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1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医药卫生   297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失重对成骨细胞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骼可以适应包括重力在内的各种机械刺激,并对骨形成与骨吸收之间的平衡进行调整。失重状态下的骨质减少主要归因于骨形成的减少,这与成骨细胞功能下降有关,表现为细胞增殖粘附能力下降,与分化成熟相关的物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I型胶原)的mRNA及蛋白合成均减少,多种生长因子的分泌量以及细胞对其反应性下降。成骨细胞功能下降的机制尚不明确,有假说认为失重时细胞形态的改变导致了基因表达与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32.
国内外曾报道各种埋伏阻生牙的发生率、原因和症状等。现将我们最近收集的资料,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3.
辐射诱发程序化的细胞死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辐射诱发程序化的细胞死亡王冰,周湘艳20余年来的研究发现,生物机体具有一个将不再需要或不正常的细胞清除而又不对其相邻的正常细胞发生炎症性反应的特殊机理。与病理性坏死相对,该过程被认为是生理性的死亡,它对维持以细胞间协调合作为特征的高级生命形式的存在具...  相似文献   
34.
35.
郑玮  王冰  任瑶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13):69-72
目的 探索丹参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对视功能和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于浙江普陀医院就诊的106例DR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羟苯磺酸钙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斑面积、血管瘤体积、视野灰度值、黄斑厚度、黄斑水肿、视网膜循环时间、视力、血清学指标及疾病改善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的出血斑面积、血管瘤体积、视野灰度值、黄斑厚度、黄斑水肿、视网膜循环时间、视力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VEGF、IGF-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效果显著,可恢复视功能,提高视力,改善血清VEGF、IGF-1、SOD、MDA水平。  相似文献   
36.
马凡综合征微纤维蛋白1基因突变检测及单倍型连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中国人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微纤维蛋白1(fibillin-1,FBN1)基因的突变及对马凡综合征患者的家系成员进行症状前诊断。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和测序方法,对汉族9个家系中共17个MFS患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运用FBN1基因内4个内含子中的可变串联重复序列构建染色体单倍型,进行家系单倍型连锁分析和基因诊断。结果:发现MFS(A)家系Ⅱ1患者有单链构象改变,测序证实为位于FBN1基因第25号外显子3243-3256核苷酸之间有I个13bp的小片段缺失,为新位点基因移码突变,其序列为gcctctgcaccca;单倍型连锁分析发现MFS(B)家系Ⅲ1是1个无症状期患者。结论:中国人FBN1基因突变可以引起马凡综合征,应用突变检测与单倍型连锁分析方法能为马凡综合征基因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双重实时PCR快速同时检测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同时检测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霍乱监测、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海产品检验。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A亚单位(ctxA)和副溶血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TDH)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以10种细菌作对照,建立双重实时PCR改良分子信标检测体系,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霍乱监测。结果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反应体系DNA灵敏度为102.4~166.6fgμl,菌液灵敏度为32~64CFUml或3~6CFUPCR反应体系,无交叉反应。此反应体系同时检测40株副溶血弧菌和50株霍乱弧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两种细菌检测互不干扰。对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48份样品和100份海产品进行检测,9份副溶血弧菌实时PCR阳性,其中7份副溶血弧菌细菌培养阳性,其余样品都为阴性。从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果仅需1天时间。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霍乱和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开展成效。方法将进入多学科协作的患者和未进入多学科协作的患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多项指标量化分析直肠癌多学科协作开展成效。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总费用、检查费、床位费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位直肠癌手术有效保肛率高于对照组;在术后早期并发症中,观察组病例数少于对照组;在Ⅲ期直肠癌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时间上,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生存量表总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在直肠癌诊疗中效果明显,能够确保直肠癌患者手术安全,缩短术后住院时长,降低手术费用,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低位直肠癌有效保肛率,延长Ⅲ期直肠癌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中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含十字形结构域蛋白-3(JMJD3)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水平的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多个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25例新鲜肝细胞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JMJD3和NF-κB信使RNA(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2例肝细胞癌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JMJD3和NF-κB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上述蛋白的相关性,采用生存分析法(Kaplan-Meier)法来评估JMJD3和NF-κB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JMJD3和NF-κB蛋白的表达和临床病理参数与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结果JMJD3和NF-κB 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t=-15.130、-15.0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细胞癌组织中JMJD3阳性率[87.25%(89/102)]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57.84%(59/102),χ2=22.1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细胞癌组织中NF-κB阳性率[83.33%(85/102)]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29.41%(30/102),χ2=55.6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MJD3和NF-κB表达与甲胎蛋白水平、分化程度、有无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NF-κB与结节数目明显相关(χ2=5.1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MJD3蛋白高表达者的生存期高于低表达者(χ2=40.5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F-κB蛋白高表达者的生存期低于低表达者(χ2=48.8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JMJD3与NF-κB呈正相关(r=0.627,P<0.05)。结论JMJD3和NF-κB在肝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及无病生存期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0.
王冰  王军  杨忠  王会如 《医疗装备》2021,(1):190-194
肿瘤驱动基因拷贝数变异(CNV)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存在内在联系,是指导临床针对肿瘤患者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价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检测肿瘤驱动基因CNV的方法繁多,覆盖了生化、免疫和分子检测多个层面,各有优劣,互为补充。其中,用于检测肿瘤驱动基因CNV的体外诊断(IVD)试剂和实验室自建方法(LDTs)正从传统的染色体或者蛋白质水平向核酸分子方向发展,且随着肿瘤驱动基因CNV核酸标准物质的不断研发及推出,CNV也从定性检测逐步转变为精确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