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3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92篇
医药卫生   254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通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的摆位误差,计算不同肺叶靶区外放边界,为精准放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SBRT的患者300例,回顾性分析其CBCT影像资料,根据体位固定方式分为热塑体模組和负压真空垫组,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值,计算每个肺叶的靶区外放边界值。结果两组患者左右、头脚、前后三维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6±0.21),(0.21±0.18)]cm、[(0.25±0.23),(0.29±0.22)]cm、(0.26±0.12),(0.20±0.18)]cm。在前后和头脚方向,两组摆位误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右肺下叶、左肺上叶、左肺下叶在X、Y、Z方向的外放边界分别为0.4 cm、0.4 cm、0.5 cm,0.6 cm、0.6 cm、0.6 cm,0.6 cm、0.7 cm、0.6 cm,0.4 cm、0.5 cm、0.4 cm,0.8 cm、0.8 cm、0.8 cm。结论放疗患者于每次治疗前行CBCT扫描可以有效降低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的精确性;计算每个肺叶靶区外放边界值,可以为放疗医生靶区外放提供参考,在消灭肿瘤的同时并明显降低正常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制针对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Salmonella paratyphi A)、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大肠埃希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基于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技术( UPT-LF)的快速定量检测试纸,并对其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上转发光纳米颗粒( UCP-NPs)作为示踪物,基于双抗体夹心检测模型,研制针对上述4种靶标菌的UPT-LF试纸;以4种靶标菌的系列浓度标准菌悬液作为标准样品,评价试纸的敏感性、特异性、线性和精密性,并进行模拟染菌食品的检测,评价模拟样品阳性检出率。结果针对4种靶标菌的UPT-LF试纸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0.985~0.996;检测敏感性达105~106 CFU/ml,与其他近缘菌株无交叉反应;对乳制品、饮料、小食品、水产、肉类等细菌污染的食品检出率较高。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对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的UPT-LF,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线性定量能力,操作性能可满足食品安全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经内镜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技术治疗晚期胆道恶性梗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我院于2013.11-2014.6期间,共对8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胆道恶性梗阻患者实施经内镜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技术进行治疗,在胆管插管成功后,循导丝导入专用双极射频电极,于肿瘤部位进行射频消融,每次射频消融功率为8~10瓦,消融时间90~120秒,然后留置胆道支架,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并密切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射频消融治疗并留置胆道塑料支架(其中1例同期放置胰管支架)。1例出现继发性胆囊炎,急诊行开腹胆囊切除术。2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经短期保守治疗控制。黄疸有效缓解率为100%(8/8);平均随访6.5个月(4~9个月),有2例患者在治疗后4.5个月左右再次出现黄疸,同时合并十二指肠降部梗阻,内镜无法通过,行剖腹胆肠、胃肠内引流术;其余患者支架均保持通畅。结论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胆道恶性梗阻患者,采用经内镜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且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比较经椎弓根入路和经肋骨入路穿刺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压缩骨折的安全性。方法诊治84例(96椎)胸椎压缩性骨折,其中早期经椎弓根入路38例(42椎),后期经肋骨入路46例(54椎),术后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按照骨水泥渗漏部位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经肋骨入路渗漏率明显降低,安全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经肋骨入路穿刺行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胸椎压缩骨折的安全方法 。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房颤患者血浆apelin的水平及其与N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房内径(LAD)的关系。方法85例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B组)31例、持续性房颤组(C组)29例和永久性房颤组(D组)25例,同期非房颤住院患者为对照组(A组)26例。检测血浆apelin、NT-proBNP,并行心脏超声测定LA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血浆apelin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而D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P均<0.05),B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NT-proBNP显著升高(P均<0.05),D组最高,而B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在A组、B组、C组、D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呈依次递增(P<0.05)。多元相关分析显示:血浆 apelin 与NT-proBNP、LAD负相关,(r=-0.28、-0.32,P均<0.05)。结论不同类型房颤患者血浆apelin水平降低,可能通过抗纤维化参与心房重构,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相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Apelin水平,并探讨其在冠心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有无合并冠心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并冠心病组(EH并CHD组)53例、原发性高血压组(EH组)43例。检测两组血清Apelin水平、生物化学指标,计算体质指数,EH并CHD组行冠状动脉造影,计算Syntax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EH并CHD组血清Apelin水平明显低于EH组(1.83±0.71μg/L比2.28±0.82μg/L,P<0.05)。(2)随着Syntax评分增高,Apelin水平越低。(3)经Pearson相关分析,EH并CHD组血清Apelin与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呈负相关。(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elin降低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OR=0.475,95%CI:0.163~0.838,P<0.05)。结论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Apelin水平进一步降低,提示血清Apelin水平测定可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78.
<正>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约15%白种人患者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1〕,而亚裔人种的EGFR突变率较高,约为30%〔2〕。多项大型临床资料显示以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NSCLC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已成为临床治疗肺癌的手段之一。IPASS、NEJ002、WJTOG3405、EURTAC等研究已证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诱导P19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前后gp91-phox水平的变化。方法:P19细胞经0.9%二甲基亚砜(DMSO)于细菌培养皿中悬浮诱导培养4 d,待细胞聚集体形成,吸取聚集体接种于组织培养皿,贴壁培养至第13天。行Western blot检测肌钙蛋白I(cTnI),以鉴定心肌样细胞的分化,并检测P19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前后细胞中gp91-phox蛋白水平。结果:(1)经0.9%DMSO诱导分化,P19细胞于第7天开始表达cTnI,随后cTnI表达明显增高并趋于稳定;(2)P19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后细胞内gp91-phox蛋白水平较分化前高(P〈0.05)。结论:P19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后gp91-phox表达上调,氧化应激水平增加。  相似文献   
80.
体位改变可引起心电图变化,卧位、立位心电图对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具有临床意义。该文介绍了卧位与立位时的心电图P波、QRS波群、QT间期、T波和ST段改变情况和其对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评价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