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5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研究皮肤手术切口瘢痕的宽度和生长规律,在4只小型猪腰背部左右两侧按Langer氏皮纹的方向,各切取2个边长3cm的正方形全厚皮片。其中一侧不旋转就移植缝合,另一侧则旋转90°后移植缝合,制成皮肤手术切口瘢痕模型。结果表明,顺Langer氏皮纹方向的创口在愈合过程中形成的瘢痕宽度,比垂直方向的创口形成的瘢痕宽度窄得多;全厚皮片移植后,对两个方向手术创口的瘢痕宽度没有明显影响;在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中,创口瘢痕宽度随愈合时间的延长而增宽,到第5周时增宽值最大;所有手术创口在愈合过程中均未出现瘢痕过度增生现象。本研究为临床上评判美容手术后的瘢痕大小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研究瘢痕组织过度增生和瘢痕疙瘩等提供了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52.
唇裂术后鼻畸形的患者要慎重择医中国医科大学口腔科教授管宇唇裂俗称“兔唇”,常与腭裂(欲称“狼咽”)合并发生,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唇腭裂必须经过整形手术才能使唇、鼻及口腔恢复正常的解剖形态与生理功能。一般来说,凡是唇裂──即便是轻度的唇裂,...  相似文献   
53.
单侧唇裂修复后鼻畸形的矫正较为棘手,采用改良的Bardach法对29例进行矫正手术并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认为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延长患侧鼻小柱和将移位的鼻翼软骨充分游离修整复位以形成端正的鼻尖。文内详细叙述了手术方法,术中注意事项,并对鼻畸形手术矫正的术前应考虑到的一些问题和改良Bardach法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和评价。  相似文献   
54.
收集唇裂死婴两具,进行常规Langer's皮纹制作,对照无唇裂上唇区Langer's皮纹走行方向,然后将唇裂术后病例平行于Langer's皮纹切口形成的瘢痕与垂直于Langer's皮纹切口形成的瘢痕对照观察,提出唇裂手术选择切口时,应多选择平行于Langer's皮纹的走行方向,以利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
56.
PET/MRI作为新出现的融合影像技术,其临床应用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证实。与CT相比,MRI具有软组织对比分辨力高、无辐射、多参数成像、能够提供更多功能信息的优势,PET与MRI的融合对于肺癌的潜在应用价值可能要优于PET/CT。简述不同的PET/MRI系统的设计,并从肺结节的检出、鉴别诊断、TNM分期、预后/早期疗效评价/肿瘤复发4个方面介绍PET/MRI在肺癌中的潜在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特征和术前胸部CT影像特征构建的模型预测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1年3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且经病理确诊的44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年龄、性别、吸烟史、吸烟指数等)及影像资料(病灶大小、位置、密度、分叶征等)。其中男279例、女165例, 年龄23~85岁。444例患者以7∶3的比例使用python中的random函数随机分为训练集(310例)和内部测试集(134例), 并根据肺功能检查将患者进一步分为肺癌合并COPD组和肺癌非COPD组。首先将单因素分析中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出预测肺癌合并COPD的独立影响因子构建临床特征模型。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对影像特征进行特征筛选, 并用5次留P交叉验证法判断其可靠性, 构建影像特征标签。临床特征联合影像特征标签建立综合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各个模型的预测能力和临床使用价值。各模型预测肺癌合并COPD的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训练集中肺癌合...  相似文献   
58.
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出现的异常持久扩张,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破坏但无明显的肺纤维化,晚期时严重影响呼吸功能,病死率高。目前临床上常用肺功能检查(PFT)评价肺气肿,但其具有一定局限性。CT可较好地显示肺气肿的分布、程度和范围,其对肺气肿的定量评估主要有主观半定量法和客观法。随着CT技术的发展,其定量评估肺气肿的准确率越来越高,并与PFT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采取CT定量评估与PFT相结合的方式可更加全面地评价肺气肿,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59.
目的对1名临床诊断怀疑为原发性血色病的患者及家属进行血色病相关基因检测。方法记录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及家属外周血,检测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提取血液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铁代谢调节基因HFE、HJV、HAMP、TFR2、SLC40A1的外显子、内含子剪切序列及5'、3'端非翻译区域(UTR),琼脂糖凝胶电泳、纯化后,双向直接测序检测突变位点。结果患者SF、SI、TS明显升高。TFR2 exon2中出现c.224CT杂合突变(p.Ala75Val错义突变),exon5中出现c.714CG杂合突变(p.Ile238Met错义突变);SLC40A1 exon6中出现c.663TC纯合突变(p.Val221Val同义突变)。HFE、HAMP、HJV未检测到突变。家属成员中未见上述TFR2突变,皆存在SLC40A1 V221V突变。结论 TFR2 A75V和I238M突变可能是该名血色病患者发病的遗传基础,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总结具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危因素肺功能正常者的肺部CT形态学特点,评价CT容积量化参数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索有无肺气肿者的临床指标、CT征象间的差异.方法 对35例具有COPD高危因素的肺功能正常者进行薄层CT及肺功能检查.评价肺部CT征象(间隔旁型肺气肿、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全小叶型肺气肿、小叶中心型肺结节、线样肺不张、磨玻璃样密度影、间质性炎症、马赛克征和支气管扩张或管壁增厚)的发生率.CT容积定量参数有双肺总容积(TLV),阈值<-950 HU的肺气肿容积(EV950)和肺气肿指数(EI950).将EI950<3%时,定义为无明显肺气肿.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CT容积参数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有、无显著肺气肿2组间的临床指标、CT征象的比较运用t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35例COPD高危者的CT征象中,出现率最高的前3个征象依次是间隔旁型肺气肿18例(51.43%)、线样肺不张13例(37.14%)和小叶中心型肺气肿11例(31.43%).肺功能指标肺总量(TLC)与CT容积参数TLV具有中度正相关性(r=0.435,P<0.05).对有、无肺气肿2组间的临床指标及CT征象的比较,发现仅第1秒率(FEV1/FVC)在2组间存在差异.结论 COPD高危者的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点,以间隔旁型肺气肿、线样肺不张和小叶中心型肺气肿为主;且不同程度肺气肿的高危者具有相似的CT形态学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