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中药产业是我国医药产业中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但也面临高层次专门人才不足的新问题.中药学专业学位的设置和实行适应医药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吻合.故相关部门需从行业特点、岗位需求、培养模式、人才标准、身份属性深入探索和实践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72.
胃癌前病变的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胃虚弱,标实有瘀血和浊毒。健脾益气是治疗的根本大法;由于病程较长,气虚致血瘀,因虚而热,灼烧津液,浊毒成痰化毒,导致湿痰毒瘀互结。在益气健脾法基础上,必须兼用活血化瘀法、燥湿化痰法、清热解毒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慢性病人群的社区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情况,探索适应慢性病患者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慢性病患者的基本情况、患病情况、社区卫生服务认知、利用和需求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 45岁以下慢性病患者占总调查人数比例为16.7%,慢性病患者参保率达80.3%,慢性病患者到门诊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医率最高为43.4%,选择接受慢性病家庭病床服务、家庭保健合同和中医药保健服务的意愿分别为53.0%、75.8%和90.9%。结论慢性病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但慢性病医疗保障日趋完善,慢性病社区卫生服务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慢性病的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亟待推广。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肠功能的预康复措施对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江苏省中医 院普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64例,根据接受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导管组(28例)、支架组(16例)和急诊组(20例),其中导 管组采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早期无渣型肠内营养5~7 d后手术;支架组采用肠道支架减压,联合肠内营养、心肺功能锻炼、 并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急诊组在入院后即行手术。观察三组腹腔镜成功率、一期吻合成功率、根治比例、手术时间,术后发热率、 切口感染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比较三组术后的炎症、营养、免疫指标。 结果 首次入院时,三组患者各指标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经预康复处理后,支架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分低于急诊组(P< 0.05),导管组与急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康复前后各指标比较,ASA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和 支架组腹腔镜成功率、一期吻合成功率高于急诊组(P<0.01),三组行根治性手术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发 热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急诊组(P<0.05),支架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导管组、急诊组(P<0.05);支架组术后排气时间短于急诊组(P<0.05); 导管组、支架组术后住院天数少于急诊组(P<0.05)。导管组、支架组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指标均显著低于急诊组(P<0.01);两组的CD3+、CD4+和CD8+ T细胞计数均高于急诊组(P<0.05),CD4+ /CD8+ 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 肠功能的预康复措施,能有效提高手术质量,改善患者的炎症、营养和免疫状况,减少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加速 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5.
结合本校实践与探索,通过对该模式主要内容与相应特点的认真分析,提出该模式的基本理论内涵为: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指导下,以师承教育继承教学为培养过程主体,以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创新研究为主要学习研究内容,构建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构建师承制专业学位工作培养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洛赛克抗胃溃疡的分子机理。方法:复制和幽门结扎胃溃疡大鼠模型,2mg/kg洛赛克连续给药5天,分别测溃疡指数、胃黏膜活性和胃液胃酸、CGRP含量、EGF分布和EGFR表达。结果:洛赛克可显著减小盐酸-乙醇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P〈0.01),而对胃黏膜GSH含量和GSH-PX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洛赛克可显著减小幽门结扎胃溃疡大鼠溃疡指数(P〈0.01),抑制胃液量、游离酸、总酸度和总酸排出量的异常增加(P〈0.01),增加胃黏膜CGRP含量和EGF分布(P〈0.010),而对EGFR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洛赛克抗盐酸-乙醇胃溃疡机制可能与GSH和GSH-PX介导的自基清除无关;抗幽门结扎胃溃疡机制可能与其强大的抑制胃酸胃液分泌、增加胃黏膜CGRP含量和EGF分布有关,而可能与胃黏膜EGFR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77.
结合广东省当地经济特点,充分利用当地中药企业优势,采用"两段式,双导师"培养模式,按研发实验、研发实践、自主研发、自主创业四个层次进行,开展中药专业研究生培养,取得较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78.
为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中药学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我校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紧密结合我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完善校-企"两段式,双导师"培养模式,建立专业学位建设经费保障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正确协调学术型与专业学位关系等方面来探讨,为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提供一些的借鉴。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从实施情况、主要举措、取得成效三个方面系统总结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批中医师承制攻读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工作的创新与实践,并提出该模式的基本内容:以师承教育继承教学为培养过程主体,以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创新研究为主要学习研究内容,构建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80.
深入分析本校第四批师承制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特点,从强化中医临床思维、技能、科研能力三方面提出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学位课程与继承教学有机结合设置课程;以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技能方法课程为主体优化教学内容;遵循师承制学员在职、异地学习等特点创新教学方法,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科学的中医师承制专业学位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