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4篇
  免费   500篇
  国内免费   372篇
医药卫生   987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459篇
  2012年   517篇
  2011年   569篇
  2010年   528篇
  2009年   539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504篇
  2005年   505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目的 为了减轻患者镜检时的痛苦和恐惧感。方法对80例拟行纤支镜患者于检查前分别缓慢静脉注射度冷丁50mg 咪唑安定0.06mg/kg。同时做好术前准备:禁食,建立静脉通路,吸氧,严密观察注药后的呼吸变化;术中严密监测及详细记录呼吸、心率、氧饱和度、血压的变化;术后特别交待病人不能自己开车,由家属陪伴回家或返病房。结论咪唑安定清醒镇静用于纤支镜检能安全有效地起到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82.
小儿心脏术后发热的护理同济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廖美容心脏手术后12小时内,多数患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健全,再加手术、麻醉的损害,术后发热者可高达95%。术后高热增加机体耗氧量,加重心脏负荷,易诱发心律紊乱,甚至发生心脏骤停。我所1990年9月...  相似文献   
83.
颌面部的面积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颅颌面部的形态学研究中,通常用线距、角度等指标来表示测量区域的特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准确的面积测量成为可能,为颌面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人体表面并非平面,用手工的方法在颌面部表面或石膏模型上直接测量面积不易实现,多数研究者通过颌面部的图像测量面积。在获取颌面部的二维或三维图像后,确定测量区域的边缘轮廓,运用计算机软件测量面积大小。  相似文献   
84.
目的定量观察雌激素刺激后内膜癌细胞的焦点粘连激酶(Focal—adhesion kinase,FAK)转录水平。方法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体外刺激雌激素敏感的内膜癌细胞株RL95—2。加用三苯氧胺或ICI 182,780雌激素拮抗剂的细胞及未加雌激素的细胞设为阴性对照。经不同作用时间后,采用实时RT—PCR方法测定处理后的细胞内FAK的mRNA水平。结果在给予不同浓度的雌激素共培养1d或5d后,细胞的FAK基因的转录水平对比阴性对照细胞无明显改变。结论雌激素对内膜癌细胞的FAK转录可能无显著影响。FAK基因在内膜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的机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5.
由10个国际学会联合发起的第三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国际研讨会回顾了自2002年上届研讨会以来关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诊断和冶疗进展.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单臂半环式三维固定架与孟和架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并就固定架在性能、复位、愈合等方面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择项目治疗组30例病例和孟和架组(以往)30例在操作难度,骨折复位效果,固定稳定性,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项目治疗组解剖复位17例,占57%,近解剖复位13例,占43%;孟和架组解剖复位7例,占23%近解剖复位9例,占30%,以下14例占47%;复位解剖及近解剖均优于孟和架,x^2检验P〈0.01,愈合时间,治疗组2—5个月,平均3.23个月;对照组4-7个月,平均5.64个月。结论:单臂半环三维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较孟和架操作简便,复位十分满意,骨折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伽玛刀在不适合开放手术或经尿道电切术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深圳奥沃公司生产的OUR-QGD型立体定向全身伽玛刀治疗20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重量、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作为评价指标。观察上述数据在治疗前后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IPSS评分由治疗前29分降至19.6分(P<0.01)。前列腺重量平均值均由治疗前的(56.4±4.4)g减少至(54.8±4.3)g(P>0.05)。最大尿流率平均值由治疗前的(6.7±1.8)ml/s增加至(11.5±1.7)ml/s(P<0.01),残余尿量平均值由治疗前的(85.1±27.8)ml降至(50.9±15.6)ml(P<0.01)。结论立体定位体部伽玛刀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具有简便、安全、无创、痛苦小、并发症少、疗效好,可不需住院等优点,对不愿意接受手术或不宜手术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在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时脑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应用MR扩散加权成像(DWI)探讨脑水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5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急性组(25只)、慢性组(25只)和对照组(15只),分别诱发急、慢性肝功能衰竭。行DWI观察异常信号分布情况,测量顶部皮质区、外侧部皮质区和邻近侧脑室区的DWI信号强度。处死后进行血氨检测,取与DWI检查对应的大脑层面切片行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检测AQP-4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组肝细胞坏死及脑水肿明显,慢性组呈肝硬化改变,脑水肿不明显。血氨浓度急性组、慢性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16±46)、(158±26)和(148±3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8.325,P〈0.01)。顶部皮质区、外侧部皮质区和邻近侧脑室区的DWI信号强度对照组分别为516±160、727±183和656±181;急性组分别为1766±438、1223±503和1216±446;慢性组分别为700±213、820±263和713±2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612、3.422和5.581,P值均〈0.05)。相应区域AQP-4蛋白表达水平(用平均灰度值表示)对照组分别为7379±1617、8104±2093和4851±2178;急性组分别为9580±2616、11057±2334和2949±1735;慢性组分别为12137±2332、11135±3102和7688±2925,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414、4.602和7.002,P值均〈0.05)。急性组AQP-4蛋白表达水平与DWI信号强度有相关性(r=0.756,P〈0.05),慢性组AQP-4蛋白表达水平与DWI信号强度无相关关系(r=0.236,P〉0.05)。结论在急、慢性肝功能衰竭中血氨增高是导致脑内能量代谢异常、星形胶质细胞内AQP-4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的主要因素;DWI技术发现的信号异常可很好的反映脑水肿、AQP-4蛋白表达异常的范围、程度。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对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的钙通道电流(VGCC)的作用.方法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海马神经元上的VGCC,通过设定不同的钳制电压分别记录高电压激活的钙电流(HVA-ICa)和低电压激活的钙电流(LVA-ICa),并观察Aβ25-35对其的影响.结果 分别对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急性胞外给予2μmol/L和10 μmol/L的凝聚态Aβ25-35,在最大激活电压下加药后ICa幅度分别是加药前的99.80%±0.02%及100.00%±1.58%,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0 μmol/L凝聚态Aβ25-35预孵育24 h可增大ICa,对照组(未给Aβ25-35)为(24.49±4.35)pA/pF,Aβ25-35组(预孵育24 h)为(46.59±7.15)pA/pF,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β25-35组的膜电容[(14.34±1.74)pF]与对照组[(14.44±0.97)pF]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给予凝聚态Aβ25-35对VGCC没有影响,24 h预孵育凝聚态Aβ25-35增大了VGCC,而膜电容没有改变,提示凝聚态Aβ25-35可通过对细胞膜上钙通道进行分子调控以增大VGCC.  相似文献   
90.
应用输液贴拔针按压止血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拔针后应用输液贴按压止血的方法.方法 将门诊输液患者460例按输液日期分为两组,均用医用输液贴按压,单号输液采用鱼际按压为观察组(248例),双号输液采用手指按压为对照组(212例),观察两组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结果 两组出血、淤血及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鱼际按压止血可有效降低出血、淤血及疼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