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5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分析1~4级肺动脉(PA)管径与肺功能及CT肺容积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曲面重组方法测量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干(A1)、左/右肺动脉(LA2/RA2)、右肺上叶肺动脉(RUA3)、左/右肺下叶肺动脉(LLA3/RLA3)、右肺上叶尖段肺动脉(RUA4)、左肺上叶前段肺动脉(LUA4)、右肺中叶外段肺动脉(RMA4)、左/右肺下叶背段肺动脉(LLA4/RLA4)的管径,评价其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FVC、MEF25、MEF25%及CT肺容积参数[全肺容积(TLV)、肺气肿容积(TEV)、肺气肿指数(EI)]的关系。结果第1级PA管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仅Ⅰ与Ⅱ级、Ⅱ与Ⅲ级存在差异(P=0.009,P=0.002)。第2级PA管径GOLDⅠ与Ⅱ级、Ⅱ与Ⅲ级、Ⅱ与Ⅳ级存在差异(P=0.003;P=0.034,P=0.043;P=0.041)。第3级PA管径GOLDⅠ与Ⅲ、Ⅰ与Ⅳ级存在差异(P=0.004,P=0.024;P=0.009,P=0.003)。第4级PA管径GOLDⅠ与Ⅱ、Ⅰ与Ⅲ、Ⅰ与Ⅳ、Ⅱ与Ⅳ及Ⅲ与Ⅳ级存在差异(P=0.015;P=0.019,P=0.000;P=0.000,P=0.000,P=0.015;P=0.006,P=0.006,P=0.006,P=0.018;P=0.027)。第1~2级PA管径与肺功能指标无相关性。第3级PA管径与肺功能指标呈弱负相关性(r=-0.289~-0.486)。第4级PA管径与肺功能指标呈中等正相关性(r=0.378~0.716)。第1~2级PA管径与CT肺容积参数无相关性,第3级部分PA管径与CT肺容积参数呈中等正相关性(r=0.415~0.551),第4级PA除RUA4、LUA4外,其余4级PA管径均与所有CT肺容积参数呈弱至中等负相关性(r=-0.366~-0.717)。结论随着COPD患者PA管径的变细,不同GOLD级别间的差异也越显著。第3级PA管径随着肺功能指标的减小和CT肺容积参数的增高而增宽,而第4级PA管径则变窄。第4级PA管径与肺功能指标及EI的相关性较第3级PA大。FEV1%、FEV1/FVC及TEV、EI与第3~4级PA的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的支气管动脉(BA)改变及其 CTA 表现特征。方法将43例 COPD 病例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为4组(GOLD 1级组,GOLD 2级组,GOLD 3级组,GOLD 4级组),并随机选取同期来本科就诊的查体健康者10例作为对照组。将所有病例的胸部 CT 增强扫描的原始数据0.625 mm 薄层重建后,对 BA 三维重建。统计各组 BA 的主干及分支计数,评价其形态变化情况,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OLD 2~4级的 BA 主干计数增高(P ≤0.05),GOLD 3~4级 BA 分支计数增高(P ≤0.05);与 GOLD 1级组相比,GOLD 4级 BA 主干计数增高(P ≤0.05), GOLD 3~4级 BA 分支计数增高(P ≤0.05);其余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GOLD 1级组相比,GOLD 3~4级的 BA 形态迂曲,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OPD 患者 BA 形态迂曲,CTA 检查显示率高,这种变化在中度或极重度COPD 患者(GOLD 3~4级)中显著。与其他肺部疾病相比,COPD 产生的 BA 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价3D并行采集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技术对肺实质局部灌注成像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采用GE 1.5 T MRI系统,对10名健康志愿者及47例肺部疾病患者行灌注成像;评价肺灌注图像的均匀度,若存在灌注异常区域则计算其与正常肺组织的信号强度之比(RSI)。结果DCE-MRI可以清楚地显示肺实质灌注情况:10名健康志愿者的灌注图像较均匀,未见灌注缺损区。10例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共出现12个楔形灌注缺损区,其中1例双侧PE出现3个灌注缺损区;12例侵犯邻近肺动脉的肺癌,在相应供血区均出现灌注缺损;RSI经单样本t检验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t=-24.74,P<0.05);另25例(20例未侵犯邻近肺动脉的肺癌和5例炎性病变)在对比剂首过肺实质强化达峰值时,病灶局部均呈低信号改变。结论 3D并行采集DCE-MRI技术可在单次屏气状态下完成动态多期扫描,获得全肺的容积灌注成像数据,对MR肺灌注图像采用半量化分析可明显区分出灌注异常区与灌注正常区。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评价不同辐射剂量对256层iCT肺实质灌注图像质量的影响,以期在尽可能低的辐射剂量下获得较佳的灌注图像.方法 应用Philips Brilliance 256层iCT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肺实质灌注扫描.将志愿者随机分为6组:第1~3组,管电压120 kV,管电流分别为200 mAs、100 mAs、50 mAs;第4~6组,管电压80 kV,管电流分别为200 mAs、100 mAs、50 mAs.对各组剂量获得的肺实质灌注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定性和客观定量评价并计算各组单次辐射剂量.应用SPSS18.0软件,采用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主观评价:组1与组2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677);组2与组4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98);组3、4、5两两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1~5各组与组6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客观评价:组1与组2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409);组3、4、5两两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1~5各组与组6之间 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辐射剂量:单次平均辐射剂量由高至低依次为:13.3 mGy(组1),9.4 mGy(组2),3.8 mGy(组4),3.3 mGy(组3),1.9 mGy(组5),1 mGy(组6).所以,组1、2图像质量最好,但平均辐射剂量高;组3~5图像质量中等,两两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中组5的平均辐射剂量较低,与组3、组4相比分别降低了42.4%、50%的辐射剂量;组6的平均辐射剂量最低,但其图像质量最差.结论 用256层iCT进行肺实质灌注成像,在兼顾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组5(80 kV,100 mAs)为最佳扫描方案.  相似文献   
85.
刷牙方法刷牙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容易彻底清洁牙齿,又不损伤牙周组织。有以下几种方法:●Bass刷牙法:刷牙齿的唇面、舌面时,刷毛与牙面呈45°角,刷头指向牙龈方向,使刷毛进入牙龈沟和牙齿之间邻接区域、部分刷毛压在牙龈缘上,然后使牙刷在前后方向上作短距离颤...  相似文献   
86.
树舌多糖GF注射液对环磷酰胺增效减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树舌多糖GF注射液对环磷酰胺(CTX)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 采用移植性H22肝癌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树舌多糖组、CTX组和联合用药组。连续给药10d后,测定其抑瘤率及q值、WBC数、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结果 树舌多糖GF注射液与CTX合用有增效作用,q值大于0.85;能减轻CTX的毒副作用,对CTX所致WBC减少、免疫器官萎缩等有一定保护作用。结论 树舌多糖GF注射液对CTX具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87.
蜂胶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蜂胶对果蝇寿命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醚麻醉法,收集8h内羽化未交配的果蝇成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蜂胶组及维生素E组,给予相应培养基饲养,每天记录果蝇存活数,直至果蝇全部死亡.结果:蜂胶能延长雌雄果蝇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并使果蝇的生存曲线显著右移,且以2%浓度组效果明显.结论:蜂胶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究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HMC)患者白内障术前、术后房水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患者60例(65眼)为研究对象,其中HMC患者24例(27眼)为HMC组,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36例(38眼)为ARC组。于白内障术前和术后20 h分别抽取100 μL房水,采用Luminex液相悬浮芯片检测房水中47种细胞因子含量。术后20 h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房水闪辉和浮游细胞情况,并与所测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对入组患眼行OCT检查,将所测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FT)与差异表达的细胞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术后20 h,HMC组患眼房水闪辉和浮游细胞等级分布与AR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HMC组患眼房水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白细胞介素(IL)-12(P40)、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浓度均明显高于ARC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明显低于ARC组(均为P<0.05)。术后20 h,HMC组患眼房水中14种细胞因子均比ARC组明显增高(均为P<0.05)。HMC组患眼术前CFT明显薄于ARC组(P=0.018),术后1周、1个月、3个月CFT均比术前显著增加(均为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MC组患眼术后1个月CFT与术前房水中HGF、IL-12(P40)浓度均呈正相关,与术后20 h房水中HGF、IL-12(P40)、干扰素诱导蛋白(IP)-10浓度均呈正相关,与IL-13浓度呈负相关(均为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房水中IL-12(P40)浓度,术后房水中IL-12(P40)、IP-10、IL-13浓度是HMC患者术后CFT的影响因素。结论 HMC患者白内障术后前房炎症反应较重,易发生黄斑水肿等术后并发症。房水中IL-12(P40)、IP-10、IL-13浓度有望成为HMC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预测指标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9.
目的通过多普勒超声(US)诊断患儿肝移植术后跨肝包膜动脉血管生成,并评估其发生率、潜在的原因及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项研究获得当地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免除了病人知情同意。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期间接受肝移植的所有患儿。按照一个预设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低剂量条件下全模型迭代重建法(IMR)、混合迭代重建法(iDose4)和滤波反投影(FBP)3种重建技术对肺容积定量测量的影响,并比较不同重建方法的图像噪声大小.方法 应用飞利浦256层CT对70例体检者行低剂量胸部CT扫描,原始数据分别用IMR(算法:Routine、SharpPlus、Soft Tissue,等级:1~3,共9种)、iDose4以及FBP技术进行重建,设定CT值<-950 HU的区域为肺气肿区,分别计算各组的总肺容积(TLV)、总肺气肿容积(TEV)、肺气肿指数(EI)以及客观图像噪声(OIN),并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肺容积定量参数中,除TLV各组间定量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外(P=1.000),TEV、EI组间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IMR中SharpPlus算法(等级1~3)所测定的TEV、EI高于其余组别.对于噪声,IMR中SharpPlus算法水平1(IMR-S-L1)的OIN最高,其次为FBP,iDose4算法的OIN低于SharpPlus算法但高于Routine和Soft Tissue算法.结论 在低剂量条件下,IMR中SharpPlus算法会影响肺容积参数的测定,且图像噪声大,因此不推荐使用SharpPlus算法进行肺容积定量分析,IMR中Routine与Soft Tissue算法均不影响肺容积参数测定,且较FBP和iDose4能明显降低图像噪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