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3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比较前列腺癌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中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分别对12例前列腺癌患者运用Oncentra MasterPlan治疗计划系统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计划的设计,处方剂量均为7 200cGy。在保证95%计划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前提下,比较两种方法靶区和周围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结果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都可达到处方剂量95%体积计划靶区的要求。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适形度指数(CI)分别为0.75±0.04、0.67±0.03,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1.06±0.02,1.08±0.02。调强放疗的CI和HI均优于三维适形放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放疗中,直肠V40、V50、V70、靶区平均受量(Dmean)均低于三维适形放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放疗中,双侧股骨头的Dmax低于三维适形放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放疗中,调强放疗的靶区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优于三维适形放疗,具有明显的剂量学优势。  相似文献   
62.
1990年至今。为配合化学治疗和骨髓移植(BMT)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急性自血病和某些恶性肿瘤,我们采用双肺无挡铅屏蔽对21例患者进行X射线全身照射(IBI),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宫颈癌根治性放化疗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最佳放化疗结合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13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化疗方案以铂类药物为基础。Kaplan-Meier法计算OS,采用Logrank法检验并进行单因素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随访率96.7%,全组1、3、5年OS 为96.7%、79.3%和65.2%。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OS因素为年龄、分期。多因素分析分期和化疗周期数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同步放化疗模式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法,化疗周期数3~4次,可能是最佳的化疗次数,可以预防远处转移和改善总生存。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评价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乏力症状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同期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采用FSI(Fatigue Symptom Inventory)量表进行长期问卷随访,调查时间分别为治疗前(A)、治疗结束后(B)、治疗结束3月(C)、12月(D)、24月(E)、36月(F)、48月(G)。随访内容包括疲劳程度、对生活质量影响程度及上周疲劳持续时间3个维度。Logistic多分类回归模型评价危险因素。结果 共97例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纳入研究。中位随访时间43.9月。乏力指数与PSA水平、Gleason评分、ECOG评分及文化程度相关(P<0.05);年龄和临床分期与乏力指数无关(P>0.05);多分类回归分析显示PSA水平和ECOG评分是癌症相关性乏力的独立危险因素。疲劳程度在各个随访时间点未体现出差异(P>0.05),但最严重疲乏程度发生在时间点B和C;时间点C、D、E、F和G的疲乏对生活影响积分均高于基线评价,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对日常活动影响积分、注意力积分和情绪积分。疲乏持续时间呈现波动状态,时间点D、E、F呈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OG评分高、Gleason≥8分、PSA>20ng/ml、且文化程度高的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同期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后,要关注乏力对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在对日常活动、注意力和情绪方面。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甲羟孕酮对于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RP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观察62例 CRPC患者口服甲羟孕酮后,对比口服药物前后 PSA、生活质量 KPS 评分、血红蛋白、营养状况的变化,评价药物毒副反应。结果:62例患者经过口服甲羟孕酮后,PSA 下降的有效率为11.3%、稳定率达24.2%。KPS 评分、血红蛋白较前明显改善(P 值均<0.05)。营养状况的改善率为64.5%、稳定率达30.6%。未发现 III -IV 级毒副反应,6例出现轻度低钠血症,5例出现轻度低钾血症,Ⅰ度下肢水肿较治疗前增加4例。结论:甲羟孕酮可延缓部分 CRPC 患者的 PSA 进展,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毒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6.
Inrecentyears,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hasbeenthefirstchoiceofnon-surgicaltherapytotreathepatocarcinoma(HC),especiallytheHCinintermediateandlatestages.Thepost-operativeimmunotherapyforHCusinginterferon,interleukin-2,tumornecrosisfactor(TNF),andotherbiologicreponsemodifiers(BRM)hasbecomeanewmodeloftreatment(1,2).ButtheclinicalapplicationofBRMislimitedbecausethedrugsareveryexpensiveandproduceserioussideeffectswhenusedinlargedoses.Accordingtosomereports(3,4),theLi.ujunz…  相似文献   
67.
紫杉醇每周小剂量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与目的:临床约2/3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单纯放疗或化疗疗效均不理想,5年生存率只有5%~10%。同步放化疗的不同治疗方法问有协同作用,可获得更好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有报道5年生存率为15.8%。但其毒副反应较大。本研究前瞻性比较两种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以期取得较佳疗效的同时,降低毒副作用。方法:48例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紫杉醇每周小剂量组(每周小剂量组)和3周紫杉醇+顺铂(DDP)常规剂量组(对照组)。两组的放疗方法相同,均采用常规分割放疗。每次2.0Gy,每周5次,原发肿瘤灶总剂量60~64Gy。每周小剂量组在放疗同时给予紫杉醇每周45mg/m^2,连用6周;对照组给予紫杉醇135mg/m^2,第1、22天+DDP 50mg/m^2第2~4天,第23~25天。结果:每周小剂量组和对照组的有效(CR+PR)率分别为79%和75%(P〉0.05),而两组CR率分别21%和13%(P〈0.05)。1、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63%、38%、13%和63%、42%、17%、8%,差异接近显著性意义。紫杉醇每周小剂量组重度毒副反应小,但两组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每周小剂量同步放化疗方案组可降低毒副反应,并有望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X 刀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用FischerX 刀治疗的垂体腺瘤 48例。经MR、内分泌测定等随访 ,时间为术后 6~ 3 6个月。结果  48例经MR随访 ,体积明显缩小 15例 ,体积缩小 2 4例 ,无变化 9例 ;2 3例功能性腺瘤中 ,激素降至正常 8例 ,有下降 10例 ,无变化 5例。结论 X 刀是治疗垂体腺瘤的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对食管癌放疗疗效的影响情况。方法:2000年7月至2001年02月,S4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食管癌接受放射治疗的病例。治疗前血红蛋白浓度均小于100g/1.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治疗组。两组均采用6MV或者18MVX射线放射治疗,食管癌原发灶剂量60∽68Gy,区域淋巴结剂量50∽60Gy。对照组放疗过程中予以支持治疗。而干预组除支持治疗外。每周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索.3000IU/次,2/周。同时口服铁剂。放射治疗前、后均测定血红蛋白量。两组病例合并行影响生存时间因素的COX回归分析;对比两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差别。结果:病变大小、血红蛋白水平为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干预组的局部控制时间与生存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促红索的使用有益于食管癌放疗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的提升,从而改善其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升高可使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及远期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70.
1 病案摘要  患者男,38岁,因左侧鼻腔进行性鼻塞伴涕中偶带血丝1月余于2005年1月就诊我院.查体示左中鼻道见大量淡红色、半透明呈荔枝肉样变的新生物.头颅CT平扫示:左鼻腔内见软组织影,所见副鼻窦骨质未见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