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腹腔乳糜漏是胃癌术后的少见并发症,其危害在于高流量时可丢失大量的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和维生素(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迅速出现消瘦和严重的营养不足甚至恶病质而致死亡.因此临床上需足够重视并尽早诊断及治疗.本院成功诊治1例胃癌术后6周确诊腹腔乳糜漏合并重度营养不足及腹腔内感染患者,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复习,对胃癌术后腹腔乳糜漏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证据进行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神经淋巴瘤病^18F—FDGPET/CT影像特征,并探讨其在评估神经淋巴瘤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8例神经淋巴瘤病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35~82岁)^18F—FDGPET/CT影像学资料,比较神经淋巴瘤病受累周围神经与健侧周围神经PET/CT表现的异同,并利用SPSS12.0软件对两者SUVmax行配对t检验。结果8例神经淋巴瘤病患者PET/CT共发现病灶11个,PET示病灶均沿神经丛、神经束或椎问孔走行,表现为束条形、根块状或结节状FDG代谢异常增高,SUVmax为6.54±3.23;病灶CT表现为沿神经束或神经根管走行的束条形、根块状或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与周围软组织及邻近脂肪间隙分界不清。健侧对应部位周围神经在^18F-FDG PET/CT上未见明确显影,其SUVmax为1.15±0.48。神经淋巴瘤病受累神经与健侧周围神经SUV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7,P〈0.001)。结论神经淋巴瘤病^18F—FDG PET/CT主要表现为沿神经丛、神经束或椎间孔走行的束条状、根块状或结节状FDG异常摄取灶,PET/CT可以准确反映肿瘤细胞对周围神经的浸润,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分布及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在腹腔镜下行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行根治性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15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毕氏II式吻合的43例。平均手术时间(260±35)min,平均出血(60±40)ml,清扫淋巴结(20±4)枚,术后排气时间2~4 d,术后进流质时间3~4 d。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经保守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胃癌具有安全、有效且创伤小的特点,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总结继发性周围神经恶性病变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特征,探讨18F—FDGPET/CT在继发性周围神经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或长期随访证实的8例周围神经恶性病变患者18F-FDGPET/CT影像学资料,比较继发性周围神经恶性病变与健侧周围神经PET/CT表现的异同,利用SPSS10.0软件对受累的周围神经及健侧对应部位周围神经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行配对t检验。结果8例继发性周围神经恶性病变患者共发现病灶12个,PET示病灶均沿神经束或椎间孔走行,且表现为束条形、根块状或结节状FDG代谢异常增高,SUVmax为6.86±3.87,同机CT病灶表现为沿神经束或神经根管走行之束条形、根块状或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病灶均与周围软组织及邻近脂肪间隙分界不清;健侧对应部位周围神经在18F—FDGPET及同机CT上均未见明确显影,其SUVmax为1.10±0.46;继发性周围神经恶性病变与健侧周围神经SUV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31,P〈0.001)。结论18F—FDGPET/CT可以准确反映肿瘤对周围神经的侵犯及转移,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分布及肿瘤活性,对继发性周围神经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5.
方雷  郭宇 《现代实用医学》2002,14(6):308-308
甲状腺肿瘤病人大多数表现为单侧甲状腺肿块 ,针对单侧甲状腺肿块的手术方式 ,初次手术切除范围上存在着分歧〔1〕。我院自 1990~ 1999年共施行甲状腺肿瘤手术 10 2 5例 ,其中采用一叶甲状腺加峡部切除 72 3例 ,本文对该术式治疗中的利弊加以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2 3例中 ,男性 2 0 6例 ,女性 5 15例。肿瘤均局限于一侧甲状腺。甲状腺腺瘤 4 4 3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 2 0 9例 ,乳头状腺癌 5 0例 ,滤泡状腺癌 2 1例。1.2 手术方法 采用患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 ,均予术中快切 ,其中 8例乳头状腺癌、1例滤泡状腺癌因术…  相似文献   
26.
随着治疗消化性溃疡新药的相继问世,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已有新的认识,对溃疡所引起的并发症的治疗也有了新的观点。我们通过近3年来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8例的保守治疗,认为保守治疗已成为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穿孔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93年1月~1995年9月,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1例,其中保守治疗18例,占29.5%。18例均为男性,年龄22~55岁、平均36.2岁。18例都属空腹穿孔,穿孔至就医时间1~12小时、平均4.2小时。治疗前腹乎片提示隔下有游离气体,其中8例既往胃镜证实为胃十二指肠溃疡,5例治愈后…  相似文献   
27.
摘要:目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疗法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者单纯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亚低温疗法实施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之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0d、90dBe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疗法应用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中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正电子药物^18F-FDG的制备与质量控制以及影响^18F-FDG合成效率的因素。方法使用医用回旋加速器,通过^18O(p,n)18F核反应,采用Explora FDG4全自动合成系统制备了^18F-FDG静脉注射液,对于制备的药物进行质量控制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Explora FDG4合成效率65%,^18F-FDG放化纯度99%^18F-FDG其他指标符合药典质量要求,反应体系中残留的水等影响合成效率。结论制备的^18F-FDG静脉注射液使用临床PET-CT检查。  相似文献   
29.
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03年5月~2005年9月发生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16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刺五加苷B(ELB)对疲劳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静坐实验)、模型组(灌胃给予蒸馏水,游泳实验)、ELB(C)组(灌胃给予80 mg·kg-1 ELB,静坐实验)及ELB(M)组(灌胃给予80 mg·kg-1 ELB,游泳实验),每组15只。持续给药4周后采用转棒实验观察小鼠的抗疲劳能力,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避暗实验检测疲劳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比色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乳酸(LD)水平,微量酶标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脲酶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尿素氮(BUN)水平,羟胺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检测小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脑组织中活性氧簇(R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三磷酸腺苷酶(ATPase,包括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法观察小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转棒时间明显缩短(P<0.05),水迷宫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避暗潜伏期缩短(P<0.05),错误次数增加(P<0.05),血清中LDH活性和LD、BUN水平升高(P<0.05),脑组织中eNOS水平和SOD、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及GLU/GABA比值降低(P<0.05),MDA和ROS水平升高(P<0.05),脑组织中Kea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ELB(C)组小鼠转棒时间延长(P<0.05),但其余各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ELB(M)组小鼠转棒时间延长(P<0.05),水迷宫潜伏期缩短(P<0.05),避暗潜伏期延长(P<0.05),错误次数减少(P<0.05),血清中LDH活性和LD、BUN水平降低(P<0.05),脑组织中eNOS水平和SOD、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及GLU/GABA比值升高(P<0.05),MDA和ROS水平降低(P<0.05),脑组织中Kea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区神经元排列松散,层次不清,部分海马区神经元形态有明显的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ELB(C)和ELB(M)组小鼠脑组织海马区结构层次清晰,神经元增多,排列较为紧密有序,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和体积趋于正常。结论:ELB能够改善疲劳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的相关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