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目的  调查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意见的证据引用现状,为合理利用研究证据支撑指南推荐意见提供参考。  方法  系统检索并筛选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纳入有明确推荐意见、证据质量分级和相应分级说明的指南,提取指南推荐意见的引文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指南31篇(中文29篇,英文2篇),包含568条推荐意见(平均每篇指南包含18条推荐意见)和3126篇引文,其中2541条引文作为证据在指南推荐意见说明中呈现(此类引文,下文简称“证据”)。平均每篇指南引用82篇证据,平均每条推荐意见引用4篇证据。证据来源位居前3位的国家依次为中国(28.8%)、美国(25.9%)和英国(7.0%)。发表于近5年的证据仅占比39.2%(995/2541)。证据文献类型主要为随机对照试验(26.9%),系统评价仅占比12.0%。  结论  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指南,存在未明确列出推荐意见及对支撑推荐意见的证据引用不全面、实效性差等问题。指南制订者应合理利用当前可得的研究证据,进一步提高我国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ENP-1和HIF-1α在肝细胞肝癌组织,癌边缘组织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肝癌发展的关系和在肝癌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肝癌组织,癌边缘组织,非癌组织中SENP-1和HIF-1α的表达,用CD34多克隆抗体标记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分析三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与癌边缘组织SENP-1、HIF-1αmRNA表达显著高于非癌组织,SENP-1和HIF-1α在癌边缘组织及癌组织细胞的胞浆内有明显表达,癌边缘组织的表达强度及阳性率显著高于癌组织(P<0.05),且表达阳性率随肝癌组织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而在非癌组织的实质细胞中则不表达;在癌边缘组织及癌组织中SENP-1与HIF-1α蛋白表达正相关(r=0.761,P=0.000;r=0.346,P=0.008),HIF-1α蛋白表达与MVD负相关(r=-0.684,P=0.000;r=-0.808,P=0.000).[结论]SENP-1和HIF-1α的表达可能是肝癌细胞适应缺氧微环境的重要调节机制,与肝癌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肝细胞癌有较高的发病率、术后复发率和病死率。肝细胞癌对放化疗不敏感,尤其是进展期肝细胞癌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索拉非尼是第一个用于肝细胞癌临床治疗的分子靶向药物,是肝细胞癌药物治疗的里程碑。然而,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耐药现象。因此,探究索拉非尼的耐药机制、寻找耐药的分子标记物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SATB1在不同侵袭潜能的人肝癌细胞株表达状况。方法分别用荧光定量PCR,RT-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
疫荧光方法,检测人永生化肝细胞株HL-7702及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MHCC97L、MHCC97H、HCCLM3 中SATB1
的表达。结果相对于HL-7702,SATB1 mRNA在其余5 种肝癌细胞株中都有较高程度的表达,其中高侵袭性HCCLM3、
MHCC97H 表达最高,MHCC97L 次之,SMMC-7721、HepG2 最低(P<0.001);Western blotting 分析HepG2、SMMC-7721、
MHCC97L、MHCC97H、HCCLM3肝癌细胞株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71±0.002;0.351±0.023;0.621±0.026;0.878±0.026;
1.236±0.006,高侵袭性HCCLM3相当于HepG2的4.6倍(P<0.001);免疫荧光显示SATB1在5种肝癌细胞株的胞浆和胞核内均
有分布,高侵袭性细胞株HCCLM3、MHCC97H表现强阳性染色。结论SATB1在不同侵袭潜能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有差异,
与肝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九味镇心颗粒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阿立哌唑口服,观察组50例给予阿立哌唑联合九味镇心颗粒口服,2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BPR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妄想、冷漠平淡、思维障碍、畏缩、舌红无苔、脉细数评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BPRS评分、WCST评分及NO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及N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血清SOD和BDNF水平均显著增高(P均0. 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05),锥体外系反应、嗜睡、震颤及肌强直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 05),2组恶心呕吐、失眠、心电图异常、静坐不能及视物模糊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九味镇心颗粒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精神症状体征,改善认知功能,调节氧化应激指标和BDNF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常伴有抑郁症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三环类(TCAs)是心衰伴抑郁患者最常用的抗抑郁药,但这两类抗抑郁药是否增加心衰死亡率有争议。本研究系统评价心衰患者使用SSRIs和TCAs与死亡率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所有关于抗抑郁药与心衰患者死亡率相关性的临床试验,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比较使用抗抑郁药与未使用抗抑郁药两组心衰患者全因和心血管死亡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中的SSRIs包括氟罗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他普仑与依他普仑;TCAs包括去甲替林、阿米替林、丙米嗪与喹硫平。结果:共纳入8篇文章,使用抗抑郁药组较未用抗抑郁药组全因死亡率升高(HR:1.25,95%CI:1.16~1.34,P0.001),而心血管死亡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HR:0.97,95%CI:0.74~1.26,P=0.80)。亚组分析显示,使用SSRIs(HR:1.26,95%CI:1.20~1.33,P=0.004)或TCAs(HR:1.30,95%CI:1.16~1.46,P=0.01)的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率均明显升高。使用SSRIs(HR:1.01,95%CI:0.82~1.24,P=0.94)或TCAs(HR:1.02,95%CI:0.86~1.21,P=0.85)的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率较未用抗抑郁药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使用抗抑郁药可能增加心衰患者的全因死亡率,而对心血管死亡率没有影响,提示临床医生必须重新审视抗抑郁药对心衰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合理使用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对老年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日常生活交流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失语症患者9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语言训练,干预组给予同伴教育联合语言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功能、日常生活交流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 aphasia examination,CRRCAE)评分显著提高(P<0.05),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日常生活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CADL)评分显著提高(P<0.05),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n quality of life brief scale,WHOQOL-BREF)评分显著提高(P<0.05),干预组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Nusapl在肝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1例肝癌标本中Nusapl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Nusapl表达高低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usapl在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54.1% (33/61),而在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21.3% (1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肝癌组中,Nusapl高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化、淋巴结转移、门脉癌栓、肝硬化、早期复发等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数目、包膜、AFP、TNM分期等均无关(P>0.05); 33例Nusapl蛋白高表达者及28例低表达者6个月及12个月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3.3% (11/33),17.9% (5/33)及89.3% (25/28),53.6% (15/28)(P<0.005)。结论: Nusapl在肝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检测其表达水平对肝癌患者术后转移复发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传播与实施情况,为推动我国临床实践指南的转化与落地提供建议。  方法  针对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传播与实施相关内容报告情况,以及指南多期刊、多版本、多语种发表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分析2019年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解读类文献的发表情况,进一步了解我国指南的传播与实施现状。  结果  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共226篇,仅5.8%(13/226)报告了传播与实施相关内容。共报告了12种传播与实施策略,其中通过学术会议及多媒体平台促进指南传播与实施被报告的次数最多,在8篇指南中均进行了报告。在传播与实施策略的应用方面,12.4%(28/226)的指南在多本期刊上公开发表,9.3%(21/226)的指南发表了不同版本,8.4%(19/226)的指南分别以中、英文语种进行发表。对2019年中国指南的解读类文献进行检索,共纳入48篇文献,分别对30篇(13.3%,30/226)指南进行了解读。指南与解读类文献发表的中位时间间隔为5.5个月。  结论  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中传播与实施的报告率及相关策略的应用率均较低,建议指南制订者在指南制订过程中应制订有针对性、形式多样的传播与实施策略,并在撰写时遵循相应的报告规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女性精神病患者孕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否能够导致胎儿畸形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女性精神病患者216例作为本次探究主体,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114例,对照组患者102例,实验组患者孕期一直服用药物直至分娩,对照组患者孕期停药或者间断服用药物,观察两组患者胎儿的畸形率、流产率以及死胎率。结果实验组胎儿畸形率(9.64%)、流产率(13.15%)以及死胎率(7.01%)与对照组相比[(13.72%)、(15.68%)、(9.8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精神病患者孕期服用药物不会对胎儿畸形造成影响,女性精神病患者怀孕期间可以服用药物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