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医药卫生   10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以了解其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6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低蛋白饮食,口服降血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根据血压水平给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同时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口服。两组均经8周治疗后,观察总结疗效;检测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出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空腹血糖(FBG)、ET—1。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CCr、UAER、β2-MG、ET—1、FBG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除FBG外,各项指标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ET—1及UAER效果显著,并对肾小管一间质损伤的修复有一定促进作用;能够有效的延缓糖尿病肾病进程,改善肾功能,并有一定的辅助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Ⅰ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科自2003年1月~2009年3月对79例胸腰椎结核合并后凸畸形患者行Ⅰ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植骨融合、畸形矫正、截瘫恢复程度及结核病灶愈合情况.随访时间2~6年,平均31个月.[结果]未发现结核复发病例;植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移位;术后经X线片、CT或MRI检查,无残留病灶;术前Cobb角10°~60°,平均34.4°,术后0°~31.2°,平均矫正角度为24.2°,矫正度平均达70%,随访矫正度丢失<3°,后突畸形矫正满意;未发现术后椎管狭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恢复至B级1例,B级恢复至C、D级各1例,C级恢复至D、E级10例,D级完全恢复.[结论]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胸腰椎发病节段及后凸畸形和截瘫程度,选择不同人路的手术方式彻底的清除病灶,植骨融合,矫正畸形后使用内固定重建脊柱前后方的稳定性,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使脊柱结核获得有效的根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3.
目的评价高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比分析46例高龄STEMI患者(高龄组)和64例年轻STEMI患者(年轻组)冠状动脉造影特征、直接PCI治疗的情况.即刻手术成功率、住院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高龄组与年轻组比较,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多支病变(73.9%比28.1%,P〈0.01);2组手术即刻成功率无明显差异;2组术后达到心肌梗塞溶栓(thrombolysis inmyoxardial infarction,TIMI)3级血流患者比率无明显差异;高龄组手术操作时间较年轻组长[(64.4±25.4)min比(49.7±21.8)min,P〈0.05];高龄组住院期间、随访期间累计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组。随访期间,高龄组1例术后4个月猝死,死亡原因不明,1例术后1年死于脑出血:年轻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对高龄STEMI患者行直接PCI治疗是比较安全而有效的再灌注手段。  相似文献   
124.
肩关节脱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肩关节后脱位在临床上却极为少见,合并骨折更为少见,常由高能量损伤如车祸、高处坠落,也可见于癫痫发作、电休克治疗过程中[1],由于临床查体及个人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其漏诊、误诊率较高.笔者接诊1例肩关节后脱位并肱骨头骨折患者,结合相关文献及总结经验,对其分类及诊疗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25.
童安  王建伟  赵毅 《河北医学》2013,19(9):1380-1382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骨科收治的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A组和I;组,每组各46例,A组患者给予DHS内固定治疗,B组患者则给予PFN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短于A组患者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确切,优于DHS内固定治疗,不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低等特点,而且还能够明显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本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治疗组;随机原则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的4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入院检查确诊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病死率以及近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术后血管的再通率、院内病死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97.92%、4.17%、6.25%和66.67%、12.5%、25.00%,各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2±3.5)d、(20.4±5.2)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比传统内科药物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更显著。术后血管再通率高,住院时间短,近期患者发生的心脏不良事件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7.
Tipss是经颈静脉穿刺通过一系列介入器具的使用,在肝实质内肝静脉与门静脉间建立人工分流通道,通过分流道将门静脉血液分流到肝静脉,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或消除由门静脉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腹腔积液等症状[1]。其创伤小、适应证广,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显著。我科自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对56例行Tipss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8.
赵毅  陆志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3,(20):3131-3132
目的 评价以雷贝拉唑、莫西沙星、呋喃唑酮为治疗方案,采用序贯疗法联合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莫西沙星、呋喃唑酮,采用序贯治疗用药;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0.0%(54/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6/60);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1.7%(43/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8/60).结论 应用雷贝拉唑、莫西沙星、呋喃唑酮方案,并采用序贯治疗方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9.
目的在艾球加热条件下,观察长180 mm、160 mm两种型号传统银质针在人体内的温度特性差异。方法将72例受试者随机分为A组(1.1 mm×180 mm单针组)、B组(1.1 mm×160 mm单针组)、C组(1.1 mm×180 mm多针组)和D组(1.1 mm×160 mm多针组),每组18例。4组受试者均在臀部测温点(左臀部内上方,髂嵴上缘最高点下7 cm,后正中线旁开7 cm)分别刺入测温银质针,C组和D组在臀部进针点上、下、左、右4个配针点(距测温点2 cm)再刺入4根与测温银质针等长的银质针,针尾均装有1.3 g艾球,点燃艾球后用数字测温仪自动动态记录测温银质针针尖上方3 mm、33 mm、63 mm、66 mm处银质针的温度。结果 A组测温银质针针尖上方3 mm、33 mm、63 mm、66 mm的最高温度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C组测温银质针针尖上方3 mm、33 mm、63 mm、66 mm的最高温度与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测温银质针针尖上方3 mm、33 mm、63 mm、66 mm的最高温度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规格银质针温针灸的针尖针身最高温度在单针针刺时均达41℃以上,多针针刺时均达43℃以上;在加热源及进针深度相同的条件下,人体内银质针的最高温度受银质针长短及针刺方式的影响,银质针越短,其最高温度越高,多针针刺的最高温度高于单针针刺方式。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编制针对军队慢性病患者连续护理认知水平的测评系列工具,为连续护理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以“心血管疾病患者连续护理认知水平测评量表”为“蓝本”,采用文献分析法、小组讨论法、Delphi法,结合军队卫生保健实际和军队医改保障对象特点,编制包括心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骨科疾病6大慢性病的军队慢性病患者连续护理认知测评系列问卷,分别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并选定1 200例患者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共形成6个独立问卷,测评指标包括治疗知识、康复需求、社会生活需求3个维度,信效度检验均符合要求.结论 军队患者6大慢性病连续护理认知测评工具库科学、合理、实用,可作为军队慢性病护理管理的有效测评工具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