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2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超声在妊高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妊高征患者 9例 ,正常妊娠 1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肱动脉内径、血流速度 ,计算内径及血流量变化率 (ΔD %、ΔQ % )。结果 妊高征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2 0 8%± 2 11%vs 13 0 4%± 3 5 9% ,P <0 0 0 1) ,与临床生化检查中的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增高相一致 ;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妊高征组较对照组亦减低 (14 45 %± 6 73%vs2 5 15 %± 6 98% ,P <0 0 1) ;两组受检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与收缩压有一定的相关性。ΔQ %在每组中变化较大。结论 妊高征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及非依赖性舒张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高分辨率超声可无创、准确评价妊高征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评价自然组织谐波显像及彩色多普勒技术在诊断肝癌门脉癌栓并发门脉海绵样变性中的应用价 值。方法 患者19 例,应用二维显像、彩色、能量、频谱多普勒检测肝癌病变的部位、内部回声,重点观察门静脉癌 栓的分布、形态、大孝回声、门脉血流阻塞程度及邻近组织结构、血管分布情况。结果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能清晰 显示门脉海绵样变性,门脉癌阻塞部位周围结构紊乱,呈蜂窝样或迂曲管状结构。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区呈蓝红相 间的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显示连续带状门脉血流频谱。能量多普勒对病变区细小血流显示清晰,血管连续性 好。结论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显像技术联合应用可以准确诊断门脉海绵样变性。  相似文献   
83.
目的 NTHI 及CDFI 评价肝癌射频治疗术早期效果。方法 应用NTHI 和CDFI 对行集束电极射频治 疗肝癌的35 例患者47 个肿块治疗前后1 周瘤体的形态学及血供进行了观察。结果 射频术后1 周,35 例患者47 个肿块中31 个体积缩小,9 个肿块大小变化不明显,7 个肿块较术前增大。低回声肿块变成等回声或强回声肿块, 强回声肿块无变化或变化不均质强回声。术前42 个肿块可测及血流信号,术后19 个血流减少,14 个完全消失。结论 NTHI 和CDFI 对观察射频疗效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土家族麝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分析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复制缺血性脑中风大鼠模型。筛选Zea-longa评分为1~3分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土家族麝针组、针刺组,另设立假手术组,每组15只,土家族麝针组以自制麝针刺激大鼠对侧头皮运动区肌层;针刺组以普通针灸同法治疗,持续治疗3个疗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在治疗前和每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进行平衡木实验检测其神经运动功能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的VEGF和HIF-1α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中VEGF受体(VEGFR)2与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Src)蛋白的表达。结果 治疗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土家族麝针组和针刺组运动功能明显降低,血浆中VEGF和HIF-1α含量明显增高(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与模型组比较,麝针组和针刺组的运动功能明显提高,血浆中HIF-1α和VEGF含量明显升高,大鼠海马中VEGFR2相对表达量明...  相似文献   
85.
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肝动-静脉瘘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观察原发性肝癌肝动-静脉瘘(HAVF)的图像特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评估超声在HAVF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超声观察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肝周以及肿瘤周围和内部血管走行及血流状态,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 随访观察10例HAVF患者栓塞术后疗效. 结果:①超声检出HAVF 25例,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83.33%, 90.74%,88.46%,9.26%,16.67%;②与无HAVF的肝癌患者相比,伴有HAVF的患者肝动脉内径增宽[(0.42±0.09) cm vs (0.36±0.09) cm,P《0.01],血流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减低(P《0.01),发生瘘的静脉内可见五彩镶嵌样血流束,呈"高速低阻"样反向脉动样血流频谱,最大血流速度(96.8±30.1) cm/s;③复查10例肝动脉-门静脉瘘的患者,7例栓塞完全,3例仍可于门脉内检测到异常脉动样血流. 结论: HAVF患者肝动脉及发生瘘的静脉多普勒指标呈特征性改变,可作为超声检测原发性肝癌HAVF的标准. 多普勒超声有助于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后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6.
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SF)、脑动静脉畸形(AVM) 、脑动脉瘤及烟雾瘤的诊断价值,同时对声学造影剂增强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作用进行了初步观察。方法 患者组110 例,其中CCSF22 例,AVM45 例,脑动脉瘤23 例及烟雾病20 例,所有病例诊断均经脑血管造影证实。对照组95 例健康志愿者。声学造影剂应用Levovist。经颞、枕、眼窗行彩色及能量多普勒检查,确定病灶部位,并利用频谱多普勒测量颅内动脉、病灶内及相关血管的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等参数。结果 经颅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诊断不同脑血管病检出率分别为CCSF100% (22/22 例)、AVM82-2 % (37/45 例) 、脑动脉瘤60-9 % (14/23 例) 及烟雾病60-0 %(12/20 例) 。同时总结了CCSF、AVM、脑动脉瘤及烟雾病的超声诊断标准。声学造影后使造影前不能清楚显示的直径0-8cm 动脉瘤得以明确显像,更能直观显示烟雾血管形态及全貌。结论 证明该项技术对CCSF及大部分AVM、脑动脉瘤及烟雾病患者可以作出正确诊断,显示了声学造影剂对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对比下体负压(lower body negative pressure,LBNP)策略与下肢局部加压策略对模拟推拉动作时脑血流的保护作用。方法:研究采用重复交叉设计。15名健康成年男性为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经历无干预模拟推拉动作测试(对照轮)、带LBNP的模拟推拉动作测试(LBNP轮)、带下肢局部加压的模拟推拉动...  相似文献   
88.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糖尿病高危足是糖尿病足的早期阶段,也是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的高危因素。通过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阐述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高危足防治中的临床意义,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足的独特优势,探讨中医外治法在治疗糖尿病高危足中的临床应用,为中医“治未病”思想进一步创新和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9.
正研究显示,肿瘤生存者中,1/3最终由于心血管疾病而死亡,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随着生存时间的延长,患者自身开始出现心血管问题;然而,更多的研究认为,肿瘤放化疗可引起很多心血管并发症[1-3]。因此,对肿瘤人群进行心血管适当干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由此也诞生了肿瘤心脏病学(Oncocardiology)这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主要研究肿瘤放化疗心脏损伤(不包括肿瘤自身导致的心脏损伤)的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4]。  相似文献   
90.
正静脉超声检查是外周静脉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本文主要介绍美国超声医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AIUM)外周静脉超声检查指南中的下肢静脉方面的内容,包括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的适应证、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1]。指南的目的在于帮助检查者对外周静脉结构进行无创超声评估,必要时需进行其他检查和(或)专项检查。虽不能保证检出所有异常,但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