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氢吗啡酮复合滴鼻在小儿腺样体手术术前母婴分离过程中的麻醉镇静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21 年1 月-2022 年8 月择期行腺样体手术患儿60 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采用1. 5 μg/ kg 右美托咪定复合30 μg/ kg 氢吗啡酮滴鼻术前镇静,对照组采用1. 5 μg/ kg 右美托咪定滴鼻术前镇静。比较两组患儿滴鼻前 (T0)、滴鼻后5 min(T1)、15 min(T2)、25 min(T3)各时间点镇静程度(RASS)评分,母婴分离时(T4)的镇静情绪评分,开放静脉 时(T5)的睡眠障碍量表(ESS)评分及各时间点脉搏氧饱和度(SpO2 )和心率(HR)的变化,全麻诱导期扣面罩接受程度评分,苏 醒期躁动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T1~T3 时间点RASS 评分、T5 时间点ESS 评分、苏醒期躁动评分,观察组 均低于对照组(P<0. 05);T4 时间点镇静情绪评分、诱导期扣面罩接受程度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 05);惊醒哭闹患儿 例数和需辅助麻醉患儿例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 05);两组患儿T0~T5 时间点HR、SpO2 水平变化均不显著(P>0. 05);两 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氢吗啡酮术前滴鼻,安全有效,利于腺样体 手术患儿与父母安静分离,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神经内分泌(NE)细胞又称APUD细胞或内分泌-旁分泌细胞,这组细胞有很多细胞化学、超微结构和功能特征[1]。前列腺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的NE细胞,同胃肠道、肺、甲状腺、胰腺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相类似,参与构成弥散性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对前列腺的生长及发育起着调节作用。现就前列腺组织中NE细胞及生理作用及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关系进行阐述。1前列腺NE细胞的一般特征及分布在前列腺上皮细胞中,除柱状分泌细胞和基底细胞外,NE细胞是公认的第三种细胞类型,是全身APUD系统的一部分,具有摄取胺前体进行脱羧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川东北地区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情况、成分以及分布特征,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6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系统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并将患者的地域、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等数据进行分组,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64例结石患者的地域分布有差异:以嘉陵区、顺庆区为多,占患者总数的17.8%和20.2%;周边地区以广安地区为多,占患者总数的9.8%。男性多于女性,二者的比例为1.42∶1。结石发病年龄分布较广:以40~59岁龄段所占构成比最高,约为53.00%。40~59岁患者主要以输尿管结石为主(52.0%,P<0.01),其次为肾结石(41.6%,P<0.01);≥60岁患者主要以肾结石为主(48.6%,P<0.01),其次是输尿管结石(40.5%)及膀胱结石(9.0%),<20岁及20~39岁年龄段结石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结石成分:以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最多(29.8%,P<0.01),其次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20.4%,P<0.01)、无水尿酸(11.8%,P<0.01),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地区主要结石成分均有差异。结论川东北地区作为泌尿系统结石的高发地区,发病情况存在一定的年龄及地域差异,根据结石分布特点及成分分析结果,为泌尿系结石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复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两种微创治疗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将82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1例,分别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相关的临床资料。站呆所有患者均耐受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皮肾镜组和腹腔镜组两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12%和97.56%,两组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没有显著性差异’(P〉o.05)。经皮肾镜组和腹腔镜组术后平均出血量分别为(88.10±95.44)mL和(23.90±10.48)mL,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51%和4.8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都是有效的微创治疗策略,经皮肾镜组术后并发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性高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和微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在前列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plus二步法,检测49例前列腺癌(PCa)组织,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中pRb蛋白与MCM2的表达。结果:pRb在PCa,BPH与NP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90%,80%,90%,PCa中pRb的水平明显低于BPH(P〈0.05)及NP(P〈0.05),且与PCa病理分级(P〈0.05)和临床分期(P〈0.05)呈负相关。MCM2在PCa,BPH与NP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5%,25%和10%,PCa中MCM2的水平明显高于BPH(P〈0.05)及NP(P〈0.05),且与PCa病理分级(P〈0.05)和临床分期(P〈0.05)呈正相关。MCM2表达与pRb表达呈负相关(rs=-0.596,P〈0.01)。结论:Rb基因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Rb基因和MCM2有助于判定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摘要】 尿脓毒血症又称尿源性脓毒血症, 其病情凶险、起病隐匿、进展快、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腔内泌尿微创技术在上尿路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病数逐渐增多, 死亡率上升。从手术患者中筛选出具有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高危因素的患者并给予重点关注和追踪, 对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现结合文献复习, 对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常见危险因素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一系列N-[-1(2-苯乙基-4-甲氧羰基-4-哌啶基]-N-丙酰苯胺(4-甲氧羰基芬太尼)哌啶环1位取代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镇痛活性;讨论了结构与镇痛活性之间的关系。药理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具有典型的吗啡样镇痛活性,是一类作用极强的麻醉性镇痛剂。特别是哌啶环1位β-苯环被取代乙烯基替代的化合物具有相当或接近子母体化合物的镇痛活性。其代表物1321的镇痛活性(ED_(50)=0.005mg/kg ip,小鼠,热板法)略强于4-甲氧羰基芬太尼(ED_(50)=0.0063 mg/kg)。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Np6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bladder,TCCB)中作用及联合检测△Np63、p53和ki-67与膀胱上皮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检测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Np63、p53和ki-67的表达,分析免疫染色结果与病理分级、分期和预后的关系.佶果膀胱移行细胞癌中△Np63、p53和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在高级别、浸润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浅表性癌组织,各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63与p53、Ki-67均呈正相关,rs'分别为0.298、0.316,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63可能是TCCB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与膀胱癌的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Np63、p53和ki-67可以更好地判断TCCB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并逼尿肌不稳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联合用药组口服坦洛新0.2mg/次(1次/d)+托特罗定2mg/次(2次/d),对照组口服坦洛新0.2mg/次(1次/d),持续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平均IPSS、SSS、QOL评分以及尿流率、残余尿。结果:2组均无因药物副作用中途退出者。治疗前,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平均IPSS评分、SSS评分、QOL评分、尿流率以及残余尿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平均IPSS、SSS、QOL评分分别为(11.3±1.9)分、(5.2±0.7)分(、1.9±0.4)分和(15.1±2.3)分、(9.8±2.4)分、(3.9±1.2)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尿流率和残余尿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可改善BPH逼尿肌不稳定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和生活质量。对于轻至中度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应用托特罗定较安全。  相似文献   
20.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云祥  苟欣 《重庆医学》2005,34(9):1418-1420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良性疾病,发病率高,35%~50%的男性一生中某个时候会受到前列腺综合征的影响[1].其病因与发病机制未清,临床表现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