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19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91.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但眩晕的诊断并不容易。其疑难之处,就在于其病因十分复杂,涉及面比较大,牵涉的解剖部位广泛而又无特异的病理变化。同样的病变可以发生于前庭系的不同部位和引起不同特点的眩晕;而同一部位的病变又可以由于种种不同的病因所引起。据一般统计,临床上引起眩晕的疾病涉及到耳科、神经科、内科、儿科和眼科等50余种疾病之多。有时同一个病人也可能同时患有几种足以诱致眩晕的疾病,症状交错,诊断尤为困难。特别是由于眩晕的定义、发病机理和分类等理论问题,直到目前,各国不同学派之间的观点和认识尚不  相似文献   
192.
193.
王鹏建  王德利  丁宇  李威  季伟 《实用骨科杂志》2012,18(4):309-311,320
目的比较Gamma3钉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分别采用闭合复位Gamma3钉或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9例,其中DHS内固定51例(DHS组),Gamma3钉内固定38例(Gamma3钉组)。病例选择时排除病理性骨折及严重多发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术后骨折复位丢失、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4个月,无骨折不愈合。两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mma3钉组骨折愈合时间较DHS组延长但术后骨折复位丢失少。结论 DHS和Gamma3钉内固定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获得同样的疗效,但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Gamma3钉内固定能有效减少骨折复位丢失,降低术后髋内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4.
鼻息肉的CT表现特征及对鼻内窥镜手术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分析鼻息肉的CT特征,研究CT检查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30例鼻息肉病人术前均行轴位和冠状位CT扫描,分析图象,进行鼻窦镜手术。结果 鼻息肉在CT上表现为鼻腔息肉样肿块,常合并有阻塞性副鼻窦炎表现,冠状位扫描能清楚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结构。鼻内窥镜手术操作顺利。结论 鼻息内在CT上有比较特征性的表现。冠状位检查能提供与功能性鼻窦镜手术方位一致的解剖层面,能清楚显示鼻腔解剖结构和病变特点,对指导鼻窦镜手术的进路和防止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5.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1,NF-1)是人类最常见的单基因疾病之一,它以神经嵴细胞的异常增生为特征,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病,发病率约为1/4 000~1/3 000[1],本病可以涉及人体皮肤、神经及骨骼等多个系统,脊柱侧凸是NF-1最常见的骨骼表现之一。NF-1合并脊柱侧凸由Gould在1918年首先报道[2],其后发现NF-1性脊柱侧凸在脊柱外科领域较为常见。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脊柱畸形,NF-1性脊柱侧凸不论是病因,还是临床表现、治疗策略等都与其他类型的脊柱侧凸显著不同,有着其自身的特点,现综述如下。1 NF-1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导致脊柱侧凸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6.
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明确致压的主要病变部位,为尽快解除压迫神经,恢复功能提供保障。笔者通过对30例脊柱术后患者检查并手术,来探讨其临床价值和在治疗方案选择中的指导意义。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0~68岁,平均36·8岁。首次手术至再次手术的时间为10个月~12年,术后随访6~20个月。颈椎术后7例,其中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后4例,单纯后路减压术后3例;胸椎术后12例;腰椎术后11例。脊柱翻修术的原因:首次手术后神经压迫症状无缓解或复发者21例、脊柱不稳者5例、融合术失败者2例、内植物断裂者2例,其中神经压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7.
目的 观察额隐窝区域临床解剖特点,探讨鼻内镜下最佳额窦手术路径.方法 对39例(64侧)患者术前进行鼻内镜检查和CT冠状位、水平位扫描,矢状位重建.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手术径路:钩突路径或鼻丘路径,行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结果 钩突路径治愈21侧(77.8%),好转4侧(14.8%),复发2侧(7.4%);鼻丘路径治愈29侧(78.4%),好转5侧(13.5%),复发3侧(8.1%).两种路径手术方式在治疗效果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额隐窝区解剖复杂.CT和鼻内镜检查结果是选择不同手术路径的重要依据.钩突路径或鼻丘路径具有等同的治疗效果.术中可根据情况选定一种路径或采用两种路径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