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9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系统的准确性。方法12例择期手术患者,利用单片机技术控制注射泵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完成临床麻醉,瑞芬太尼选用一组国人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全麻下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参数,HPLC-UV法检测血药浓度。计算瑞芬太尼样本的执行误差(PE)、执行误差的绝对值(absPE)、稳定误差(CE)、稳定误差的绝对值(absCE)、执行误差的中位数(MDPE)、执行误差绝对值的中位数(MDAPE)、稳定误差的中位数(MDCE)、稳定误差绝对值的中位数(MDCE)。结果174个血标本PE,absPE,CE,absCE分别为-8.39%, 12.73%,-1.50%,6.34%。MDPE,MDAPE,MDCE,MDACE分别为-9.50%,11.51%,-2.24%,5.75%。实测浓度与预测浓度呈线性相关(r=0.883)。结论应用本组瑞芬太尼药代学参数嵌入TCI系统与异丙酚合并用于临床麻醉,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32.
异丙酚诱异对心瓣膜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和方法:采用Swan-Ganz导管及热稀释法检测心搏量技术,观测心瓣膜手术病人异丙酚(1.5mg/kg)诱导时的血流动力学(血动学)变化。结果:两组病人麻醉前血动学紊乱主要表现为右心后负荷及作功增加;给予异丙酚1.5mg/kg后2min,HR、CI、MPAP、MAP、MCWP、LVWI、RVWI较麻醉前明显降低,在无气管插管操作刺激的A组中可一直持续,并超近10min;B组病人麻醉后3min行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七氟醚或七氟醚-N2O吸入方法用于心脏瓣膜病人的麻醉导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34例心脏瓣膜手术病人分为两组,组1以七氟醚-O2,组2先吸入N2O至ET-N2O50%,再以七氟醚N2O-O2诱地,采用旁气流及Swan-Ganz导和方法监测呼吸和循环功能。结果:组1诱导时间为3-4分钟,入睡时ET-Sevf 2.3%;组2为5-6分钟,诱导后ET-N2O为50%,ET-Sevf为1  相似文献   
34.
血液筛查技术的发展使输血的安全性得到很大提高,但输血风险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近期陆续发表的研究显示。输血使肝癌切除或其他外科重瘟病人的预蜃更差。1—2单位的小剂量输血同样可致不良预后。输用陈旧库血可使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创伤失血性休克输血也具风险。脑外伤的输血仍需评估。急性肺损伤成为输血的重要风险之一。输血未必能改善贫血冠心病人的预后.通过输血纠正术前贫血可能对病人产生“二次打击”。对血液保护策略提出新探索.包括建立术中出血预测模裂,贫血处理策略。择期手术输血策略等。理解这些新认识对于安全输血和血液保护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联合芬太尼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并观察其对术后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级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行患者皮下自控镇痛(PCSA),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组1:芬太尼1.0 mg+甲磺酸托烷司琼6 mg;组2:芬太尼0.5 mg+Dex 100μg+甲磺酸托烷司琼6 mg;组3:芬太尼0.5 mg+Dex 200μg+甲磺酸托烷司琼6 mg。分别记录术后2、4、8、24、48 h的动/静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并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组1、组3镇痛效果均满意,需追加镇痛药的比率较组2低(P<0.05);组2、组3的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组1(P<0.05);组3的睡眠各项指标评分及PSQI总分均低于组1及组2(P<0.05),组1与组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用于腹腔镜肠癌根治术后皮下镇痛,不仅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剂量,还可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提高术后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胶质细胞相关受体甘氨酸转运体1(GlyT1)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的表达情况.方法 新生SD大鼠(0~3 d) 10只,雌雄不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实验组(n=5).取实验组大鼠离体延髓-脊髓标本制作mNRF“岛”,对照组大鼠取三叉神经核周围脑组织,荧光定量RT-PCR测定GlyT1、GDNF在mNRF“岛”和三叉神经核周围脑组织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mNRF“岛”区GlyT1、GDNF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三叉神经核周围脑组织中的基因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2,P=0.000; t=3.532,P=0.003).结论 GlyT1、GDNF在mNRF存在高表达,但这两种物质在节律性呼吸发生及调控过程中的作用及与神经元间的具体联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不同液体复苏对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肺损伤和肺水通道蛋白l(AQP1)和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无液体复苏组(NF组)、乳酸林格液组(LRS组)、高渗盐水组(HS组)和羟乙基淀粉组(HES)5组,每组12只.建立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模拟临床分为4期;动态观察各期的平均动脉压(MAP)变化.①失血性休克期(时间为60 min):在15 min内将MAP降至40 mm Hg(1mm Hg=0.133 kPa)并维持60 min;然后向气管内注射内毒素2 mg/kg,并用断尾法造成大鼠未控制失血性休克.②液体复苏期(时间为30 min):LRS、HS、HES组分别用3倍放血量的LRs、4 ml/kg的7.5%NaCl和1倍放血量的6%HES 130/0.4进行复苏,C组和NF组不处理.③综合复苏期(时间为1 h):在1 h内回输全部失血及1:1失血量的生理盐水.④复苏后观察期:输血、输液结束后继续观察3.5 h. 实验结束后测定肺组织湿/干重(W/D)比值;用免疫组化测定肺组织AQPl和AQP5表达,用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损伤程度.结果 在C组和HES组,肺血管内皮细胞AQP1和肺泡上皮AQP5均呈阳性表达;HS组仅AQP1呈阳性表达,AQP5则呈微弱表达;NF组和LRS组AQP1、AQP5均呈微弱表达.各组MAP、肺W/D比值和肺组织损伤程度比较显示,HS组和HES组显著优于NF组和LRS组(P<0.05或P<0.01).结论 遭受"二次打击"失血性休克大鼠并发肺损伤时,肺AQP1和AQP5表达下调;采用6%HES 130/0.4进行休克复苏可有效抑制AQP1和AQP5下调,并使肺损伤明显减轻;采用7.5%NaCI复苏仅能抑制AQPl表达下调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肺水肿;而采用LRS复苏既不能保持AQP1、AQP5的表达,也不能有效防止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近十多年来,全麻原理研究在亚细胞和分析水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全麻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及通道蛋白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而发挥作用。这些发现对传统的脂质学说提出了严峻的质疑和挑战。并逐渐形成和提出了全麻机理的蛋白学说。本文仅就有关全麻药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对于循环容量或左心前负荷监测目前临床尚无简便方法 ,经食管超声 (TEE)测量左室舒张末面积 (EDTI) ,或用漂浮导管测定肺动脉楔压 (PAWP)虽然常用 ,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很难在外科手术及危重患者中广泛应用。近年研究发现 ,机械通气时动脉收缩压的变异性 (SPV)在循环容量不足的患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可与EDTI和PAWP参数一样 ,能敏感反映循环容量和左心前负荷的变化情况。因此SPV可能成为血流动力学参数之一 ,用于循环容量监测与容量复苏的临床指导与参照。1 基本概念临床上早已发现 ,动脉压的波形及压力值会…  相似文献   
40.
离子通道水平的全麻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身麻醉是复杂的神经生理状态,其机理至今未完全清楚。随着神经生理学研究的发展,在亚细胞和离子通道上广泛开展了对全麻药的作用机理研究。本文仅就近年来有关此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