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9 毫秒
21.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涪陵区儿童少年麻疹抗体监测,分析儿童少年麻疹免疫水平,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15岁儿童少年,采集全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麻疹病毒Ig G抗体并进行分析。判定标准以麻疹病毒抗体最低保护滴度200m IU/m L为临界值,200m IU/m L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结果共检测3 230人,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91.30%,5个监测点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42%、92.21%、90.68%、90.97%、93.14%,不同监测点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14,P0.05);城区、乡镇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2.06%、90.79%,城乡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6,P0.05);2~5岁、6~10岁、11~15岁分别为93.34%、90.30%、90.33%,不同年龄组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8,P0.05);男性、女性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06%、92.59%,不同性别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7,P0.05)。结论重庆市涪陵区儿童少年含麻疹病毒成分疫苗接种成功或体内麻疹病毒Ig G抗体量高于最低保护滴度的比例达到91.30%,显示出已建立良好的免疫屏障。但仍应加强儿童少年含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和完善麻疹疫情的监测系统,进一步巩固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2.
摘要 目的 <\b>了解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检验结果,为防控肺结核病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b>通过采集患者痰标本涂片检查方法,对宁夏平罗县登记收治的肺结核患者痰涂片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与结果分析。结果 <\b>该县在2005-2014年期间,共检测登记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 655例,均进行痰涂片检测,检出涂片阳性655例,阳性率为6.78%。其中7 308例为初诊患者,初诊检出涂片阳性630例,阳性率为8.62 %。在涂阳肺结核患者中,男性452例,女性203例;结核病涂阳患者年龄在35岁以上者占60.31%。乡村患者痰检阳性率高于城镇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该县肺结核病患者痰检阳性率较高的人群主要是青壮年和老年人,乡村患者痰检阳性率更高,提示应加强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3.
康晓丽 《中医学报》2011,26(5):636-63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均采用颈部取穴为主的治疗方法.结果:痊愈48例,显效1例,有效1例,有效率100%.结论:颈部取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分析重庆市涪陵区2010—2021年50岁及以上人群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21年重庆市涪陵区新报告的50岁及以上人群HIV/AIDS资料,采用SPSS 26.0软件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0—2021年确诊的重庆市涪陵区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共390例,占总确诊数的30.59%;各年确诊数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140.177,P<0.001)。涪陵区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确诊时平均年龄为(54.55±9.63)岁;男性占66.92%;农民占47.95%;已婚有配偶者占73.59%;小学及以下文化者占53.33%;发现方式以其他就诊检测发现为主,占53.08%;传播方式以异性传播为主,占84.87%。异性传播中有266例通过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其中男性202例,占75.94%,女性64例,占24.06%;地区分布以本县区户籍为主,占67.18%(262/390)。结论 重庆市...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1型艾滋病病毒(HIV-1)抗体用蛋白印迹试验(WB)确证为阳性标本的带型,了解涪陵辖区HIV感染者的带型分布特征,为制定该地区切实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8年涪陵辖区1 872份WB确证为HIV-1抗体阳性标本的带型结果用SPSS 24.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在1 872份HIV-1抗体确证阳性标本中,10条带(全带)占36.5%(684份),7条带以上占93.2%(1 745份);各WB带型的检出率:抗env(外膜蛋白)最高,gp160、gp120均为100%(1 872份)、gp41为98.6%(1 846份),其次是抗pol(反转录酶蛋白),p66为97.0%(1 815份)、p51为94.1%(1 762份)、p31为89.7%(1 679份),抗gag(核心蛋白)除p24为99.3%(1 858份)和p17为81.9%(1 534份)外,其他带型检出率都较低,p55为44.9%(840份)、p39为53.5%(1 002份)。感染者男女比为3.1∶1。不同性别比较p55、p39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比较p55、p31、p39、p17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人群比较p66、p55、p39、p17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感染途径比较p55、p39、p17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涪陵辖区HIV-1抗体WB确证阳性标本带型检出率与其他地区的报道有差异,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均采用颈部取穴为主的治疗方法。’结果:痊愈48例,显效1例,有效1例,有效率100%。结论:颈部取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miR?496调控DCUN1D1对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揭示miR?496在宫颈癌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DCUN1D1在宫颈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检测DCUN1D1和miR?496在不同分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筛选并验证miR?496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28.
了解重庆市涪陵区中小学生麻疹、风疹、流腮免疫水平,为拟定相应疾病预防控制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重庆市涪陵区6~15岁中小学生2 179名,采集全血,采用酶联免疫法对麻疹、风疹、腮腺炎病毒IgG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共检测2 179人6 537份全血,其中麻疹抗体阳性1 968人,阳性率为90.32%;风疹抗体阳性1 908人,阳性率为87.56%;流腮抗体阳性1 904人,阳性率为87.38%.不同性别年龄组学生间麻疹、风疹、流腮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监测点间麻疹、风疹、流腮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820,122.268,61.840,P值均<0.05),均以西部地区的阳性率为低;城区风疹抗体阳性率(90.01%)高于乡镇(8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36,P=0.005).结论 重庆市涪陵区中小学校中小学生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抗体阳性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应进一步加强西部较偏远地区麻腮风三联疫苗的推广接种.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分析重庆市涪陵片区2010 - 2017年老年人群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 - 2017年涪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确诊的涪陵片区≥50岁老年人群HIV/AIDS资料,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0 - 2017年确诊的涪陵片区老年HIV/AIDS病例共404例,占总确诊数的30.65%,呈逐年上升趋势(χ2 = 45.79,P<0.01)。老年HIV/AIDS确诊时平均年龄为(60.76±8.52)岁,以男性(70.79%)、农民(70.30%)、已婚有配偶(68.81%)、小学及以下文化(66.58%)、其他就诊者检测发现(35.40%)、异性传播(90.35%)为主。异性传播中,男性更容易通过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χ2 = 106.80,P<0.01),女性更容易通过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性接触感染(χ2 = 121.57,P<0.01)。确诊的病例中,146例在1年内检测过CD4,呈逐年递增的趋势(χ2 = 60.63,P<0.01)。结论 涪陵片区老年艾滋病病例疫情发展较快,老年人群已成为重点防控对象,应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控制HIV的传播。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超声、以及乳腺X线摄影和超声联合应用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64 例经术后病理确诊,TNM 分期属0期、I 期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X线和超声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于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价值。结果:X 线摄影及超声单项检查早期乳腺癌的符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联合应用X 线乳腺摄影及超声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符合率为 92.2%,优于单项检查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X 线摄影及超声联合检查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