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26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我院1985年至1989年采用后装腔内治疗加~(60)Co体外照射治疗晚期直肠癌27例,取得较满意的姑息疗效。 材料与方法: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9例,乙状结肠造瘘术8例,局部切除术后复发1例,化疗及中医治疗症状未改善9例。病程6个月以内15例,6个月以上12例。肿瘤下界至肛门缘5cm以内17例,长于5cm1O例。肿瘤直径小于2cm2例,小于5cm12例,大于5cm13例。  相似文献   
82.
六味地黄汤对氨基甲酸乙酯诱发肺腺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经报道六味地黄汤能降低亚硝胺引起的小鼠前胃鳞癌的诱发率,对人食管癌的癌前病变——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有某些疗效。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又作了它对氨基甲酸乙酯诱瘤作用的影响。一、实验方法:用本院饲育的6周龄昆明种雄性小鼠,按体重均  相似文献   
83.
以往的资料表明,猪苓提取物,(“757”)对增强荷瘤机体内固定和游走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脾细胞的空斑形成,影响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具有较明显  相似文献   
84.
芳香烃受体的结构和多态性及相关的毒理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卤代芳烃 (halogenatedaromatichydrocarbons ,HAHs) ,杂环胺 (heterocyclicamines ,HCA) ,多环芳烃 (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 ,PAHs)是几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环境污染物。它们能够引起多种毒性反应 ,包括体重降低、胸腺萎缩、免疫毒性、肝毒性、卟啉症及其他一些皮肤病变 ,还会引起组织特异性的发育不全或其增生反应及癌变、畸变、生殖毒性反应等[1] 。在这些化合物中 ,2 ,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 (2 ,3,7,8-tetra…  相似文献   
85.
消癌平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探讨消癌平治疗胃癌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1.观察不同浓度消癌平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抑制率并进行体外抑制试验;2.以取对数生长期的SGC-7901细胞,浓缩体积到1ml,先后加入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工作液使之细胞凝块,并将其切成等体积小块,将瘤体置于昆明种水鼠肾囊下。移植后次日开始采用消癌平0.4,0.6,0.8ml/kg浓度腹腔内注射,连续7d。注射后第8天处死小鼠,于显微镜下测量肿瘤的各径,以计算肿瘤体积和肿瘤抑制率,探讨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3.采用流质细胞仪观察消癌平对人体胃癌SGC-7901细胞株的抑制机制。结果:1.体外抑制试验:消癌平50,40,30,20,10mg/ml浓度时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抑制率为100%,50%,29%,19%和15%,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明显。其高浓度的抑制率与HCPT(98%)相仿,药物作用7d后的IC50为21mg/ml。2.昆明种水鼠胃癌细胞株移植后,采用的消癌平为0.4,0.6,0.8ml/kg,腹腔内注射的肿瘤抑制率为50%,53%,71%。Logit法计算消癌平对荷瘤小鼠的ED50为0.44/kg,t检验表明各用药剂量组的抑瘤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高剂量时消癌平的抑瘤率(71%)与阳性对照组5-Fu的抑瘤率(76%)相似。消癌平各组给药后体重和毛色均无明显改变;3.消癌平治疗后胃癌细胞株的各期分布为G0-G1期:65.70%,G2-M期为16.22%,S期18.09%,G2/G1=1.86;形态学检查显示,消癌平作用7d后核浆比例缩小。结论:消癌平对胃癌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不适一种治疗胃肿瘤的较好中药。  相似文献   
86.
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不同认知成分的f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ER-fMRI)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执行工作记忆不同认知成分即编码、维持和提取过程的神经机制差别。方法:使用fMRI技术,观察16名正常受试者和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执行Sternberg项目认知任务(SIRT)的编码、维持和提取过程时的激活脑区。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患者组工作记忆不同认知过程的执行脑区激活程度增加,编码期激活增加脑区为右侧楔前叶,维持期激活增加脑区为左侧PMA、左侧DLPFC、右侧楔前叶及左侧VLPFC,提取期激活增加脑区为左侧PMA,而且患者组还激活了更多皮层下结构、初级运动皮层及左侧颞叶语言相关脑区。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编码、维持和提取成分的一些执行脑区皮层效率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87.
人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及其人群多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细胞质谷胱甘肽S转移酶(hGSTs)超基因家族主要包括4个家族:A、M、T、P(按旧命名系统分别为α、μ、θ、π)[1],其中GSTM1以及GSTT1的人群多态性以及与疾病易感性关系的研究开展较早,也有了一定的积累[2~4]。GSTP1的人群多态性问题则是近年来才引起医学界的注意。hGSTP1是hGSTs家族中酸性同工酶P1(有些文献中命名为GSTπ)的编码基因。1989年Board等人分离了人类GSTP1基因的cDNA克隆,将其定位于染色体的11q13,并首次报道了GSTP1基因的外显子5(ICe105→Val)和外显子6(Ala…  相似文献   
88.
联苯胺接触人群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型的多态性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与膀胱癌发生危险有关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M1和T1基因型的多态性在有联苯胺接触的膀胱癌高危人群中的分布状况,对上海市染料化工行业的联苯胺接触人群与上海市某制造行业的健康对照人群作各种基因型构成比的比较,在接触人群中进行工种和工龄的职业因素分层分析。结果表明,接触人群中T10/0型、M10/0型、和T10/0-M10/0型的构成比均高于对照人群,在T10/0-M10/0型的构成比上出现统计学意义(OR=1.58,χ^2=5.41)。职业因素分层分析未发现显著的趋势或差异。结果中,职业性膀胱癌高危人群中GSTs0/0基因型的构成比向高比例方向移动可以理解。但研究中该人群虽是一个特殊职业人群,可从根本上说仍应属于健康人群,而健康人群中GSTs0/0基因型的构成比会产生漂移,在过去的研究中尚未见过。  相似文献   
89.
目的:比较2种引产方法用于妊娠晚期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76例孕妇随机分为2组,蓖麻油组86例,催产素组79例,分别用50ml蓖麻油煎鸡蛋3个口服,催产素2.5IU静滴,观察引产效果。结果:蓖麻油餐组与催产素组均能缩短产程,产程时间分别为(480±135)、(540±180)min,明显低于正常自然分娩产程的12~14h,两组比较,蓖麻油餐组缩短产程效果较催产素静滴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口服蓖麻油餐引产的引产成功率为60%,单用催产素引产的成功率为43%,明显低于口服蓖麻油引产的成功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胎儿宫内窘迫率分别是蓖麻油餐组为6.5%,催产素静滴为1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蓖麻油可明显缩短产程,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且口服蓖麻油简单易行,效果安全可靠,无痛苦,不需专人护理,孕妇行动自由,优于静滴催产素,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0.
【摘要】 目的 探讨起搏器植入术中两种不同切口缝合方法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 2011 年1 月至2016 年1 月于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首次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治疗的822 例患者,按拟行切口缝合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 A 组采用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拉合法412例:单腔起搏器86例,双腔起搏器268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19 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除颤器(CRT/D)39例;B 组使用连续皮内缝合410例:单腔起搏器82例,双腔起搏器271例,ICD 22例, CRT/D 35 例。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伴随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及抗凝药使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缝合时间明显短于B 组[(3.6±1.5) min vs. (5.1±1.8)min, P<0.001]。A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5.16±0.56)d vs.(6.18±0.39)d, P<0.001)。A组术后囊袋压迫时间明显短于B组(6.5±1.8)h vs.(8.7±2.0)h , P<0.001)。所有患者术后共有31例囊袋血肿,A 组明显少于B 组(10例vs.21 例, P<0.05)。所有患者均Ⅰ期甲级愈合,55 例患者切口瘢痕较大,A 组明显少于B 组(18 例vs. 37例, P<0.05)。结论 采用皮肤表面缝合器拉合法明显缩短切口缝合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囊袋血肿和切口瘢痕的发生率,适合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