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目的探讨正三角构型与倒三角构型空心拉力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因股骨颈骨折行3枚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56例中青年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正三角构型组82例,男44例,女38例;平均年龄(52.0±9.22)岁;Garden骨折分型,Ⅰ型8例,Ⅱ型36例,Ⅲ型29例,Ⅳ型9例。倒三角构型组74例,男45例,女29例;平均年龄(49.85±9.31)岁;Garden骨折分型,Ⅰ型4例,Ⅱ型25例,Ⅲ型37例,Ⅳ型8例。通过收集两组患者手术资料、随访术后关节功能和并发症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4.2年随访,平均随访(2.37±1.12)年。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三角构型或倒三角构型均能使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获得满意的功能恢复,而倒三角构型是否能降低术后并发症仍有赖高质量研究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齐墩果酸-阿司匹林缀合物对血清素合成的抑制活性以及促骨形成活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ELISA试剂盒测试齐墩果酸-阿司匹林缀合物对RBL-2H3细胞中血清素合成的关键酶色氨酸羟化酶-1(TPH-1)的抑制率及含量.构建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 (osteoporosis in ovariectomized rats,OVX),并将骨质疏松大鼠随机分为齐墩果酸齐墩果酸-阿司匹林缀合物组、齐墩果酸和阿司匹林物理混合组、齐墩果酸组、阿司匹林物组、空白对照组 (OVX组)组、假手术组 (sham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5只,给药35 d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试血清和小肠中血清素水平.采用MTT法测试缀合物对成骨细胞促进活性.结果 在RBL-2H3细胞中,齐墩果酸-阿司匹林缀合物对于TPH-1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率为11.9%~87.2%,其中缀合物3在10 μmol/L浓度下展现出了最高抑制率 (87.2%),并能较空白组 (216 ng/ml)显著地降低TPH-1含量(65 ng/ml),甚至略强于阳性药物组(69 ng/ml).与假手术组 (sham组)相比,大鼠摘除卵巢 (OVX组)后血清和小肠中血清素的水平明显增高,而经过给缀合物后的大鼠血清和小肠中血清素的水平却明显降低,其中缀合物3降低血清素的活性或较齐墩果酸组和阿司匹林物组的2.3倍以上;此外,齐墩果酸-阿司匹林缀合物能够促进乳小鼠成骨细胞增殖.结论 本研究为开发齐墩果酸类抗骨质疏松类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自制微创拉钩配合显微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优势。方法 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诊断为LSS且需要手术治疗的238例病人中选取46例,随机分到自制微创拉钩配合显微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手术组(观察组)和传统入路双侧减压手术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10例,女13例,年龄为(58.74±9.77)岁;对照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为(60.65±7.99)岁。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的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肌酸激酶(CK)、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良MacNab标准评分,以及手术前后椎管硬膜囊面积、椎间隙高度。结果 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特殊原因改变手术病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00±2.96)个月(4~13个月)。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148.70±42.35) mL vs. (215.22±60.1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2天的CRP及CK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7.32±0.92) mg/L vs. (11.35±1.59) mg/L,(237.70±45.64) U/L vs. (384.26±78.49)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天、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ODI均较手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间术后2天的数据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2.78±0.67)分 vs. (4.04±0.82)分,14.96%±2.50% vs. 19.26%±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各个阶段的改良MacNab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硬膜囊面积和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扩大,对照组术后2天、1个月的硬膜囊面积大于观察组[(160.92±7.17) mm2 vs. (148.86±8.59) mm2,(159.44±7.02) mm2 vs. (147.70±8.40) mm2],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微创拉钩辅助显微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LSS安全、有效,手术更加微创,出血更少,组织破坏更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中医体质与膝骨关节炎相关性研究现状,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CNKI、VIP、万方、CBM,采用Stata 1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十项研究(膝骨关节炎患者4161例)。结果表明,平和质、阳虚质、血瘀质占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3%(14%~33%)、22%(21%~23%)、20%(13%~26%)。阳虚质是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OR=2.43(1.49,3.95),而平和质和血瘀质人群膝骨关节炎发病风险的OR值分别为0.48(0.13,1.82)和0.70(0.50,0.98)。结论:本研究为中医药防治膝骨关节炎提供了临床证据,阳虚质与膝骨关节炎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骨痛胶囊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试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骨痛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小鼠热板法,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法,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急性毒性试验:给实验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骨痛胶囊溶液,设定最大耐受量(MTD).结果:骨痛胶囊能明显抑制炎症反应,能减轻化学刺激(H )、物理刺激(热)所致的疼痛,急性毒性试验中测定小鼠对该药的最大耐受量(MTD)为2.8g,相当于人日常用量的1667倍.结论:骨痛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该药的使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运用超声骨刀辅助下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超声骨刀辅助下行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病人31例。分析病例围手术期、后期随访数据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31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例出现一过性吞咽异物感,术后1个月1例病人出现钛网下沉,经密切观察,最终稳定融合;无椎动脉损伤、食管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JOA、NDI评分分别为(11.23±1.41)和(14.77±3.10),末次随访JOA、NDI评分分别为(12.84±1.73)和(12.77±3.80),术后各随访时间点JOA、NDI评分较术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颈椎前凸角(Cobb角)、颈椎矢状位轴向距离(SVA)、T1倾斜角(T1S)分别为(15.44±2.39)°、(14.26±3.23)°和(28.18±4.49)°,末次随访Cobb角、SVA、T1S分别为(16.24±1.06)°、(12.96±2.43)°和(27.50±3.0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Cobb角、SVA、T1S均较术前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改良单侧穿刺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0年6月—2020年12月,86例腰椎OVCF患者接受PVP手术,依据医患沟通结果,51例采用经椎体后上缘入路单侧穿刺(单侧组),35例采用常规双侧穿刺(双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骨水泥渗漏单侧组有18例,双侧组有13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单侧组术中X线曝光次数、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双侧组(P<0.05),但前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后者(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分布、骨水泥渗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早期VAS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3~24个月,平均(15.8±2.1)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VAS和ODI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