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特异性抗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体外观察特异性抗肝癌(HCC)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对HCC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的特异性抗HCC噬菌体ScFv库在大肠杆菌HB2151中表达,制备游离ScFv,应用细胞培养、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FCM)技术检测抗体对HCC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结果特异性抗HCC噬菌体ScFv处理的HCC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克隆形成和附壁能力减弱,细胞存活率降低,DNA凝胶电泳可见典型凋亡梯状带;FCM检测发现抗体处理后HCC细胞凋亡率达32.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和基因克隆技术构建的特异性抗HCC噬菌体ScFv具有抑制HCC细胞生长、促进HCC细胞凋亡的功能.  相似文献   
82.
CSF-1受体/c-fms与肝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肝癌的致癌机制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多基因协同或单独作用不同阶段的复杂过程.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及信号传递调节,部分原癌基因的编码产物就是生长因子和(或)受体.原癌基因的突变或转录活化在不适当时期的表达或过量表达,在肝癌的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1-15].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是c-fms原癌基因的编码产物,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CSF-1R在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过量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生长相关.CSF-1/CSF-1R可能是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一对自泌/邻泌系统.因此,阐明CSF-1R在肝癌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具有药物开发和临床诊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受体(IGFs)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不同肝组织的表达,探讨它们与HBV-DNA整合在肝癌发生中的关系,为肝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肝癌和癌旁肝组织各32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12例,胎肝10例和正常肝组织8例,Southern杂交检测各种肝组织中HBV-DNA整合情况,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观察不同肝组织中IGFs和PCNA在超微结构水平的分布与表达。结果:81.3%(26/32)的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为HBV-DNA整合阳性。83.3%(10/12)的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为HBV-DNA整合阳性。所有胎肝组织和正常成人肝组织均无HBV-DNA整合。87.5%(28/32)的肝癌和84.4%(27/32)癌旁肝组织的表达PCNA;肝癌组织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IFG-Ⅰ受体(IGF-ⅠR)的阳性率分别为40.6%(13/32)和56.3%(18/32);癌旁肝组织表达(IGF-Ⅰ和IGF-ⅠR折阳性率分别为50.0%(16/32)和65.6%(21/32)。肝癌组织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0Ⅱ)和IGF-Ⅱ受体(IGF-ⅡR)的阳性率均为78.1%(25/32);癌旁肝组织表达IGF-Ⅱ和IGF-ⅡR垢阳性率均为81.3%(26/32)。HBV-DNA整合组中,肝癌和癌旁肝组织表达IGF-Ⅱ和IGF-ⅡR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整合组(P<0.001)。IGFs有以下三种分布形态;全胞浆型、核旁型和核内型。所有正常成人肝组织均不表达IGFs和PCNA,所有胎肝均表达IGFs及其受体和PCNA。结论:大多数肝癌、癌旁肝组织存在HBV-DNA整合。IGF-Ⅱ基因和IGF-ⅡR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肝癌发生中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HBV-DNA整合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激活这些基因。IGFs及其受体的分布形态基本一致。IGFs可能通过自分泌和/或旁分泌机制刺激肝细胞生长、增殖、异常分化而发挥致癌作用。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存在着活跃的细胞增殖活动。  相似文献   
84.
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弥补了传统McAb制备繁琐、抗原性强、穿透力弱等不足,为HCC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手段。我们用基因工程技术和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构建和筛选特异性抗HCC噬菌体ScFv库。 1.材料与方法:(1)抗HCC噬菌体ScFv库的构建:应用HCC细胞常规免疫BALB/C小鼠,从其脾脏提取tRNA并纯化mRNA,逆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抗体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应用linker-(Gly4Ser)3装配ScFV基因,在其5’端和3’端分别引入内切酶SfiI和NotI酶切位点,连接…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选择尿毒症患者透析导管插入深度的预估方法以及最佳尺寸通径。方法评估了两种在胸部X光检查(CXR)上预估透析导管插入深度以及根据插入深度选择最佳导管尺寸的方法。方法一:58例患者在术前胸部X光检查上计算从预期的静脉头部(Cavoatrial结下方3.5 cm)到预定的皮肤穿刺点(右侧锁骨上方1.5 cm)的距离作为预估导管插入深度;方法二:54例患者通过将皮肤穿刺点与锁骨上缘之间的长度和锁骨上缘至预设静脉头部的长度相加得到预期导管插入深度。都采用术后胸部X光检查计算Cavoatrial结至动脉头部的距离。结果Cavoatrial结至动脉头部的距离分别为(12.106±7.96)、(11.33±3.19)mm。结论这两种方法均可很好地预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导管插入深度并选择最佳尺寸通径。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探讨生物电阻抗法人体成分测量在评价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营养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门诊随访的原发病为肾小球肾炎的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64例,排除糖尿病、大量蛋白尿、血尿、需要促红细胞生成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近1月内有发热、消化道出血、使用类固醇激素者,采用人体生物电阻抗法人体成分测量、体重指数(BMI)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评价患者营养状态。结果:BMI显示11%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实验室检查白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球蛋白、前白蛋白与胆固醇均正常或高于正常,总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与三酰甘油低于正常的患者分别为2%,2%,17%,2%;生物电阻抗法检测显示52%的患者瘦体重低于正常,86%的患者干瘦体重低于正常,与其他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物电阻抗法人体成分测量可更早发现慢性肾脏病早中期患者营养不良,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性强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 118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行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结果止血成功率100.0%,早期再出血率为3.4%,近期再出血率为6.8%,远期再出血率为11.9%。胃底曲张静脉显效率为26.9%(25/93)、有效率为31.2%(29/93)、总有效率为58.1%(54/93)。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是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在创伤、感染等重症患者救治中起重要作用。文中探寻腹腔感染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联合CBP期间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分析普通外科ICU病房117例腹腔感染患者在早期EN期间联合CBP时,除了CBP和EN期间安全管理的常规护理外,需监测血糖、体质分析、体重等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 117例患者行CBP治疗平均时间为(110.76±4.24)h,血浆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较前好转,发生腹泻14例(11.97%)、胃反流5例(4.27%)、呕吐25例(21.37%)、腹胀15例(12.82%)、血滤导管感染5例(4.27%)、非计划性拔管1例(0.85%)、滤器凝血26例(22.22%)、低血压18例(15.38%)。结论通过加强EN期间安全管理、严密监测营养指标变化、CBP液体平衡管理、合理的抗凝方案、有效的CBP导管保护措施,可有效减少EN和血液净化并发症的发生,是腹腔感染患者应用EN期间行CBP治疗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90.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我科每天平均血液透析约160人次。2011年1月,对其中2例患者透析期间反复出现阵发性心律失常-快速型心房纤颤,采用低醋酸、低碱基碳酸氢盐透析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