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97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介绍美国上市的造影剂说明书中有关干扰临床检验的关键性信息。方法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录的造影剂说明书为研究对象,检索其中药物干扰临床检验的相关内容。结果美国已上市的造影剂中,钆双胺等6种药物能够干扰临床检验,对检验结果的解释造成不利影响。钆剂可干扰血清中金属离子的测定,而碘普罗胺等碘剂可干扰血液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检验项目。结论合理安排各种医学检查时间,以减少造影剂对临床检验的干扰。  相似文献   
92.
李海波  侯洁  徐捷  马利民  李兰  高伟 《山东医药》2010,50(16):54-55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器与血液透析器串联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临床结果。方法将50例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串联组22例,采用透析器与爱尔灌流器串联进行治疗,每周3次;对照组28例,单纯进行血液透析,外用乳化剂,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皮肤症状,每周3次。两组均每次透析4 h,治疗1个月。两组治疗前后检测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串联组治疗后PTH的清除率为(52.8±1.7)%,β2-MG的清除率为(49.4±2.6)%,皮肤瘙痒缓解率为9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能有效消除PTH,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5年1月~2009年12月该院收治的78例伴有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2):采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照组(n=36):采用常规骨辫开颅术.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通过随访,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7.62%、72.22%,差异有显著性(λ2=4.85,P<0.05).术后随访6~18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进行分级,两组存活率、良好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λ2=4.72,P<0.05;λ2=4.03,P<0.05).结论 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外伤的有效方法,具有皮瓣设计合理、显露充分、减压彻底的优点,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可塑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可塑形钛板治疗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31例34足,其中Ⅱ型7足,Ⅲ型19足,Ⅳ型8足.结果 随访6~36个月,平均14个月,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优14足,良14足,可6足,优良率82.4%.结论 应用可塑形钛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获得良好效果,但需要恰当选择手术时机并注意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95.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三种麻醉方式用于儿童全麻时的苏醒特征。方法将拟在全麻下手术的2~8岁ASAI级住院患儿60例,随机分为S组、SR组和PR组。S组患儿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及维持麻醉;SR组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诱导,术中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维持麻醉;PR组使用异丙酚、瑞芬太尼诱导及维持麻醉。三组患儿诱导成功后均给予肌松剂完成气管插管。评价三组患儿的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唤名睁眼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的差异。并比较三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苏醒期的不良反应。结果 S组、SR组和PR组患儿的拔管时间、唤名睁眼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上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苏醒及拔管过程中,S组发生心动过速12例(60%)、高血压1例(5%);SR组发生心动过速2例(10%),心动过缓2例(10%)、低血压6例(30%);PR组发生心动过速2例(10%),心动过缓4例(20%)、低血压9例(45%)。S组、SR组和PR组分别有16例(80%)、8例(40%)和6例(30%)出现苏醒期躁动,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全麻均安全、有效,苏醒迅速。与七氟烷吸入麻醉相比,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低。适用于儿童全麻。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软骨细胞中褪黑素受体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与AIS病因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2例AIS患者及8例非脊柱侧凸(肿瘤、外伤等)患者(对照组).AIS组患者年龄10~16岁,平均12.7岁,平均Cobb角60.1°,其中10例在术中取髂软骨,12例取棘突软骨.对照组患者年龄10~15岁,平均12.9岁,其中7例在术中取髂软骨,1例取棘突软骨.对髂软骨和棘突软骨标本进行细胞培养至二代,取二代细胞用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软骨细胞表型鉴定,并抽提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软骨细胞中褪黑素受体两种亚型MTNR1A、MTNR1B的mRNA表达量.结果:两组患者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表达.AIS组软骨细胞中MTNR1A、MTNR1B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4±0.29和0.54±0.31,对照组分别为0.69±0.18和0.83±0.30,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IS患者软骨细胞中MTNR1A、MTNR1B的mRNA表达均减少,这可能与AIS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8.
复发性流产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复发性流产是多因素和多基因背景的疾病[1],其治疗的方式包括对因及对症治疗。临床上药物的治疗是常用的一种手段,但是仍然难以避免妊娠的继续丢失。本文针对经过药物治疗失败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应用主动免疫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
我们对2003年10月至2008年2月期间638例孕中期羊水细胞培养结果进行了总结,对孕妇产前筛查结果和不同产前诊断指征与胎儿异常染色体核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价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牵引复位,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56例。按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12例,头颈型15例,经颈型19例,基底部10例。结果5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2~36个月,除2例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其余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6个月。结论骨折早期手术,满意复位,良好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提高临床治愈率。空心加压螺纹钉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