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imatinib)对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原代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报告1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应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24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和R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多重RTPCR方法同时检测29种白血病融合基因。取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台盼蓝拒染实验观察伊马替尼对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①该例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为46,XX,t(1;16)(q22;q22),未见Ph染色体;表达BCR/ABLb2a2mRNA,临床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②伊马替尼可以抑制该原代白血病细胞的生长,促其凋亡,使大部分细胞受阻于G0/G1期。结论:伊马替尼可以诱导BCR/ABL阳性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原代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32.
患者男,28岁,因咽部反复疼痛3年,加重1年于2004年12月13日入院,入院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平素体健,每年扁桃体炎发作2~3次,发作时伴发热,无消化道溃疡病史,无呕血、黑便史。体格检查无特殊,体温36.5C,脉搏7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15/70mmHg,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明显充血,有陈旧性炎症疤痕及粘连,表面无渗出物,咽前后柱慢性充血。  相似文献   
233.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本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后续进一步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2020年度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社区体检结果为依据,对2308名数据齐全老年人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其中男性998例,占比43.2%,女性1310例,占56.8%;60~64岁17人,占...  相似文献   
234.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中骨形态形成蛋白-7(BMP-7)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部位、动态变化及其与肾间质纤堆化的 关系。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大鼠组、假手术组和单侧输尿管梗阻组,分别于术后1d、3d、7d、14d处死大鼠,采用RT-PCR检测BMP-7mRNA、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管间质中BMP-7、TGF-β1蛋白的定位和表达及其与输尿管梗阻后肾间质损害的关系。 结果:与时照组相比,BMP-7mRNA于术后第1天即出现表达下降并随梗阻时间延长递减,而TGF-β1mRNA则随着梗阻时间延长增加(P均<0.05)。BMP -7蛋白在对照组中高度表达,髓质区表达明显高于皮质区,主要分布在肾小管及肾间质,肾小球内基本无表达。在梗阻组BMP-7蛋白表达呈进行性下 降,而TGF-β1蛋白表达则逐渐增加(P均<0.01)。结论:BMP-7蛋白于肾小管间质病变早期即出现表达下调,早于肾间质纤维化的出现,且随间质病变进 展进行性下降。BMP-7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介导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35.
目的 测量中学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并分析其与力量素质指数的关联,为改善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22年9月选取江西省6座城市(赣州、吉安、抚州、南昌、上饶、九江)3 813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体质测试收集中学生基本信息并评估学生的营养状况及力量素质。以性别、年龄进行分层,采用Kruska-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BMI等级中学生握力、仰卧起坐、立定跳远成绩和力量素质指数差异,运用曲线回归分析推断体质量指数与力量素质指数的关联性。结果 不同BMI等级的男、女生(总体)力量素质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56.79,8.84,P值均<0.05)。除13岁组别外,其余年龄男生不同BMI等级力量素质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岁,H=22.21;15岁,H=16.23;16岁,H=17.98;17岁,H=18.21;18岁,H=8.08),女生仅14岁年龄组不同BMI等级力量素质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11)(P值均<0.05)。曲线回归分析拟合曲线图表明,中学生(男生、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