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2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指标危险积分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后预测中的意义.回顾性分析122例接受allo-HSCT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移植前、移植时和移植后因素对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复发及移植相关死亡(Transplant-related mortality,TRM)的影响,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联合各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多指标预后危险积分系统,分析该系统对预后的预测意义.结果表明,移植后30 d单核细胞绝对值(AMC-30)(≥536 cells/μl)(HR=0.313,95% CI=0.156-0.63)、Wilm肿瘤相关基因1(WT1)(≥1.0%) (HR =3.268,95%CI=1.644-6.499)、移植前危险分组(HR=1.999,95% CI =0.993-4.023)是影响OS和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三项指标建立危险积分系统,根据患者危险因素的个数进行积分,分为A组(无危险因素;0分)、B组(有1个危险因素;1分)、C组(有2-3个危险因素;2-3分),各组5年OS分别是95.1%±3.4%、62.9%±6.6%、36.1%±9.6% (P <0.0001),5年DFS分别是92.6%±4.9%、60.4%±6.8%、15.4%±7.1% (P<0.0001),累积复发率分别是4.9%、20.0%、65.4% (P <0.0001).新积分系统预测OS赤池信息量准则值(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为331,小于AMC-30、WT1、危险分组预测OS的AIC(346、343、346),预测DFS的AIC为378,小于AMC-30、WT1、危险分组预测DFS的AIC(417、397、411),预测复发的AIC为231,小于AMC-30、WT1、危险分组(268、238、257).结论:联合AMC-30、WT1、移植前危险分组三项指标所建立的危险积分系统能够很好的预测移植患者OS、DFS和复发,并优于任何一项单指标.  相似文献   
92.
目的 采用RNA干扰 (RNAi)技术沉默转化生长因子基因 (TGF-β1),观察RNAi的基因沉默效应及对人膀胱癌细胞株 (EJ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 (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TGF-β1对VEGF在膀胱肿瘤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 方法 构建基因TGF-β1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Real time-PCR及ELISA筛选出抑制效率最高的靶序列,分成EJ细胞组、对照组 (TGF-β1组)、重组质粒组 (TGF-β1 siRNA表达载体组),转染EJ细胞后,Real time-PCR检测VEGF mRNA的水平。 结果 成功构建基因TGF-β1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Real time-PCR及ELISA筛选出最佳抑制效果的序列 〔TGF-β1 mRNA表达水平为0.92±0.19;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为(50.08±5.85) pg/mL〕转染后,各组的VEGF mRNA表达水平以重组质粒组最低 (P<0.05);VEGF mRNA的表达随TGF-β1基因沉默而减少(P<0.05)。 结论 抑制TGF-β1基因能下调VEGF基因的表达,TGF-β1基因可能通过诱导VEGF基因的表达实现对膀胱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  相似文献   
93.
病人男性,22岁。因上腹疼痛4天,黄疸2天,呕吐数次于1996年8月1日入院。追问病史,病人8年前因先天性胆道畸形,在外院手术治疗,具体情况不详。查体:体温38℃,急性病容,强迫体位,皮肤巩膜黄染,上腹可见10cm长手术疤痕,右上腹稍膨隆,未见肠形及...  相似文献   
94.
氧化砷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氧化砷(As2O3)对人肝癌细胞诱导凋亡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As2O3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bcl-2,bax,p53,Fas及c-myc五种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经As2O3作用的人肝癌细胞bcl-2基因编码蛋白表达减少,bax,Fas基因编码蛋白表达增加,p53,c-myc基因编码蛋白表达改变不明显,结论:As2O3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分子机制可能是下调bcl-2基因编码蛋白表达,增强box,Fax基因编码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95.
通里攻下法对腹膜炎大鼠脏器组织中PGF1α/TXB2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肠源性内毒素可使脏器中PGF1α/TXB2发生改变。为研究该变化对组织脏器的影响,本实验采用腹膜炎大鼠模型检测其肝、肺、胃、肠、肾组织中PGF1α/TXB2含量,并观察通里攻下法对它们的作用。结果表明:腹膜炎所造成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可使脏器中PGF1α/TXB2比值下降,引起组织脏器损害。而通里攻下法可对调节腹膜炎大鼠脏器组织中PGF1α/TXB2的平衡具有显著作用,故可改善机体的微循环状态,降低脏器组织的病理损害程度。本研究为临床应用通里攻下法治疗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6.
刘竞 《预防医学论坛》2002,8(1):117-117
为了解城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 ,做好学生近视的预防工作 ,1995~ 2 0 0 0年对盐都县城区的县第一中学与实验小学学生进行视力监测。1 对象与方法以 1995~ 2 0 0 0年盐都县第一中学、实验小学全部在校学生为监测对象。采用统一的灯箱对数视力表 ,悬挂时 5 0行与被检查者双眼同一水平高度 ,检查距离为 5m ,单侧裸眼视力低于 5 0为视力不良。由专业人员定期检查 ,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2 结果2 1 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动态变化  1995~ 2 0 0 0年 ,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 39 0 3% (783/ 2 0 0 6 )、30 5 3% (6 2 1/ 2 0 34)、35 71% (7…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判断深低温冷冻保存对于脐血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及凋亡率的影响,从而选取能准确反映冷冻损伤的指标以及优化脐血冷冻保存的方式。方法:从脐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及CD34+细胞,对这两种形式的细胞进行深低温冷冻保存,保存30 d后复温,并分别进行冷冻前后的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unit-granulocyte/monocyte,CFU-GM)和髓系多向造血干细胞(colony formingunit-granulocyte,erythrocyte,monocyte and megakaryocyte,CFU-GEMM)的培养,比较冷冻前后的细胞集落产率,同时AnnexinV–FITC-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保存形式的细胞冷冻前后的细胞凋亡率。结果:冷冻保存对于以单个核细胞形式保存的细胞其集落形成能力和以CD34+细胞形式保存细胞的CFU-GM产率均无明显影响(P=0.31),而对以CD34+细胞形式保存的细胞其CFU-GEMM的产率却有明显影响,冷冻后的CFU-GEMM的产率明显低于冷冻前(P<0.05),且冷冻前即发现两种形式的细胞均有凋亡,冷冻后以单个核细胞形式保存的细胞其细胞凋亡率稍有所上升,但以CD34+细胞形式保存的细胞其细胞凋亡率更高。结论:冷冻前细胞即存在凋亡,冷冻对于以CD34+细胞形式冷冻保存的细胞中的较早期的祖细胞CFU-GEMM存在一定的损伤,其损伤可能主要为诱导细胞凋亡所致,而对于以单个核细胞形式保存的细胞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
多发伤患者入住ICU以后,躁动、谵妄、疼痛是主要的神经系统症状,为了使患者配合治疗,降低机体对创伤的应激反应,从而减轻创伤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需要采取干预性治疗措施,这将影响炎症反应的转归和进程[1].大多数患者需要实施镇静、镇痛治疗,降低机体对创伤的应激反应,特别是谵妄被认为是影响外科ICU多发伤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大剂量的镇静、镇痛药物[2].ICU患者普遍存在过度镇静状况,甚至多发伤患者往往因为脏器功能不全,正常剂量的镇静、镇痛药物有时也会显得过量,导致过度镇静,影响对患者神经精神状况的判断[3].适度的镇静、镇痛是ICU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每日唤醒改善ICU患者的临床预后,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4].但每日唤醒的治疗价值尚存在争论.特别是在外科患者中临床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讨每日唤醒在入住ICU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对临床研究中应用的不同血热证诊断标准进行比较与分析,为血热证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将检索时间限定为1900年-2020年,查阅期间发表的血热证临床研究文献,归纳、分析血热证诊断标准。结果 从三大数据库中共检索到文献5975篇,根据研究目的共纳入53篇,结合教材筛选,得出诊断标准9种,分别出自《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中医证候规范》《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证素辨证学》《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中医诊断学》(第五版、第六版、第七版、人卫版)。共得到30个血热证症候,可分为热邪入血、耗血伤阴、动风动血三类。诊断形式可分为叙述法、主次症分级诊断法和赋分法3种。《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被引用20次,覆盖9个病种,次数最多,范围最广。结论 来自《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的血热证诊断标准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适用于现阶段血热证的诊疗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