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7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摘 要目的:分析安罗替尼联合 NP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联勤保障 部队第 983 医院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收治的 80 例晚期 NSCLC 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40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对照组采用 NP 方案化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安罗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 率、治疗前后卡氏行为状态(KPS)评分、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 199(CA)、糖类抗原 125(CA125)、癌胚抗 原(CEA)〕水平、胸腔积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 97.50 %, 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 周后、3 周后,观察组患者 KPS 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 周、3 周后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 VEGF 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 3 周后,观察组患者 CEA、CA199、CA125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NSCLC 患者采用安罗替尼联合 NP 方案疗效确切, 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抑制肿瘤标志物、胸腔积液 VEGF 水平,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2.
李慧超  刘硕  杨雷 《中国肿瘤》2021,30(8):614-618
摘 要:[目的]分析2003—2017年北京市户籍居民膀胱癌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根据北京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2003—2017年膀胱癌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膀胱癌的发病率、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0~74岁累积发病率和35~64岁的截缩率、世界人口标准化年度变化率(APC)等指标。[结果] 2003—2017年北京市户籍居民膀胱癌新发病例19 114例,发病粗率为10.16/10万,中标率为5.29/10万,世标率为5.23/10万,世标率APC为0.93%(P<0.05),标化后男女发病比为3.07∶1,城郊发病比为1.16∶1。膀胱癌死亡病例7 083例,死亡粗率为3.77/10万,中标率为1.61/10万,世标率为1.62/10万,世标率APC为3.26%(P<0.05),标化后男女死亡比为3.16∶1,城郊死亡比为1.09∶1。膀胱癌发病和死亡高峰分别为80~岁组和85+岁组。[结论]北京市膀胱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男性高于女性,城区高于郊区,建议加强重点人群尤其是老年男性的膀胱癌防治。  相似文献   
33.
我院自1 988年10月以来收治耳垂部瘢痕疙瘩共16例,均行得宝松局部封闭(局封)治疗,其中10例手术切除瘢痕组织,拆线1周后切口皮下注射得宝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小鼠胚胎呼吸内胚层相关第二生心区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师亮  李慧超  陈浩  杨艳萍  景雅 《解剖学报》2016,47(6):818-823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心流出道分隔过程中,前肠呼吸内胚层与咽前第二生心区细胞发育的形态学关系及机制。方法胚龄9~13d小鼠胚胎标本各6例,连续石蜡切片,用抗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A2(Foxa2)、抗胰岛因子1(ISL-1)、抗patched1(Ptc1)、抗patched 2(Ptc2)、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胚龄9~9.5d,前肠腹侧壁ISL-1阳性内胚层局部增厚,呼吸内胚层开始发育,ISL-1阳性间充质细胞紧随其后开始出现在呼吸内胚层周围的基质中。胚龄10~11.5d,呼吸内胚层向动脉囊方向生长延伸向喉-气管沟演变,ISL-1阳性咽前间充质细胞围绕呼吸内胚层呈对称的特征性锥体形结构分布,锥体顶端突入动脉囊腔向主-肺动脉隔发育。在喉-气管沟发育过程中,总能观察到1条实心内胚层细胞索位于其腹侧顶端,Ptc1和Ptc2主要局限于发育中的喉-气管沟及实心细胞索表达,喉-气管沟及实心细胞索的内胚层则位于锥体结构的中心。胚龄12~13d,在流出道水平前肠分隔形成气管,内胚层细胞索逐渐消失,气管上皮逐渐失去Ptc1和Ptc2表达,气管腹侧的ISL-1阳性间充质细胞密度明显减低,并逐渐停止向流出道添加,动脉囊分隔完成。结论呼吸内胚层的分化发育与咽前ISL-1阳性第二生心区细胞的发育聚集密切耦联。音猬因子(SHH)信号系统在呼吸内胚层发育过程中活跃程度较高,发育中的呼吸内胚层可能作为组织中心,通过SHH信号通路诱导ISL-1阳性细胞的聚集,并通过内胚层生长延伸造成的机械牵拉力驱动ISL-1阳性细胞迁移,参与流出道正常形态发生。  相似文献   
35.
人体的形体美是身体各部位相互协调并遵循一定的规律,修长而有良好曲线的双腿一直是爱美女性的追求,目前小腿整形术越来越受到求美者及整形外科医生的关注。针对小腿的整形手术有小腿缩形术、小腿增粗术和小腿延长术等。  相似文献   
36.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脏器,也是人体物质代谢的主要器官,具有合成、分泌、排泄、生物转化和屏障等功能,肝细胞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人体的肝细胞主要有两大类:肝细胞和肝内的胆管细胞。原发性肝癌就是从这两种细胞演变而来的。肝癌患者发现病情时已多为晚期,病死率高,被老百姓称为“癌症之王”。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2008年全球共有近75万肝癌新发病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5.9%,死亡率为9.9/10万。。目前,在我国全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肝癌分别位居第四位和第二位,且男性高于女性。来自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监测数据显示:在北京市户籍人口中,肝癌发病  相似文献   
37.
目的:预测北京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需求量,为制定卫生人力规划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04—2011年北京市常规统计数据资料,运用人力人口比值法预测2020年北京市医疗机构卫技人员需求量和医护比结构。结果:从人员数量看,2020年卫技人员将达到308577人;从专业结构看,2020年医师数和护士数分别为108316人和148122人,医护比为1∶1.4;从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看,2020年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医师数和护士数仍远远低于三级医疗机构。结论:2020年北京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总量相对充足,但医护比例不合理,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和护士配备不足。建议保持卫技人员总量充足的优势,调整卫技人员专业结构,重点加大全科、护理等专业人员配置。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方法,对2010年本院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频率前5位的依次为钙拮抗剂(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β-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国产的厄贝沙坦片和雷米普利片居于用药频度前2位;联合用药处方占调查处方的60.44%,以二联用药为主,其中以长效二氢吡啶类CCB与β-RB联用的处方最多。结论本院抗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基本符合我国和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原则。  相似文献   
39.
弧形截骨术和外板劈除术对下颌角形态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和比较下颌角弧形截骨成形术后和下颌角外板劈除术后对下颌角肥大患者下颌角的形态变化差异。方法对下颌角肥大行弧形截骨成形术的30例和行下颌角外板劈除术后的20例的头颅正、侧位片进行测量比较。结果下颌角弧形截骨成形术使下颌角间距变小,下颌角角度变钝,下颌升支长度变短,下颌角点向前上移位,下颌角区的下颌骨最大宽度变小,下颌骨升支及体部变窄;下颌角外板劈除法可以使下颌角间距变小,而下颌升支长度,下颌角区的下颌骨最大宽度,下颌骨升支及体部的宽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下颌角弧形截骨成形术对面下部正面观和侧面观均有较大改善,下颌角外板劈除术主要对面下部正面观有较大改善,在进行下颌角肥大成形术时,应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本院人血白蛋白合理使用情况,以降低不合理用药现象以及减少药品费用。方法 310例患者均使用过人血白蛋白药物,通过对其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属性分析,最终得到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药评估指标体系,并且应用院内药讯以及继续教育讲课等形式来对人血白蛋白用药处方进行点评。结果 310份患者病例干预前的药物应用合理率显著低于干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0例患者使用常规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比(68.85%)明显高于应用人血白蛋白药物(4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药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及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不合理用药情况出现,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药物的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