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连翘干叶片和鲜叶片DNA提取方法和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群  米丽华  宋强 《光明中医》2011,26(7):1347-1349
目的探讨三种DNA提取方法对连翘干叶片和鲜叶片DNA质量的影响,比较干叶片和鲜叶片DNA提取质量。方法采用常规CTAB法、高盐低pH法和新改良CTAB法提取连翘干叶片和鲜叶片DNA,进行A260/A280测定、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RAPD扩增分析。结果新改良CTAB法提取的连翘干叶片和鲜叶片DNA的A260/A280比值在1.8~2.0之间,电泳条带清晰无拖尾,选用随机引物(S7)对上述DNA样品进行RAPD扩增,可获得具有一定多态性扩增谱带。对连翘干叶片和鲜叶片DNA样品综合比较,结果显示由干叶片获得的DNA质量高于鲜叶片。结论新改良CTAB法是一种分离高质量完整DNA的简便、快速方法,该方法得到的干叶片DNA质量较鲜叶片更适合下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星形细胞瘤不同病理分级中的生物学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首次手术切除的星形细胞瘤标本和8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Gal-3的表达,并将它的表达与患者各临床指标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脑组织中无明显Gal-3的表达,随着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的提高,Gal-3的阳性表达逐渐升高(P〈0.05),且其表达与肿瘤直径有关(P〈0.05),其阳性表达的患者2年生存率低比阴性表达者低(P〈0.01)。结论Gal-3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上调可能对肿瘤发生、发展和恶性转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肿瘤恶性程度分级、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评价介入断流术与外科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行介入断流术和51例行外科断流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出血时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术前的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断流术后患者12、24、36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12.5%(6/47)、24.5%(11/45)、27.9%(12/43);外科断流术后患者分别为29.2%(14/48)、44.7%(21/47)、48.9%(22/4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43、4.150、4.083,P值均<0.05).介入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85.4%(41/48),腹痛81.3%(39/48),门静脉血栓4.2%(2/48),腹腔内出血2.1%(1/48),感染2.1%(1/48)和死亡2.1%(1/48);外科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68.6%(35/51),腹痛62.7%(32/51),大量腹水25.5%(13/51),门静脉血栓37.3%(19/51),脾静脉血栓11.8%(6/51),肝性脑病3.9%(2/51),肝肾综合症2.0%(1/51),腹腔内出血2.0%(1/51),死亡3.9%(2/51)以及感染15.7%(8/51),2组并发症中腹痛、发热、门静脉血栓、脾静脉血栓、大量腹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74、3.098、16.199、6.011、5.536、14.085,P值均<0.05).结论 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临床效果优于外科断流术.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少见并发症的原因与对策。方法对276例患者动脉插管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术,部分患者同时行TACE或PTVE治疗。结果脾动脉栓塞成功率99.6%,除常见并发症脾脏栓塞综合征等外,尚出现脾脓肿、顽固性血性胸水等少见并发症10例(3.62%),妥善治疗后痊愈。结论脾动脉栓塞术除出现常见并发症外,应同时重视少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55.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细胞粘附分子Bves在肿瘤的发生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需要获得Bves蛋白并制备其抗体。方法根据Flybase网站所提供的Bves基因序列,以果蝇的总R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Bves部分编码序列,随后将其连接到pET-28a载体上获得原核表达载体。重组表达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后,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并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使用活化的Ni-IDA凝胶柱亲和纯化,将纯化后得到的His-Bves融合蛋白免疫注射新西兰大白兔制备Bves多克隆抗体,并用Western blot对抗体效价进行检测。结果和结论获得了Bves原核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及高效价的兔抗Bves多克隆抗体,为后期深入研究Bves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估立体定向导航下微创穿刺在治疗丘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探讨丘脑出血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对照组20例,为2011年6—12月期间收治的丘脑出血患者,单纯行微创术。观察组24例,为2012年1—6月期间收治的丘脑出血患者,均在立体定向下行微创术。结果术前年龄、性别、患侧经统计分析均无差异。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偏瘫、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深部出血,应用立体定向导航技术,术中在导航棒的指引下,精准地标记病灶范围,从而对脑内深部重要区域最大程度减少创伤,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微侵袭手术。此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究红藤逐瘀方定向透药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妇科门诊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宫炎平片和妇科千金片治疗)和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红藤逐瘀方定向透药治疗)。治疗后,比较其疗效、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中医症状(阴道出血、腰酸胀痛、小腹坠胀、神疲肢倦)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逐瘀方定向透药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盆腔炎症状,降低复发率,具有安全、经济、起效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艾灸对衰老模型大鼠海马区神经元中Bcl-2与Bax的影响,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艾灸治疗衰老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以D-半乳糖皮下注射造成的衰老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艾灸神阙穴,每日1次,连续30d。以通道式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评价艾灸对衰老的治疗效应;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海马神经元中Bcl-2和Bax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艾灸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Bcl-2的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而Bax的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艾灸能有效改善衰老可能是通过促进衰老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的表达,降低Bax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的凋亡,减少神经元的丢失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分析32例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术后并发症,术中术后应用药物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及处理。结果本组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13例(40.63%),脑积水2例(6.25%),颅内血肿3例(9.38%),低钠血症11例(34.38%),高钠血症6例(18.75%),低钾血症11例(34.38%),颅内感染2例(6.25%)。结论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脑血管痉挛、脑积水、颅内血肿、颅内感染、电解质紊乱等,术中操作及术后合理的治疗措施是减少并发症及其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
重组水蛭素肠溶包衣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行为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制重组水蛭素口服肠溶包衣微丸,并对其在不同pH释放介质中的释放行为进行考察,为重组水蛭素口服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酞酸酯(HP55)为包衣材料,利用离心造粒机和流化床包衣设备制备重组水蛭素肠溶包衣微丸;采用二喹啉甲酸(BCA)法测定重组水蛭素肠溶包衣微丸的药物含量。结果所制备的重组水蛭素肠溶包衣微丸药物含量质量分数为3.513%。pH梯度释放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包衣微丸人工胃液中2 h药物仅释放4.98%;pH 5.8释放介质中继续释放,0.5 h释放82.13%,1 h释放95.47%;pH 7.2释放介质中继续释放,0.5 h释放97.53%,1 h释放98.33%。结论重组水蛭素肠溶包衣微丸在人工胃液中几乎不释药,可避免水蛭素被胃蛋白酶所降解;在人工肠液中药物释放快速而且完全,有利于水蛭素在肠道中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