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3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针灸、点穴推拿、热敷三联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治疗,治疗组针灸、点穴推拿、中药热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纽为7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点穴推拿、中药热敷三联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好,明显优于单一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综合治疗的最佳时间窗。方法将363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按病程〈1个月、1~2^+个月、2~3^+个月及〉3个月分成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进行综合治疗。并在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进行Glasgow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ing,GOS)和Glasgow结果评级(Glasgow outcome scoring,GCS)。结果Ⅰ组和Ⅱ组GOS评分和GCS分级显著优于Ⅲ组和Ⅳ组(P〈0.05,或P〈0.01);Ⅰ组与Ⅱ组,Ⅲ组与Ⅳ组GOS评分和GCS分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1~2个月早期综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3.
目的比较不同变异率变异性压力支持通气(noisy PS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状态及肺内气体分布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纳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7例行机械通气ARDS患者行单盲随机自对照研究。患者采用noisy PSV通气模式,设置15%、30%、45% 3种变异率,同一患者以抽签随机决定应用这3种变异率的先后顺序,每种模式分别通气10 min。记录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呼气末正压(PEEP)、气道峰压(PIP)、潮气量(TV)的变化,电阻抗断层摄影EIT持续监测肺气体分布情况。 结果3种变异率noisy PSV模式相比较,ARDS患者PaO2/Fi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1,0.037,P>0.05)。noisy PSV 30%模式通气后,患者的PaO2/FiO2(328.66±98.84)高于noisy PSV 15%(305.34±100.65,P<0.05);noisy PSV 45%与30%相比,患者PaO2/Fi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变异率noisy PSV模式通气后,患者RR、PEEP、PIP、TV等呼吸力学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应用3种模式通气后,患者1~4肺内分区(ROI 1~4)气体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oisy PSV 30%与15%相比,增加了ROI 3的气体分布[(38.8±10.5)% vs (36.5±9.0)%,P<0.05]。 结论机械通气noisy PSV模式设置变异率为30%与15%、45%相比,能够改善ARDS患者氧合状态和肺内气体分布。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患者角度对检验报告单有用性的评价以及对调脂治疗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取随机抽样,对某综合性三甲医院508名相关科室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查阅其门诊病历和各类检查申请单和结果报告,测量身高、体重,从中筛选出431名调脂治疗相关患者,进一步调查其调脂治疗及血脂达标情况。结果:508名患者中,90.2%(458/508)会仔细阅读检验结果。检验结果显示正常时,如果医生开药,仅47.4%(240/508)会遵医嘱。在431名调脂治疗相关患者中,对自身心血管病危险等级的分级仅有26.4%(112/431)回答正确,对调脂治疗“不同人不同目标”的认知率仅为37.1%(160/431);在381名患有血脂异常的患者中,71.7%(273/381)认为自己需要治疗,但98.7%(376/381)对其调脂目标回答错误,60.9%(232/381)认为血脂检验报告单上的“参考范围”就是调脂目标。246名接受治疗的血脂异常患者,35.4%(87/246)达到调脂治疗目标值。患者对调脂治疗的依从性好者仅占52.0%(128/246)。结论:绝大多数患者都重视并利用检验报告单的信息,但多数血脂异常患者对自身调脂治疗目标、自身心血管病危险等级及“不同人不同治疗目标”均不能认知,其治疗依从性和达标率不高。检验科需利用自身优势,探寻改变现状的合适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唐江山主任抗萎平异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幽门螺杆菌阴性的CAG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以胃复春治疗,观察组以抗萎平异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共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胃蛋白酶及胃泌素-17指标,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胃镜、病理疗效及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GⅠ、PGⅡ、胃泌素-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萎平异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临床应用价值高,但对胃蛋白酶及胃泌素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6.
近几年关于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慢喘支 )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长期以来此名词应用很普遍 ,但对其确切含义的理解常有较大分歧 ,诊断标准的掌握上不够统一和严格 ,以至于有时同一患者在不同的医院可能得到不同的诊断 ,即使在同一医院 ,不同的医生甚至同一医生在不同时期的诊断也可能有所不同 ,而 1977年国内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诊治规范”(草案 ) [1] 中又没有涉及这一问题。但在新版西氏内科学中仍将慢性支气管炎分为单纯性、阻塞性和喘息性三大类 ,并提出以发作性支气管痉挛为主并有持续性气道阻塞及慢性咳嗽 ,咳痰 ,则称为慢喘…  相似文献   
77.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低氧呼吸驱动降低的遗传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及其子女呼吸中枢对低氧的反应性,并对低氧呼吸驱动与微卫星位点的关系进行连锁分析,初步探讨其低氧呼吸驱动反应性降低的基因是否与染色体6q21.1-21.2区域的某一位点相连锁。方法 测定6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及其21名子女呼吸中枢驱动对低氧的反应性△P0.1/△SaO  相似文献   
78.
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11例咳嗽受体敏感性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咳嗽机制。方法 对11 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7 例哮喘稳定期患者、10 例急性支气管炎迁延期患者和10 例健康成年人,以组胺吸入进行激发感应FEV1 下降20 % 的浓度(PC20FEV1)和吸入酒石酸测定咳嗽受体敏感性(CRS5)。结果 CVA患者、哮喘稳定期患者、急性支气管炎迁延期患者和健康成年人的PC20FEV1 分别为(3-75 ±1-58)g/L、(2-01 ±1-46)g/L、(17-4 ±1-52)g/L 和(18-03 ±1-69)g/L,CVA 患者显著降低( P < 0-01);CRS5 分别为(38-01 ±2-04)g/L、(82-28 ±1-45)g/L、(35-88 ±2-18)g/L、(114-81±1-33)g/L,CVA 患者显著降低( P< 0-01) 。结论 CVA 患者咳嗽受体敏感性的阈值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9.
<正>子宫腺肌病(AM)是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是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包括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产生的病变。异位的子宫内膜可在子宫肌层内弥漫性生长,也可局限性增生。AM临床多表现为痛经且进行性加重,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不孕[1]。AM好发年龄40~50岁,绝对大多数已完成生育,因此认为子宫切除是AM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近年来,AM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患者常有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因此药物治疗及保守手术的应用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暂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基于低剂量CT灌注成像参数及肿瘤标志物评估盐酸安罗替尼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预后。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3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所有患者化疗方案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1个周期为3个疗程,所有患者均进行3个周期的治疗。分别于第1、2、3个治疗周期结束后采用低剂量CT灌注成像,并获取相关参数[血容量(BV)、强化峰值(PEI)],同时分别对患者各项肿瘤标志物指标[细胞角质蛋白(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进行检测。于每个治疗周期结束后对所有患者按照疗效评估标准进行分组,并比较2组患者之间低剂量CT灌注成像参数、肿瘤标志物的差异。结果 治疗1个周期后,疗效不佳组患者32例,疗效良好组患者22例,疗效良好组患者肿瘤标志物及CT灌注成像参数均比疗效不佳组低(t=3.296,3.475,3.804,2.928,2.713,P均<0.05);治疗2个周期后,疗效不佳组患者24例,疗效良好组患者30例,疗效良好组患者肿瘤标志物及CT灌注成像参数均比疗效不佳组低(t=4.42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