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2001年1月-2006年6月我科为17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行腹腔镜肝囊肿切除术,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我们的经验结合文献对该术式的效果进行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湖北省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贫血发生率及治疗现状。方法采用网络数据库形式收集2019年湖北省15个市(州)62家医院7 47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男性4 749例, 女性2 725例, 中位年龄62岁(范围:17~96岁)。根据患者入院第1次和术后第1天的血红蛋白值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术前和术后贫血, 90~<120 g/L(男性)或90~<110 g/L(女性)为轻度贫血, 60~<90 g/L为中度贫血, <60 g/L为重度贫血。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全部患者术前贫血发生率为38.60%(2 885/7 474), 术后贫血发生率为61.40%(4 589/7 474)。术前贫血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为26.86%(775/2 885), 术后贫血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为14.93%(685/4 589)。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医院术前贫血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分别为26.12%(649/2 485)、32.32%(85/263)、29.93%(41/137), 术后贫血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分别为14.61%...  相似文献   
13.
5-氟脲嘧啶腹腔内缓释化疗治疗恶性腹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缓释5-氟脲嘧啶腹腔植入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及毒性。方法晚期肿瘤合并恶性腹水40例,采用中人氟安植入腹腔内进行灌注化疗,每14d治疗1次,每4次为1疗程。结果全组40例中,治疗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6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75%。主要毒副反应为腹泻。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中人氟安腹腔植入治疗对于晚期肿瘤合并恶性腹水患者具有疗效高、毒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的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至2005年5月期间治疗的33例肠结核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伴呕吐;大便性状改变13例;低热、盗汗8例。18例(55%)患者以肠梗阻症状出现而误诊;1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术前已确诊;18例抗结核保守治疗。全组患者经治疗后肠梗阻症状均消失而痊愈出院。结论肠结核合并肠梗阻易误诊,治疗以抗结核为主,必要时予以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瓷样胆囊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诊断及方法.方法 对1980年1月至2005年1月瓷样胆囊患者28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重点分析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7例瓷样胆囊.结果 28例瓷样胆囊占同期胆囊切除术患者的0.44%(28/6328),B超诊断胆囊壁钙化率92.86%,17例经腹腔镜治疗的瓷样胆囊患者均痊愈出院,2例合并有胆囊癌的患者均没有发现切口种植转移.结论 瓷样胆囊有其特殊的B超影像,手术方式的改进以及技巧的熟练,是瓷样胆囊腹腔镜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将含化疗药的蛋白微粒和白介素Ⅱ自门静脉系置的化疗泵注入,评价其对肝癌术后AFP阴转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自1996年1月~2000年12月间的115例自化疗泵注入化疗药物为A组,2001年1月~2005年10月123例患者术后行化疗药物的蛋白微粒和白介素Ⅱ自化疗泵内注入为B组两组相比较肝癌术后AFP阴转率和生存率.结果 用化疗药物的蛋白微粒和白介素Ⅱ组,肝癌术后生存率较单纯化疗组高.单纯阿霉素组中肿瘤未完全切除组AFP阳性者术后转阴率8.3%(2/24),微粒化疗组中肿瘤未完全切除组AFP阳性者术后转阴率36%(9/25).结论 化疗药物的蛋白微粒和白介素Ⅱ自化疗泵注入,是提高肝癌术后生存率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D1(PKD1)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甲基化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KD1 mRNA的表达;体外培养胃癌细胞系BGC-823和MGC-803,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KD1甲基化特异性阻断剂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前后PKD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PK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降(0.318±0.036比0.908±0.041,P<0.01).5-Aza-CdR处理后,BGC-823和MGC-803细胞中PKD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 PKD1甲基化可导致胃癌细胞PKD1表达下降,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肺转移间的关系。方法对28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随防,其中行TACE治疗者102例,行保守治疗的对照组有185例,对肺转移患者行胸片和CT扫描检查。结果 TACE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是19.3个月,而对照组为10个月。TACE组有14例发生肺转移,对照组有14例发生肺转移,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示肿瘤大小、异常的转氨酶水平和超声回声与肺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是肺转移唯一有意义的因素。结论介入栓塞化疗对于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是有效的,但并不能降低肝癌肺转移的机率。肿瘤大小是肺转移与否唯一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便血为首发症状的胃肠道间质瘤诊治经验。方法对有完整资料、经术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0例以便血为首发症状的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主要临床表现为黑便、腹痛、头晕、贫血。20例中首诊发现确切病灶11例,余9例为多次就诊发现。2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发现伴腹腔播散1例。随访8~67个月,1例死亡,复发、转移5例,其余14例均健在,间质瘤无复发。结论对于以便血为首发症状的胃肠道间质瘤,应有序、及时、联合应用各种检查手段,以提高其首诊阳性率和早诊率。  相似文献   
20.
病人:女性,37岁,因“反复右下腹痛2年,加重伴停止排气排便1d”于2007年5月入院。2年来反复发作右下腹隐痛,偶为发作性绞痛,排便后可缓解,伴轻度腹泻,伴纳差、低热。入院前1天出现持续性剧烈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伴腹胀、恶心、呕吐。病程中病人睡眠、饮食欠佳,体重下降约10k。体检:体温38.7℃,血压95/60mmHg,贫血貌,营养差,腹稍隆起,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消失。血白细胞计数12.5×10^9/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