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0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61篇
医药卫生   264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为提高超声诊断设备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设计一种高频超声射频回波信号高速数据传输系统。方法:该系统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和单阵元高频宽带换能器设计,由FPGA控制处理模块、超声探头模块、射频回波信号处理模块、USB传输模块以及上位机组成。采用锯齿波数据仿真实验和真实超声回波实验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完善,且传输到上位机的超声射频回波数据准确无误。结论:高频超声射频回波信号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设计合理、信号传输准确、集成度高,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无损失的数据源,实现超声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医院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不同克隆的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特征,为有效治疗和控制PDRAB医院感染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PDRAB进行分子分型,E试验法检测PDRAB各克隆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核酸测序确定PDRAB各克隆碳青霉烯酶基因型. 结果 90株PDRAB分子分型出现A、B、C、D、E 5种克隆,A、C克隆出现亚型,A、C、E克隆为主要流行株,分别占 70.0%、7.8%、l4.4%;各型克隆均对多黏菌素B敏感,部分流行克隆对米诺环素、阿米卡星敏感,其余抗菌药物均表现高水平耐药;A、C及C亚型克隆携带blaOXA-23、bla OXA-51和blaPER-1基因,A亚型、D克隆携带blaOXA-23和blaPER-1基因,B克隆携带blaOXA-51和blaPER-1基因,E克隆携带blaOXA-23、blaOXA-51和blaGIM-1基因,未发现携带blaOXA-24、blaOXA-58、blaIMP、blaVIM及blaSPM-1基因的PDRAB克隆.结论 医院PDRAB流行克隆存在多样性,各克隆耐药表型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有所不同,产生OXA-23酶和PER-1金属酶是该地区PDRAB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46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样本,以23例为一组,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TG、TC、HDL-C、LDL-C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TG(1.50±0.55)、TC(5.29±0.63)、LDL-C (2.88±0.38)指标改善情况更佳,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辛伐他汀用于脑血栓的临床治疗中,促进脑血栓患者TG、TC、LDL-C指标的改善,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75.
女人发现男人最近有点不太对劲。以前下班,他都准时回家,前后差不了十分钟,可最近男人每天回家都很晚,问他干什么去了,他不是说白天的工作没做完,就是说领导临时安排了事情。最初女人还相信,可哪有天天加班、领导天天临时安排事情的?而且更让她不放心的是,以前男人最喜欢吃她做的饭菜,每次都要吃两大碗,可现在,只能勉强地吃一碗,脸上的神态也不像以前那样开朗。都说抓住男人要先抓住他的胃,可现在,他的胃已经开始背叛她了。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揭示NF2 (neurofibromatosis type 2)蛋白518位丝氨酸的磷酸化如何对其结构与功能进行调节。  方法  解析野生型NF2WT(无模拟磷酸化突变)和突变型NF2S518D(模拟518位丝氨酸被磷酸化的突变体)蛋白的晶体结构,进一步利用体外Pull-down实验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实验检测了NF2的分子内相互作用。  结果  由于NF2的C-端在结晶过程中降解,未能观察到NF2WT和NF2S518D两种蛋白质构象的差异,结构分析发现NF2的N-端FERM(Four-point one,Ezrin,Radixin,Moesin)结构域与已有结构报道的FERM结构域具有相似的空间构象。体外Pull-down实验证明生化实验结果提示,相对NF2WTC-端蛋白质而言,NF2S518D的C-端蛋白质与NF2的N-端蛋白质结合更强。FRET实验在波长525 nm处,检测到全长NF2S518D比全长NF2WT产生更强的FRET信号。  结论  野生型NF2WT处于“开放”状态而模拟磷酸化的突变型NF2S518D处于“闭合”状态。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蛇毒毒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方法 综述蛇毒毒素的抗肿瘤组分、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结果 蛇毒毒素对多种肿瘤均有抑制作用,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血管再生等作用。结论 对蛇毒毒素抗肿瘤组分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是当前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8.
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是很有价值的治疗靶标,抗TNF药物已成功治疗自身免疫和炎症疾病,但传统的抗TNF药物完全封闭TNF信号通路,导致影响自身的免疫调节和监视功能而增加感染、致癌的风险和产生新的自身免疫疾病。选择性抑制sTNF/TNFR1而保留mTNF/TNFR2传导的信号能减少副作用而不降低治疗效果。该文探讨了选择性抑制TNFR1介导的信号通路对治疗TNF相关疾病的意义,分析TNF识别并激活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的作用机制,可能会为设计新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9.
正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急危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全球每年脓毒症患病人数超过1 900万,其中有600万患者死亡,病死率超过1/4,存活的患者中约有300万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1-3]。早期识别与恰当处理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国内外对脓毒症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实践及证据不断增加,2016年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与欧洲重症医学会(ESICM)联合发布脓毒症3.0定义及诊断标准,新定义的出现及临床证据的积累都会对临床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指导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染砷大鼠脑中砷形态代谢产物、代谢酶含量水平及其相关性,初步探讨砷代谢与砷毒性机制关联性。方法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20只,分成对照组及砷酸钠低、中、高剂量组4组。各组大鼠砷酸钠经口染毒3个月后处死并摘取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HGAFS)测定并比较砷酸钠各剂量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砷形态代谢产物[i As(Ⅲ)、i As(Ⅴ)、总砷(Total As)含量以及一甲基化率(PMI)、二甲基化率(SMI)]及代谢酶GSSG含量、甲基转移酶活力、GST活力、GSH含量;通过试剂盒法分析各组大鼠脑中甲基转移酶的活力,并探讨大鼠脑中砷形态代谢产物与代谢酶的相关性。结果染毒组大鼠随染毒剂量和时间的增加,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及狂躁、相互撕咬等现象;砷染毒剂量升高会促进脑中i As(Ⅲ)和总砷含量增加;同时砷染毒组脑组织中GSSG含量有所升高而GSH含量有所下降;随染毒剂量升高,GST活力也随之呈现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砷酸钠染毒各剂量组大鼠脑中PMI值均较低,SMI值有所升高(P<0.05)。砷酸钠染毒组甲基转移酶活力与i As(Ⅲ)%含量呈负相关(r=-0.714,P<0.05),与PMI和SMI均呈正相关(rPMI=0.714,rSMI=0.805,P<0.05);砷酸钠染毒组GSH含量与i As(Ⅲ)%含量呈正相关(r=0.855,P<0.05),与PMI和SMI均呈负相关(rPMI=-0.855,rSMI=-0.858,P<0.05)。结论低剂量砷酸钠染毒会打破脑组织中GSSG与GSH的动态平衡,造成脑组织的氧化损伤,砷酸钠染毒后其代谢产物在脑组织中可能具有一定的蓄积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