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评价香菇多糖联合博莱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将胸水引流干净后向胸腔内注入香菇多糖和博莱霉素,对照组将胸水引流干净后向胸腔内注入博莱霉素。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有效率为56.7%(17/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65,P〈0.05)。不良反应有发热、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等,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香菇多糖联合博莱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背景肝动脉栓塞是肝移植术后的一种严重血管并发症,若发现处理不及时可将导致肝实质灌注不足,胆管系统缺血,移植肝失功,甚至死亡.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能有效显示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状态,从而准确评估微小血管是否通畅.目的探讨CEUS评估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移植术后早期临床疑诊肝动脉栓塞的2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CEUS检查,观察移植肝的肝动脉是否存在栓塞以及肝脏整体血流灌注状态,以同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SA确诊16例患者发生肝动脉栓塞,CEUS表现为肝动脉于动脉期未见显示,5例患者肝动脉血流通畅,CEUS表现为肝动脉于动脉期清晰显示.CEUS评估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栓塞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100%.结论 CEUS能有效监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流通畅情况以及肝脏血流灌注状态,可为临床早期发现肝动脉栓塞提供一种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时的舒适度。方法成立专门的护理干预小组,用循证的方法对75例确诊为COPD并使用NIPPV治疗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呼吸机同步护理,面部皮肤受压的护理,口、咽部干燥的护理,胃肠胀气护理,心理不适应的护理等。结果采用Brown-Saltzman K评价标准对干预患者进行评价,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干预小组工作有显著成效。结论应用NIPPV治疗的COPD患者不舒适是其现存的主要护理问题,应给予关注和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减轻患者痛苦,达到患者舒适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4.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一直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难点.分叉处病变特征是影响介入治疗策略的选择及其预后的主要因素.分支(SB)闭塞或狭窄加重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支闭塞最主要的原因是斑块移行、分支血管开口弹性回缩、夹层、痉挛、栓塞.由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于血管开口和分叉处病变的反映存在诸多缺陷,尤其不能准确反映形态学特征,导致其在正确反映分叉病变的狭窄程度、病变分型以及分析介入治疗并发症等方面存在不足与偏差.如果在介入治疗前能准确的检测斑块负荷、预测斑块移行情况,并在介入治疗后准确的检测支架贴壁、覆盖情况及分支受累情况,则可以采取最佳介入治疗策略,使得对貌似复杂的分叉病变操作途径简单化, 并可提高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降低并发症,降低远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端产物受体(RAGE)阻断剂FPS-ZM1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2只8~9周龄C57/B6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FPS-ZM1对照组(FZM1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FPS-ZM1干预组(FZM1+I/R组)。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FPS-ZM1干预组小鼠手术前腹腔注射FPS-ZM1药物。采用小鼠心超仪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运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的炎症程度,蛋白印迹法检测心脏组织中RAGE、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P-ERK/ER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心肌发生明显炎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降低(P0.05),RAGE、HMGB1(P0.05)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I/R组相比,FPZM1+I/R组以上结果得到相反趋势。结论 FPS-ZM1能够通过抑制RAGE与HMGB1二者的结合,进而激活MAPK/ERK信号分子的表达来减轻MIRI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健择 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选择晚期复发转移性鼻咽癌23例(其中9例为初治,14例曾接受过化疗或放疗),采用GP方案静脉化疗,28天为一周期,全部完成6周期治疗.结果23例中CR4例(17.39%),PR14例(60.86%),有效率(CR PR)78.26%(18/23).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肝功能损害.3例患者出现Ⅲ度骨髓抑制(13.04%),14例(60.86%)出现Ⅰ~Ⅱ度消化道反应,2例出现Ⅰ度肝功能损害.结论GP方案对晚期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有较好疗效,对既往接受过化疗(包括含铂方案)者仍有相似的抗癌活性,且毒副反应较轻,可作为晚期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一线治疗或二线救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8.
49.
家族性淀粉样变性性多发性神经病(FAP)是由于全身淀粉样物质沉积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FAP分布于世界各地,依其临床表现分为四型,1型最常见,以早期累及下肢并且明显重于上肢的进行性感觉运动性多发性神经病为特征。自主神经功能不全包括体位性低血压、阳萎、尿潴留等,胃肠道运动障碍也是FAP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生化研究业已证实日本人FAP(J—FAP)Ⅰ型患者其淀粉样纤维部分是由TTR组成,在座位30处发生甲硫氨酸取代缬氨酸的一个氨基酸取代现象。同样的突变也见于瑞典人FAP(S—FAP)患者。变异型TTR(vTTR)与正常TTR(nTTR)共存于血清中,  相似文献   
50.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D)是最常见的累及成人的遗传性肌营养不良,其征候不只限于肌肉,由于这些性质及发病年龄的变异性可能难于作出诊断。近来已证明伴随MD的特异性不稳定DNA序列。作者介绍了能直接地检测这种突变的DNA探针的用法,提高了诊断的正确性并加快了诊断的速度。作者使用分子遗传学技术分析了112例无亲属关系的MD患者及家属成员的周围血淋巴细胞的DNA提取物。Southern印迹分析及PCR扩增用于确定扩张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