分泌及衰老指标等方面对85例受试对象进行了综合观察,并就其结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3.
p16、p21基因表达缺失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P16,P21蛋白是调控细胞周期的抑制蛋白,在调节细胞增殖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基因缺失,失活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观察原发性肝癌中P16、P21蛋白表达及其基因缺失情况,探讨p16、p21基因表达缺失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42例,正常肝组织(距离癌组织≥2 cm)36例,应用Western印迹试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肝癌和正常肝组织中P16、P21蛋白的表达和相应mRNA扩增情况.结果:在癌组织中,P16蛋白缺失率为24例(24/42,57.1%),正常肝组织中P16蛋白缺失率为13.9%(5/36);而相应组织中P21蛋白缺失率分别为45.2%(19/42)和19.4%(7/36).两者在癌和正常肝组织中缺失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14例癌组织(38.9%.14/36)仅p16 mRNA转录而未表达蛋白.P16、P21蛋白的低表达与肝癌大小、分化程度关系密切(P<0.05),而与是否有包膜、是否肝硬化等无关.结论:P16、P21蛋白的表达缺失与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可作为判断肝癌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4.
目的:考察不同配比的黄芪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使用对气虚血瘀证小鼠凝血功能及血脂水平等的影响,优选出最佳配比。方法建立气虚血瘀模型小鼠,结合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法,将实验小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黄芪-灯盏细辛注射液(10∶0、10∶3、10∶6、10∶10、1∶10、0∶10)配比组,观察给药前后小鼠体征变化,并检测小鼠凝血时间及血清中 TG、TC、LDL-C、HDL-C 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除黄芪∶灯盏(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其余各配比组均能显著延长凝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各配比组除对 HDL-C 无明显影响外,均能显著降低 TG、TC、LDL-C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均以黄芪∶灯盏(10∶6)组作用明显。结论黄芪-灯盏细辛注射液联用能改善小鼠的气虚血瘀症状,较单用效果好,最佳配比为黄芪∶灯盏(10∶6)。  相似文献   
75.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25岁~70岁,平均47.5岁;病程2天~6年,平均3年。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构建结直肠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质量控制体系规范化样本,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2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8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行常规肠内营养管理,试验组患者于术后按照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方案进行规范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胃肠道、感染、代谢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建立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可促进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患者男,39岁,于2008年7月25日因体检发现肝占位一周入院,发现乙肝阳性5年余。查体:脾脏左肋缘下8cm可及,边缘钝、无触痛,质地中等,余未见异常。入院查血常规白细胞2.24×10^9/L,血红蛋白134g/L,血小板44×10^9/L,尿酮体(+),尿胆素(+),大便隐血(++),肝功能、血生化、血清蛋白电泳正常,胛13.7S,APTT 33.6s,AFP、CEA、CA199均在正常范围,HBsAg(+)、HBeAb(+)、HBcAb(+)。  相似文献   
78.
79.
80.
教学查房是医学基本理论与临床工作相结合的桥梁。传统的教学查房存在随意性、灌输性的弊端,近年来我们针对不同学员因人、因材施教,对本科生采用临床路径为主的教学法,对研究生采用循证医学为主的教学法,对留学生采用Seminar为主的教学法,对进修生采用PBL为主的教学法。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实行个性化互动式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学查房效果以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