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61篇
医药卫生   116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 研究资料证明,针刺的作用可以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功能,功能增高者可使之减低,功能减低者可使之增高;针刺的调整作用,一方面决定于针刺作用的强度和时间,另一方面也决定于机体的功能状态。近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时能利用平均技术无伤地从体表记录到体感诱发电位(SEPs)。  相似文献   
92.
93.
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功能不全和血浆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诊断心功能不全的患者44例,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Disease Assocation,NYHA)标准将患者分级。另外选择10例健康老年人做对照,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对比不同心功能状态患者的血浆NT-pmBNP水平差异以及血浆NT-proBNP水平和LVEF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的NT-proBNP水平随心功能恶化,呈逐渐增高趋势;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对数值均值分别为(2.3&;#177;0.5),(2.9&;#177;0.7),(3.2&;#177;0.9),(4.1&;#177;0.5)n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1.3,P&;lt;0.000)。各组患者的血浆NT-pwBNP值和LVEF有很好的相关性(r=0.661。P&;lt;0.000)。结论:血浆NT-pwBNP是很好的评估老年心功能不全的标准,两者有较高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
全世超  王淑芬  陈瑞像  潘景业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1):1227-1227,1229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死亡疾病谱中心脑血管病开始上升为第一位。从1991年公布的全国高血压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由1959年的5.11%上升到11.90%,而每年约新发生300万左右高血压患者。现已明确高血压、动脉硬化为脑卒中的主要致病因素。研究显示在西方人群中,高血压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的指数为基数的7倍,而且脑卒中全部病死率的50%及冠心病近1/4的患者是由于高血压所致。  相似文献   
95.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初步探讨心率变异性分析(HRV)在糖尿病心脏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时域指标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SDNN,SDANN,SDNN指数,PNN50指标均低于正常人。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降低,反映自主神经功能减退,HRV降低可作为病糖心脏病的一个独立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147 (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研究组)和同期在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健康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患儿给予临床对症治疗,观察健康组、研究组治疗前后CD147、MMP-9水平变化,随访研究组治疗后预后情况,并探究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后血清CD147、MMP-9水平变化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前CD147、MMP-9水平较研究组治疗后、健康组的明显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CD147、MMP-9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1年研究组随访死亡率为17.14%(12/70),死亡组CD147、MMP-9水平明显高于未死亡组(P0.05);血清CD147联合MMP-9诊断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AUC、灵敏度、特异度较两者单一检测高;血清CD147、MMP-9表达水平与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死亡率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后血清CD147、MMP-9水平较其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CD147、MMP-9水平高表达与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预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
目的: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热休克蛋白70与脑缺血的研究,综述热休克蛋白70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5-10与热休克蛋白70和脑缺血相关文章,检索词“Heatshockprotein70,ischemia”,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5-10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热休克蛋白,脑缺血”。资料选择:就选择到的10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以热休克蛋白70和脑缺血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19篇,无论观察对象为动物还是患者全部纳入,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3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资料提炼:将筛选到的19篇文献按热休克蛋白70结构、功能和临床应用分类:其中1篇与热休克蛋白70的结构相关,16篇与热休克蛋白70和脑缺血的关系相关,2篇与热休克蛋白70的临床应用有关。资料综合:热休克蛋白70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最为保守的一族蛋白。脑缺血的实验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70表达具有时相性,并与受损部位和程度有关;其表达量的增加可能是缺血性脑损伤中内源性脑保护机制之一。结论:热休克蛋白70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性作用,对其生物学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将为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
伴随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中首次纳入有关传统医学细节,中国传统医学进一步走向世界。目前中医药国际教育、学术交流以及诊断相关产品的国际贸易,在国际医药市场上需求很大。然而中医诊断名词术语标准尚未建立,导致中医在展现自身独特优势,深入科学研究、国际推广以及相关产品研究及贸易等方面受到限制。如果中医药名词术语没有标准,中医药则很难在国际上深入推广,而研制名词术语标准,需要加强考证研究,对术语相关典籍进行归纳整理,理清脉络,为术语规范化提供有力支撑。故笔者通过对微脉的文献考证浅谈中医脉诊术语国际标准化问题。  相似文献   
99.
周围神经损伤后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后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变化规律及与神经修复的关系。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钳夹组(n=49)和正常组(n=7)。采用免疫组化、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正常和损伤后不同时间的坐骨神经中bFG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采用钳夹的方式可使坐骨神经bFGF表达增加。②神经损伤后4h局部bFGF开始升高,7~14d达峰值,21d开始下降,28d恢复正常。结论:①周围神经损伤后bFGF表达变化与伤后时间有着时效关系。②周围神经损伤后bFGF、表达明显增高.可能介导了神经损伤后一系列的细胞反应.以间接和直接的方式促进了周围神经的再生。  相似文献   
100.
人抗地高辛单链抗体在大肠杆菌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抗地高辛(Dig)单链抗体(ADAscFv)在大肠杆菌(E.coli)的表达及包涵体变性和复性条件。方法:(1)用PCR扩增人ADAscFv基因,重组于克隆载体pGEM—T,NdeI+Sail消化回收目的基因,插入pT7.7载体构建表达载体pT—ADAscFv,转化E.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筛选高表达克隆;(2)提取纯化包涵体,SDS-PAGE分析其纯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及条件进行变性及复性,ELISA检测活性。结果:(1)SDS+PAGE显示,含有重组质粒pT-ADAscFv的E.coli菌株BL21(DE3)的表达产物中有一条约30kD的条带,其分子量与预期值相符,提取纯化的包涵体的纯度较高;(2)ELISA显示,透析复性法和稀释复性法均可使其复性。结论成功地构建了人ADAscFv表达载体,实现了其在E.coli的表达并对其包涵体变性、复性条件进行了研究,为制备适于临床上诊断及治疗Dig中毒的人源性单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