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评价癫(癎)病人对于心跳骤停复苏后接受亚低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重症医学科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后给予亚低温治疗并进行连续脑电监测的成年患者42例.其中男性22例(52%),女性20例(48%),年龄31~62岁,平均47岁.既往有癫(癎)病史的4例(10%).通过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查阅病历资料收集所需数据信息.结果:在纳入的42例患者中,有15例(36%,95%置信区间为21%~50%)发生了癫(癎),其中7例(17%)发生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34例(81%)死亡,其中26例死于医院内,8例存活出院但仍在心脏骤停发生后的28 d内死亡.15例发生癫(癎)的患者均死亡,其中13例(87%)死于院内,2例(13%)存活出院但28 d内死亡;未发生癫(癎)的27例患者中有11例(41%)死亡,16例(59%)存活超过28 d.发生癫(癎)组的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未发生癫(癎)者(P<0.001).结论:提示有癫(癎)发作症状的患者心肺复苏后接受亚低温治疗预后不良.应用连续脑电监测技术可能有利于早期发现癫(癎)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2.
DSA监视下肝、肾囊肿介入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监视下肝、肾囊肿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监视下经皮穿刺利用导丝导管交换技术置入5F猪尾巴导管行肝、肾囊肿抽吸引流并注入无水酒精固化囊壁并疗效判定。结果:16例肝、肾囊肿术后复查。均取得“Ⅲ”级疗效。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监视下行肝、肾囊肿介入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疗效好、副反应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3.
茶多酚对辐照后小鼠生存状况与血中白细胞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评价茶多酚对小鼠的抗辐射作用 ,将 60只小鼠作为抗辐射I组 ,动态观察白细胞数。另 60只小鼠为抗辐射Ⅱ组 ,进行存活试验。结果表明 ,小鼠经口给予不同剂量茶多酚 ,辐照后各次试验中小鼠血中白细胞数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茶多酚在大剂量照射时对小鼠白细胞保护作用不明显。 0 83和 2 5 0mg kgBW组小鼠存活率和对照组间比较 ,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对照组辐射后 30天无一存活。这一结果显示茶多酚能显著提高辐照小鼠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4.
酸奶中霉菌和酵母菌污染水平及菌相分布检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凤琴  李玉伟 《卫生研究》1998,27(4):257-258
结果表明,67.33%的酸奶被霉菌或酵母污染,以酵母尤为严重(阳性率为56.67%)。所检阳性样品中每毫升霉菌及酵母最高计数分别为39500个和不可计数。玻璃瓶装酸奶中霉菌及酵母污染水平远高于塑料瓶装(P<0.005)。建议我国酸奶中霉菌及酵母限量标准为≤50个/ml。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手术对胸腰段椎体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临床疗效及复位效果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1 月-2015 年1 月手术治疗的胸腰段椎体骨折伴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的资料,按手 术距离受伤的时间将其分为两组:伤后72 h 内手术者为A 组;≥ 72 h 者为B 组。A 组40 例,年龄21 ~ 62 岁, T11 3 例,T12 10 例,L1 15 例,L2 12 例。B 组39 例,年龄20 ~ 69 岁,T11 2 例,T12 9 例,L1 16 例,L2 12 例。比 较两组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及矫形效果。结果 随访24 ~ 47 个月,平均(31.3±9.8)个月。两组均无术后 感染、继发性脊髓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的发生。A 组40 例中15 例进行椎管内减压(37.5%),B 组39 例中 33 例进行椎管内减压(84.6%)(P <0.05)。术前两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 >0.05);术后两组间ASIA 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感觉评分和运动评分比较, A 组感觉评分和运动评分均高于B 组(P <0.05);术前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及伤椎Cobb 角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椎体高度的恢复、矫形效果高于B 组。 结论 对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伤后72 h 内进行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和矫形效果,72 h 内手术利于进入椎管内的骨折块复位可使部分患者避免椎管内减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蛋壳技术在半椎体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2例先天半椎体畸形通过蛋壳技术进行切除,植骨内固定.结果 所有病人获得较好矫形,且无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讨论蛋壳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半椎体切除技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成形显微手术治疗颈椎管髓外硬膜内肿瘤围术期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5-01—2015-01在我院治疗的91例颈椎管髓外硬膜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给予单开门椎管成形显微手术治疗并进行围术期护理。结果椎板开门节段(2.52±0.46)个,手术时间(97.42±16.95)min,失血量(81.38±21.07)mL;疾病类型:神经鞘瘤57例,脊膜瘤15例,肠源性囊肿4例,脂肪瘤15例。经1a随访治愈76例,改善15例,治疗前后颈椎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颈椎管髓外硬膜内肿瘤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成形显微手术治疗并配合围术期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有效恢复脊椎原有结构,防止术后脊椎畸形,对脊柱影响小。  相似文献   
108.
食品用防腐剂防腐效果测定和评价程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食品防腐剂防腐效果评价程序和判定标准。方法以山梨酸为实验用模式防腐剂,以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菌)、酵母(白色假丝酵母)、丝状真菌(黑曲霉、黄曲霉、白地霉、岛青霉和圆弧青霉)为模式微生物,将一定量(102~105cfu/ml)的微生物与一定浓度(0.25~2g/L)的防腐剂溶液混合后,间隔一定时间(3、6、24和48h)检测微生物增减的数量,依次来判断防腐剂的防腐效能。结果山梨酸无论是对细菌还是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随着与受试微生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和防腐剂浓度的增加抑菌作用越来越强。完全抑制革兰阴性细菌所需的山梨酸浓度及作用时间高/长于革兰阳性细菌;完全抑制细菌所需的山梨酸浓度和作用时间低/短于真菌,因此革兰阳性细菌比革兰阴性细菌对山梨酸敏感,细菌比真菌对山梨酸敏感。结论实验设计科学、合理,可用于食品防腐剂防腐效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应用自稳定零切迹3D打印人工椎体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22年1至7月于漯河市中心医院确诊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按照信封随机法分为零切迹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后, 采用自稳定零切迹3D打印人工椎体行内固定融合术)和钛网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后, 采用钛网和钛板行内固定融合术)。记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与改善率及术后假体沉降发生率、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最终零切迹组21例患者、钛网组20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并完成随访。零切迹组男16例、女5例, 年龄(48.0±12.7)岁。钛网组男14例、女6例, 年龄(49.8±10.2)岁。4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零切迹组手术时间(50.04±8.45)min、术中出血量(95.38±26.07)ml、住院费用(4.23±0.61)万元, 钛网组则分别为(59.20±11.95)min、(93.10±27.86)ml和(4.21±0.67)万元, 零切迹组手术时间短于钛网组(P=0.007), 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差异均无...  相似文献   
110.
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65例生长激素缺乏患者的鞍区MRI改变的结果,得到垂体性和下丘脑性生长激素缺乏的相关统计函数式,提出诊断数据化处理的意义和可能性。材料和方法:65例原发生长激素缺乏患者,其中下丘脑性生长激素缺乏(HGHD)15例,垂体性生长激素缺乏(PGHD)50例。使用TOSHIBA公司的0.35T超导MRI成像系统对患者进行3mm层厚的鞍区检查。得到每个病人MRI征象六个方面参数65组数据。分为统计组和检验组。用统计组的数据运用判别分析原理(多个数据的两类判别)求导它们的相关函数式,运用t检验或X检验,判别参数与诊断相关意义。用检验组验证方程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得到两型侏儒的判别函数式。垂体高径(X1)、垂体后叶(X2)、垂体柄(X3)、鞍窝形态(X4)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判别函数式的诊断符合率为88.9%。结论:1.两型侏儒具有明显的鞍区表现的差异,MRI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方法。2.统计学结果具有明显的临床实用意义。统计方程式诊断原发生激素缺乏的正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