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1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李桃  张妙丽 《临床荟萃》1999,14(19):873
脑梗塞是内科常见病,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我院1995年开始在药物治疗脑梗塞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并经CT证实确诊为脑梗塞,均为意识清楚的患者,无体外反搏禁忌证。共76例,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年龄38~60岁,其中男52例,女24例,病程在1~10个月,上肢肌力0~Ⅰ级21人,Ⅱ~Ⅲ级38人,N 17人,下肢肌力0~Ⅰ级20人,Ⅱ~Ⅲ级40人,Ⅳ级12人,Ⅴ级4人。两组病情程度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3.
蒲蓉  李桃  邱林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3):110-111
目的观察中药以"温药和之"之法与西药盐酸氨溴索口服治疗支气管扩张缓解期的作用。方法将4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内服中药汤剂,1剂/d;对照组口服盐酸氨溴片,30 m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0 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温阳宣通之法治疗支扩缓解期对于减少痰液生成,缓解症状,增强体质,疗效确切,对减少复发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研究肿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发病部位、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易感因素,为临床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医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肿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 201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3例,感染率0.60%;感染发生科室依次为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分别占54.87%、19.47%、8.85%;感染发生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手术切口,分别占46.90%、12.39%、8.85%;共检出病原菌114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17.54%,革兰阴性杆菌占59.65%,真菌占22.81%;检出率占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分别占14.04%、13.15%、12.28%;抗菌药物的应用、使用激素、动静脉插管是导致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其分布分别为92.92%、76.11%、67.26%。结论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5.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net TC-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05mol/L辛烷磺酸钠(用醋酸调节pH3.0)∶乙腈=3∶1,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浓度在0.005~0.05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0%,RSD=0.8%(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胃癌发病与年龄及部位的关系.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十年间作胃镜患者8118例,对其中检出上消化道癌的165例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发病率与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以及发病部位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检出上消化道癌165例,占受检者总数的2.03%,较其它地区明显偏低,男女之比为2.67:1,男性发病率较女性为高.平均年龄49.25岁.男女均以40~59岁组为多,而女性在生育期(20~36岁)较男性更易患上消化道癌;男性则在老年期(60~77岁组)较女性更易患上消化道癌.小于19岁有2例胃癌.均发生在胃底贲门部和胃体(角)部.胃窦部癌在60~77岁组较胃底贲门癌为多.结论 与年龄越小,胃下部癌多见,年龄越大,胃上部癌多见的说法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67.
我院作为基层中医院,近2年以来,从完善医院感染监控体系入手,抓住医院感染的重点环节,强化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实行持续质量改进活动,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有效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保障了整体医疗质量与安全.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8.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而护士在为病人治疗护理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成为各种疾病的携带者或传播者[1].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护士的素质、无菌观念、手及所使用的用具等都将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院注重规范护士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护士行为不当而引起的医院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保障儿童眼睛的健康.方法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240例446眼.结果总治愈率为68.6%,治疗有效率为99.3%.各类弱视治愈率分别为轻度91.1%、中度77.3%、重度16.4%;3~7岁年龄段治愈率为78.0%、8~10岁为61.0%;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率为75.4%、屈光参差性弱视为67.4%、斜视性弱视为39.6%、形觉剥夺性弱视为16.7%;中心性注视占80.1%、旁中心性注视占37.5%.结论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年龄、弱视程度、注视性质、弱视类型有密切关系,即弱视程度越轻,年龄处于3~7岁者效果越好.中心性注视治疗效果好于旁中心性注视.建议弱视早期发现、早期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0.
红霉素明胶微球最佳制备工艺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红霉素有效治疗浓度维持时间短,毒副作用较大,有必要将其制成靶向缓释制剂。 目的:筛选制备肺靶向红霉素明胶微球的最佳工艺。 设计、时间及地点:正交设计对比观察实验,2005-06/12在广东药学院药剂实验室完成。 材料:红霉素,明胶。 方法:根据乳化缩聚法原理,将适量红霉素分散于明胶溶液中,首先与油相形成W/O型乳剂,再经固化等处理后形成微球。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影响微球性质较显著的4个因素为考察对象,即明胶的浓度、乳化剂的用量、固化时间和搅拌速度,以平均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为考察指标,根据L9(34)正交设计试验结果优选出最佳处方工艺条件,通过微球的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等指标的加权求和值来衡量,加权求和值越大,质量越好。 主要观察指标:正交设计实验结果,微球的平均粒径、载药量、包封率。 结果:红霉素明胶微球最佳实验方案为明胶浓度为15%,乳化剂用量为3.0 mL,固化时间为0.5 h,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最佳方案制得的红霉素明胶微球形态圆整,且药物确已包裹在微球中,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4.15±0.20)μm,载药量为(5.83±0.38)%,包封率为(65.70±0.56)%。肺靶向微球粒径7~ 25 μm的范围占总数的90.16%以上,最佳工艺条件重现性良好。 结论: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获得了制备红霉素明胶微球的最佳工艺技术,所制得的微球符合肺靶向微粒的尺寸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