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10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人巨细胞病毒UL136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UL136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探讨其多态性与HCMV先天性感染不同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8株经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MV DNA为阳性的临床低传代分离株进行HCMV ULl36全序列PCR扩增,对于扩增阳性的12株PCR产物进行ULl36基因全序列测定及结果分析。结果 48株临床低传代分离株ULl36 PCR扩增,12株阳性,阳性率25%,以HCMV Toledo株作为参考株,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表明,12株临床分离株ULl36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ORF)长度均与Toledo株相同,为723bp,编码241个氨基酸的蛋白。DNA序列变异均为碱基替换,不同临床分离株ULl36基因与Toledo株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在核苷酸水平为97.7%~99.3%,氨基酸水平为96.6%~99.1%。ULl36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变异率为0.83%~3.3%。二级结构预测分为两种构象。大多数HCMV ULl36蛋白翻译后修饰位点在所有分离株中均高度保守,仅几个位点在一些分离株中存在缺失或新增。Toledo株及12株临床分离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45J最接近Toledo株。结论 12株临床低传代分离株HCMV ULl36基因DNA及其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比较保守,但仍存在一定多态性。未发现不同临床分离株ULl36基因多态性与HCMV先天性感染的表现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EEG和CT在癫痫的诊断、分型和病因方面的意义。方法:对1379例癫痫进行EEG常规描记和脑CT扫描。结果:1379例中原发性癫痫985例(7143%),继发性癫痫394例(2857%)。CT异常率4619%;EEG异常率7426%,痫波检出率2347%。EEG以局灶性或弥漫性慢波增多为主。EEG和CT的符合率8095%。结论:EEG对癫痫的分型和原发性癫痫的检出有重要价值,而CT则是查找继发性癫痫病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及定位标志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颈静脉孔区的显微外科解剖,探讨寰椎横突(TPA)、头侧直肌、二腹肌沟、颈静脉突等解剖标志在颈静脉孔区病变手术中的定位意义。方法:成人头颈标本15例,男13例,女2例,红色乳胶灌注颈总动脉和椎动脉。手术显微镜下(×3~×30)逐层显露颈静脉孔区结构,明确该区显微解剖特征、相关的解剖标志及其定位意义。结果:颈静脉孔区多数重要的解剖结构均可以TPA为参照标志予以明确。二腹肌后腹位于其浅层。TPA的后方为枕下三角,三角内有椎动脉、椎静脉丛和颈1神经通过。头侧直肌起始于TPA的外表面,止于枕骨颈静脉突的下表面,可作为确定颅外颈静脉孔的解剖标志。茎突位于TPA的前方,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穿行于茎突与TPA之间,颈内动脉位于颈内静脉的前内侧。二腹肌、颈静脉突、颈动脉嵴对定位面神经、颈静脉孔及舌咽神经等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结论:颈静脉孔区解剖结构复杂,利用寰椎横突、头侧直肌、二腹肌沟、颈静脉突等解剖标志有助于明确此区域重要的解剖结构,避免术中不必要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H型受体(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H receptor,PTPRH)基因是一种编码胃癌相关蛋 白的基因,通过翻译后COOH-末端区域的酪氨酸磷酸化修饰发挥其生物学功能。PTPRH在多种肿瘤中呈异常表达, 其生物学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6岁,农民。于1998年6月14日因心前区疼痛1周,呼吸困难3d入院。病人于入院1周前劳动过程中突然出现持续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并向左肩背部放散,难以忍受,伴大汗。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后仍无缓解。随后到当地县医院就诊,并以“急性前壁心肌梗塞”住院治疗。入院后当日胸骨后疼痛消失,病人仍自感胸闷及心慌不适,该院给予了地高辛025mg,1d3次口服后病人胸闷及心慌不适感逐渐减轻。治疗过程中病人于第4天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咯粉红色泡沫样痰,腹胀,并逐渐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浮肿。…  相似文献   
17.
建立原发性肝癌肾阴虚证量化标准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原发性肝癌肾阴虚证量化标准 (包括量化诊断标准和程度分级标准 )。方法 :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 ,以肾阴虚证辨证参考标准进行辨证 ,根据相关因素在肾阴虚证组和非肾阴虚证组中出现状况的差异进行赋分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量化诊断标准 ,然后对量化诊断标准进行检验 ,最后建立程度分级标准。结果 :原发性肝癌肾阴虚证量化诊断标准为 38分 ,量化诊断标准回顾性和前瞻性检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在 80 %以上 ,阳性似然比分别为 16 .0 9和 10 .80。程度分级标准 :轻度 38~ 4 4分 ,中度 4 5~ 5 4分 ,重度≥ 5 5分。结论 :与肾阴虚证辨证参考标准相比较 ,本量化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实际 ,统计和检验严谨 ,更具有临床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的舌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据 1994年的统计数字[1] ,全世界每年约有 2 5万人死于肝癌。“舌诊”是中医学中颇有特色的诊法之一 ,通过观察舌象可以了解到人体在病理、生理状态下的许多表现。因此有人称它是“观测人体内脏变化的一面镜子”[2 ] 。本文将建国以来在原发性肝癌的舌象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作以简要回顾 ,对目前本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并对原发性肝癌舌象研究的前景作以描绘。  相似文献   
19.
齐小姐为了省事,不愿意烧开水,就把茶杯里加了水放进微波炉里加热,很长时间过去了,也不见水沸腾,齐小姐就把水杯拿出来了,就在她把杯子刚刚放到桌子上的时候。杯子里的水沸腾了,水溅出来后洒在了她的手上。造成了Ⅰ度烫伤。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相似文献   
20.
枕下经颈-颈静脉突入路达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一期切除颈静脉孔区复杂性肿瘤的微创手术人路。方法 选择经10%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颈标本10具,显微镜下模拟枕下经颈一颈静脉突人路的手术操作,逐层显露颈静脉孔区,研究该区显微解剖特征及显露范围。结果 该人路直接沿乙状窦、颈内静脉的移行方向显露颈静脉孔区结构,其中后颅窝可经枕下显露,颞下窝藉寰椎与下颌升支间的自然间隙显露。通过切除颈静脉突和迷路下骨质分别自后、外、下和上方显露颈静脉孔。头侧直肌是界定颞下窝结构和枕下三角内结构的确切标志。后组颅神经,交感千和颈内动、静脉行于其前方,椎动脉寰椎上段及其周围的静脉丛行于其后方。结论 枕下经颈一颈静脉突人路可自多个方向充分显露颈静脉孔区结构,且可保护面神经、迷路、耳蜗和椎动脉等结构免受不必要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