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鼾症对儿童睡眠结构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鼾症(PS)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儿童睡眠效率(SE)、睡眠结构、呼吸事件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09年7月因打鼾、张口呼吸、呼吸困难等来本院呼吸科及耳鼻喉科就诊的患儿122例,经多导睡眠监测分为PS组(58例)和OSAHS组(64例),对2组患儿的SE、睡眠结构、睡眠事件及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AHS组患儿SE低于PS组(P<0.01);OSAHS组Ⅰ期、Ⅱ期睡眠百分比高于PS组,Ⅲ+Ⅳ期及快速动眼睡眠(REM)期睡眠百分比低于PS组(Pa<0.01);OSAHS组呼吸暂停总次数高于PS组(P<0.01);最长呼吸暂停时间OSAHS组明显延长(P<0.01)。二组低通气总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组较多;二组最长低通气时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组较长;呼吸紊乱指数、氧减指数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OSAHS组较高。二组患儿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颈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OSAHS组腺样体面容发生率较PS组显著增高(P<0.05)。结...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智力测定结果,探讨OSAHS儿童血浆腺苷(adenosine)水平变化及在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儿童OSAHS患者37例,健康对照组儿童20例,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YCSI)进行智力评估,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血浆腺苷水平.结果 儿童OSAHS组言语智商及操作智商较正常对照组低(F=13.779,P<0.01;F=13.963,P<0.01),轻度OSAHS组与中重度OSAHS组言语智商及操作智商无明显差异(P>0.05).中重度OSAHS组血浆腺苷水平明显升高(41.9±7.7 μg/L),与轻度OSAHS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4.165,P<0.01).结论 儿童OSAHS患者言语智商及操作智商偏低,而其斑浆腺苷水平升高,提示可能是OSAHS 儿童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3.
白三烯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孟鲁司特治疗反应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哮喘患儿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CysLTR1)927 T/C位点基因多态性对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的反应性。方法选择2007年4月~2008年11月在笔者医院门诊就诊的哮喘患儿86例。用DNA直接测序法测定CysLTR1 927 T/C位点的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将其分为TT、CT、CC 3组,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孟鲁司特治疗6个月。观察3组患儿过敏性鼻炎和临床症状的控制情况,监测治疗前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尘螨免疫球蛋白(D1 IgE)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3组基因型患儿过敏性鼻炎和临床症状的控制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患儿治疗前后TIgE、D1 IgE和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的改善,3组比较亦无差异,P均>0.05。结论本研究表明,温州地区汉族哮喘患儿CysLTR1927 T/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的反应性无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157例OSAHS患儿,据PSG结果,分为轻、中、重度3组,对其临床症状、PSG结果、上气道影像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轻度94例,中度38例,重度25例。夜间打鼾、张口呼吸、喉头哽咽、睡眠不安三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呼吸暂停发生率以重度组最高(P<0.05)。REM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睡眠时间百分比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呼吸暂停总次数三组有显著性差异,重度组最多(P<0.01);最长呼吸暂停时间轻度组与中度组无显著性差异,重度组比其他两组明显延长(P<0.05);低通气次数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组最多;最长低通气时间三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组最长;鼾声事件次数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与轻度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呼吸紊乱指数AHI、氧减指数OD I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组最高;三组俯卧位、右侧位睡眠时间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组多采取俯卧位及右侧卧位睡眠。三组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程度和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腺样体咽腔比值A/N有显著性差异,重度组最大(P<0.01)。结论不同程度OSAHS患儿临床表现、睡眠呼吸事件、睡眠体位有不同特点,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程度不能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气道绝对狭窄是OSAHS病情轻重的关键,PSG结合影像能更好地评估OSAHS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探讨微小瘢痕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16眼)患者在经典鼻腔泪囊吻合术的基础上改变皮肤切口位置,沿着皮肤纹理切开,皮下组织按经典手术切口制作。泪囊和鼻黏膜瓣制作中,使前瓣长,并作缝合;后瓣短,不做缝合。观察术后皮肤切口、泪道通畅情况,有无溢泪、溢脓。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皮肤切口几乎无瘢痕残留,泪道冲洗均通畅,无溢泪现象,无黏液脓性分泌物。结论微小瘢痕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可作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价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并探讨各整体应变指标诊断SSc心脏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SSc患者34例,其中弥漫性皮肤型(dcSSc)18例,局限性皮肤型(lcSSc) 16例,正常健康对照组22例.采集标准心尖四腔心三维全容积图像,运用3D-STI软件脱机分析得出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GAS)、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GCS)、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S)、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R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 SSc组左心室GAS、GCS、GLS及GRS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SSc组左心室GAS、GCS、GLS及GRS较lcSSc组减低,其中GAS和G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GAS诊断SSc左心室损害的AUC最大,为0.877,当GAS截断值为-29.34%时,其灵敏度为88.2%,特异度为77.3%.结论 SSc患者左心室纵向、环向及径向收缩功能均已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3D-STI可早期评价SSc患者的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在各项应变指标中,以GAS诊断SSc心脏损害的准确度最高.  相似文献   
48.
小剂量茶碱配合吸入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小剂量茶碱与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哮喘的协同抗炎作用。方法选择80例中度小儿哮喘,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小剂量茶碱控释片(或胶囊)配合吸入必酮碟,对照组只吸入必酮碟。结果治疗组在皮质激素较快减量过程中的峰值流速(PEFR)始终在预计值的80%以上,皮质激素的维持量明显较对照组小。结论小剂量茶碱配合吸入皮质激素,可使皮质激素减量过程快,维持剂量小,茶碱的不良反应少,不必强调血药浓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49.
医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医学随机现象中未知的分布规律,而如何从具有不确定性的随机现象中揭示事物内在的必然性正是统计学的任务.纵观医学研究的历史,统计学思维始终渗透其中,可以说现代医学研究的每一个成果都离不开统计学和统计学家的参与.同样地,由于中医理论的高度抽象和错综复杂,临床研究结果往往会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有必要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来探究其规律性,并用容易理解的方式将研究结果表达出来,为最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因此,统计学在中医临床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利用慢性间歇低氧(CIH)诱导建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遗尿雌性大鼠模型,并探讨儿茶酚雌激素(CE)在CIH诱导的OSAHS遗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周龄SD雌性大鼠16只,随机分成CIH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置于常压间歇低氧舱,对照组置于同等条件下的空气模拟对照舱,均放置4周。监测24 h进水及排尿量;测定血清中CE,儿茶酚胺类化合物如肾上腺素(Adr)、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含量及其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活性;测定排尿阈;留取膀胱行HE及Weigert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CIH组大鼠氧舱外进水量及排尿量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IH组大鼠氧舱内排尿量明显增加,血清中CE、Adr、NA和DA含量明显增高,而COMT的活性明显降低,排尿阈明显降低,膀胱组织光镜下显示膀胱逼尿肌肌束排列紊乱、疏松,部分肌束断裂。结论:CIH可诱导雌性大鼠发生遗尿,伴有排尿量增多,排尿阈降低,血清中儿茶酚胺类化合物含量增高,而COMT的活性降低,与儿童OSAHS诱发遗尿的临床症状相似,提示通过CIH诱导建立OSAHS遗尿雌鼠模型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