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31.
目的研究他莫昔芬(TAM)诱导不同生长状态下雌激素受体阳性(ER( ))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周期特异性并比较其差异。方法体外培养的ER( )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株和原代培养的。ER( )乳腺癌细胞用TAM作用后,在流式细胞仪(FCM)上用亚G1峰(sub—G1)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用细胞周期特异性细胞凋亡检测法(API)检测细胞凋亡的周期特异性。结果TAM诱导不同生长状态的ER( )乳腺癌细胞凋亡均为G0/G1期发生的周期特异性细胞凋亡,但TAM在体外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凋亡率高于在体乳腺癌细胞。结论在ER( )乳腺癌细胞中TAM在G0/G1期特异性诱导细胞凋亡,但在不同的生长状态下,TAM诱导细胞凋亡的效率不同。  相似文献   
32.
我院自1990年8月以来共收治严重多发伤203例,其中合并脾损伤52例,均采取手术治疗,治愈49例(占94.2%),死亡3例(占5.8%)。多发性创伤停脾损伤,应尽早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控制出血,防治休克,预防腹内感染。同时要重视加强手术后处理,合理应用抗生素,增强营养,防止感染和并发症,预防MOF的发生,并对不同程度脾损伤采取不同处理方法,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系统评价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首次术后化疗(PAC)的最佳时间间隔点,并探讨术后并发症对间隔点的影响。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ienc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 数据库。用森林图法系统性分析不同时间起始PAC与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联,统计相关的总体存活率(OS),无复发存活率(RFS),并讨论术后并发症对首次PAC时间间隔的影响。结果 共11篇文献纳入研究,总计47 775例患者(男26 499例;女21 276例)。发现以8周为分界,PAC时间间隔>8周时OS明显下降(OR=1.75,95%CI=1.35 2.25,P<0.01)。以不同的PAC时间间隔为界, OS同样会随着PAC的延长而明显下降(OR=1.55,95%CI=1.23~1.93,P=0.01),但RFS不会随之下降(P=0.10)。术后并发症成为起始PAC延期的关键因素之一(OR=2.45,95%CI=1.19~5.01,P=0.01)。结论 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首次PAC应在8周内进行。延期PAC会导致不良的OS,而对RFS没有明显影响。对于术后并发症的良好控制,是保证PAC按时进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