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3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61.
目的调查分析浙江省7~12岁学龄儿童维生素A(VA)缺乏情况。方法以浙江省1799名7~12岁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浆VA,同时进行医学体检和血红蛋白(Hb)含量测定。结果学龄儿童血浆VA均值为(34.02±9.92)μg/dL,临床VA缺乏(VAD)0例,亚临床VA缺乏(SVAD)患病率5.2%,可疑SVAD患病率35.7%。血浆VA水平在不同年龄组以及城乡之间差别显著,SVAD患病率在城乡之间差异显著,可疑SVAD患病率则在城乡以及性别间差异显著。在不同血浆VA水平组间,贫血患病率差异不明显,而超重肥胖率则差异显著。结论浙江省学龄儿童VAD现象已少见,但还存在SVAD。患SVAD及可疑SVAD的学龄儿童也是今后维生素A缺乏防治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胸神经阻滞(PECS)与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镇痛效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10月经穿刺活检确诊为Ⅰ~Ⅱ期原发性乳腺癌且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ECS组(A组)和ESPB组(B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后,A组在超声引导下行PECS,包括Ⅰ型PECS平面内技术注射0.25%罗哌卡因10 ml和Ⅱ型PECS平面内技术注射0.25%罗哌卡因15 ml;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ESPB,平面内技术注射0.25%罗哌卡因25 ml至T4横突表面。比较两组术后15 min、30 min、60 min、120 min、12 h、24 h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比较两组术中芬太尼使用量、术后盐酸曲马多使用量、术后需要补救镇痛例数;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NR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0 min、120 min的NRS评分高于术后15、30 min;术后120 min的NRS评分高于术后60 min;术后24 h的...  相似文献   
63.
周新巧  潘寅兵  俞敏  杨敏  周晓凯 《江苏医药》2022,(10):1007-1010+1014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ACS)的疗效。方法112例ACS患者分为P组(局部注射PRP,26例)和C组(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镇痛液,8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和肩关节外展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和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NRS评分降低,肩关节外展AROM增加(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肩关节外展AROM较治疗后2周增加(P<0.05)。治疗后2周和1个月,P组NRS评分低于C组,而肩关节外展AROM大于C组(P<0.05)。治疗后1个月,P组治疗有效率高于C组(88.46%vs. 62.79%)(P<0.05)。治疗后2周和1个月,C组患者塞来昔布使用率高于P组(P<0.05)。结论 PRP局部注射可以有效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可作为ACS的一种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del Nido停搏液和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tarate,HTK)停搏液在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患者行心内直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进行心脏体外循环手术的LVH患者75例,根据术中使用停搏液类型分为del Nido 组(D组,39例)和HTK组(H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麻醉与体外循环资料、术后临床资料及围术期心肌标志物改变等。结果:升主动脉开放后,D组室颤发生率低于H组(P< 0.01)。发生室颤患者中,D组的室颤持续时间、除颤次数和除颤能量均低于H组(P< 0.05)。D组复跳时间长于H组(P< 0.05),D组临时起搏器使用率高于H组(P< 0.05)。体外循环结束后15 min,D组血管活性药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VIS)高于H组(P< 0.001);而手术结束前15 min以及术后6 h两组 V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心肌标志物方面,仅发现术后24 h,H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 CK-MB)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高于D组(P< 0.05);两组术后48 h心肌标志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del Nido停搏液和HTK停搏液均可安全用于LVH患者术中心肌保护,但使用HTK停搏液,主动脉开放后室颤发生率更高,术后24 h CK-MB及cTnT高于del Nido停搏液;而使用del Nido停搏液,心脏复跳时间更长,临时起搏器使用率更高,且停机后15 min时的血管活性药使用量高于HTK停搏液。  相似文献   
65.
66.
络合碘是一种广谱消毒剂,对组织刺激小,副作用亦轻.但有时仍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应引起临床重视,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外科门诊病人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8岁~50岁.发生接触性皮炎的时间为用药16h~4d.用于皮肤消毒10例,开放性软组织挫伤感染伤口换药8例,脓肿切排后换药2例.20例均为局部皮  相似文献   
67.
术前住院天数是评价医院医疗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延期手术病人术前住院天数的调查分析,可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手术病人术前检查和准备进行管理,切实提高外科系统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总后勤部卫生部在分级管理考核时规定平均术前住院天数的标准为≤10 d,我们对本院1993~1995期间由门诊收治入院的术前住院天数超过10d的1420名手术病人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通过电脑,对已存贮的资料打印1993~1995期间由门诊入院的术前住院时间超过10 d的病例清单,通过调阅病历,对延长术前住院天数的可能原因和手术经历时间进行调查。所有数据录入微机后用SPSS软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测甲氨蝶呤植入剂的高温融熔生产工艺对药物结构的影响.方法测试该植入剂及各配方成分的红外光谱图,再以标准谱图比对,检查因结构变化而形成的吸收峰变化.结果该植入剂图谱中,各配方成分的特征峰呈线性叠加,不多一峰,不少一峰.结论该植入剂中药物结构未出现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9.
睡眠打鼾与浙江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关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打鼾与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的关联。方法 对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浙江省桐乡市基线数据进行横断面分析,剔除调查时自报曾被医生诊断患有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卒中患者后,纳入分析30~79岁者共56 728人。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打鼾与高血压患病之间的OR值。结果 调查对象中,经常打鼾、偶尔打鼾和不打鼾的比例分别为24.55%、23.94%和51.51%。男性中的比例分别为32.40%、26.55%和41.05%;女性中的比例分别为19.00%、22.08%和58.92%。调整人口社会学因素、行为生活方式、睡眠时间、BMI和腰围等危险因素后,高血压患病风险随打鼾频率的增加而增加(P<0.001)。与不打鼾者相比,经常打鼾者和偶尔打鼾者高血压患病的OR值(95% CI)分别为1.17(1.12~1.23)和1.12(1.07~1.18)。与不打鼾者相比,经常打鼾与高血压的关联在男性和女性、已绝经女性和未绝经女性、中心性肥胖和非中心性肥胖人群中的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睡眠时打鼾与高血压患病存在关联。打鼾对高血压的影响在女性、中心性肥胖者和未绝经者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70.
目的对2021年绍兴市上虞区由Delta变异株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为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2月7-21日上虞区的COVID-19病例相关信息, 分析本次疫情的三间分布, 估算潜伏期以及实时再生数(Rt)。结果 2021年12月7-21日上虞区累计发现COVID-19病例380例, 均为确诊病例, 年龄M(Q1, Q3)为52(38, 61)岁;男女性别比为1∶1.25;职业以工人(36.58%)和农民(27.63%)为主;此次疫情共波及上虞区的9个乡镇/街道, 主要集中在曹娥街道(57.10%)和百官街道(31.53%)。COVID-19病例的潜伏期M(Q1, Q3)为4.00(3.00, 5.75)d。基本再生数(R0)为4.06, Rt早期最高为5.62, 在疫情发现后呈下降趋势, 10 d内降至1.00以下。疫情自发现后14 d(12月7-21日)单日发病人数首次下降为0, 主要的发现方式为集中隔离发现(55.53%)和居家隔离发现(40.00%);密切接触者(密接)和密接的密接(次密)新型冠状病毒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